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 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于1923年举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 来。1948年林海音离开北京回到故乡台湾。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林海音荣获“终身成就奖”。
她的创作是丰富的,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尤以小说创作为主。著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中篇小说集《烛心》《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另外还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等。 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和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知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 师,新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是他常用的笔名,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 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享年67岁。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 下》(未完),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 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 等。其中,知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 基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17岁离开家乡到南京水师学堂求学,后转入路矿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深造,两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 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后主编《萌芽》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他的 着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 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鲁迅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祝福》《阿Q 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知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冰心幼年时代就开始广泛接触中国的古典小说和译作。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写成散文诗《飞鸟集》,冰心的诗受他的影响很深。20世纪初,冰心开始写作 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清新淡雅、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这些作品多围绕着母爱、 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儿童文学作家。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区曼谷大队曼广弄傣族村 寨插队落户。8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始写军旅题材,有长篇小说《弱女子和野汉子》《古剑?军犬?野鸽》;中篇小说《金矿》《战争和女人》;短篇小说 《第100个婴儿》《遗恨》等。后转向儿童文学创作,醉心于大自然文学,已出版500多万字作品。所着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 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红奶羊》等连续三届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优良作品奖;《退役军犬黄狐》获 1987年上海园丁奖;《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友谊奖”;《狼王梦》获第二届全国优良少儿读物一等奖和台湾第四届杨唤儿童文学奖;《象母 怨》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大奖;《残狼灰满》获解放军总政治部1996年全军文艺新作品二等奖;长篇小说《古剑?军犬?野鸽》获云南省文联首届军事题材 优良作品奖;《混血豺王》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提名奖。《保姆蟒》获台湾新闻局1996年金鼎奖优良图书出版推荐奖。长篇小说《鸟奴》获中国作家协会 2004年第六届全国优良儿童文学奖。作品还四次被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台北市立图书馆、《国语日报》《民生报》《儿童日报》和《幼狮 少年》评为“好书大家读”年度优选少年儿童读物奖。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