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小说不仅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语言简洁、朴质、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等。
张耳,浙江温州人,1934年生,1956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做编译工作。译著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托尔斯泰的《黑暗的势力》、谢德林的《戈洛夫廖夫老爷们》等。
sf9088 2016-06-18
原以为会是更加旁观者的角度,但屠格涅夫的现实关切还是很深——尽管带有一定的抽离感。保持一定的距离观照人世,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法,我读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对景物描写无感(我从小就不爱看单纯的景物描写,要跟情感联系在一起才有体会)。||这两天在北京坐地铁的间隙读这书,善。满脑子都是“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