自序
曾于2011 年出版,并于一年后加印的《微醺之美》,很快就售罄了。后来虽然时常有人询问此书,但可惜一直都没有再版。
匆匆八年过去,国际及国内的葡萄酒市场都有了不少变化。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经历相关规定的调整,从重挫到回稳再到继续成长,依然让人满怀希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波尔多葡萄酒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而在中国的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课程的学员数也超越了它的发源地英国。
这几年,国内的葡萄酒产区和酒庄也有不少新气象,时不时就能听到关于新产区、新酒庄的消息的发布,而国产酒在国际上得奖也成为常态。虽然整个大环境已经有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回头看,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假酒、山寨酒的乱象。尽管已经有更多消费者开始对葡萄酒产生兴趣,但他们面对假冒伪劣、鱼目混珠的产品时,依然非常无助。
借着再版的机会,我把内容做了一遍修订,使它能够符合葡萄酒市场的现状,以及爱酒读者们当前的需求。经常有读者和我说,《微醺之美》是他们进入葡萄酒世界的第一本书,这让我十分荣幸,并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希望这本书的再版,能让更多人爱上葡萄酒,引领他们进入葡萄酒的美丽天地!
林殿理 于上海
2019. 12. 11
前言
踏进葡萄酒的世界,完全是个意外。
多年前,当时我在台北经营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有一天,一位员工从法国旅游回来,送了我一瓶波尔多的红酒。那时我纯粹出于好奇,想了解这酒的等级和价值,便通过网络查询。然而,我并没有查到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却遇到了一群用我当时觉得艰涩的术语为我解说的、热衷葡萄酒的朋友,从此展开了自己的酒世界奇幻冒险之旅。
而后,我误打误撞地开始给网站、杂志写酒类报道。后来《品醇客》(Decanter )杂志国际中文版出版,我也有幸参与了它的起步阶段,当特约撰稿人。我开始以自由写手的身份游历各大重要产酒国的产区,并协助产酒国的贸易单位进行葡萄酒的推广活动。渐渐地,我从广告设计的工作淡出,而葡萄酒却从兴趣变成兼职,最后成了我的主业。
2007 年,我来到上海发展,正逢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一开始人生地不熟,后来逐渐结交了许多圈内圈外的朋友,稿约和演讲约也慢慢多了起来。很高兴在这个大众对葡萄酒知识最渴求的时候,能为推广葡萄酒文化和教育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这些年频繁往来于国内各大小城市,我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经由不同渠道认识了葡萄酒,进而开始欣赏它们,爱上它们,把它们融入日常生活中。国人对于葡萄酒的热情和相关知识的增长幅度与速度,不仅令我印象深刻,也让国际葡萄酒界的专业人士相当讶异。
我经常被问到最喜欢什么酒,或是哪个国家的产区和葡萄品种,然而每次我总要思索一番才能给出一个有点儿笼统的答案。我也想过给一个简单利落的回答,例如随口说是拉菲、柏翠、罗曼尼?康帝或是蒙哈榭。然而,面对葡萄酒,我就像是一个选美评委,见到各国美女各有各的特色和个性,每个都爱,实在挑不出能被称作“最爱”的一个。况且,世界上的葡萄酒实在太多,总能不断带给人惊喜,也让我难以专注于某一款特定的酒,这或许可称之为“葡萄酒花心病”?不过,我最想对葡萄酒初学者说的是,品尝葡萄酒就像是用鼻子和味蕾环游世界,不需要执着于所谓最贵、等级最高的酒,就像旅行不一定总要挑最繁华的大都市,或像迪拜这种金光闪闪的地方。我常常会鼓励刚踏入葡萄酒世界的朋友们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地去感受世界各地葡萄酒的不同风貌,以及孕育出它们的历史、地理、饮食文化,乃至不同的民族性。这是一个令人无比兴奋的伟大的葡萄酒探寻之旅,在路上,你会结交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怀着同样热情的朋友,他们会支持你继续走下去。
美酒、美食、频繁的旅行、创作,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国内外的、因为酒而相知的朋友们,这些都是葡萄酒带给我的、从前想象不到的美好人生体验。在追寻的过程中,也有过许多挫折和低潮,而每一篇稿子后面也都有着读者看不到的经历——熬夜加班,或者是抵抗着时差,在候机室或飞机上孜孜不倦地一笔一笔写就。这是一条非传统的道路,没有什么保障和升迁渠道,也没有人指导你下一步该怎么走。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在最艰难的时候无条件地支持我,谨将此书献给我的夫人Cecilia,还有可爱的女儿Fifi。
林殿理 于上海
落落大城 2020-02-27
一扇大门,一个爱上葡萄酒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