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规划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273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9-17 10:10:02
  • 发布日期:2025-09-1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朱岩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DRP(DataResourcePlanning)的概念,即一整套能够体现数字生产关系的数据资源规划思想及工具,并尝试设计出基本框架,给出技术路径。本书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梳理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企业带来的全新管理需求,也描述了不同规模企业部署DRP的准备工作及具体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技术类书籍,本书首先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为DRP构建了扎实的理论框架,高屋建瓴地指导了企业数据资源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书还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生产力的在企业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为企业在数字时代的数据治理提供了最新指导。在本书的编写工程中,尤其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在每一章均提供了具体的企业案例供读者参考。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掌握数据资源规划,引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持续发展

下载地址

序言

前言
PREFACE
工业时代历经百年形成的全球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在新兴的数字技术推动下,开始加速变革。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生产力大大拓宽和加快了人类获得信息的范围和速度,提升了人类分析数据并基于分析结果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在方式和内容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易、互动、组织和管理。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释:“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从社会经济系统来看,人类社会正在从“实体”系统向“实体+数字”系统的二维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将会是基于这个数实融合的二维空间建立起来的新经济模式,发展数字经济是激活数据要素、开发数字生产力、创新数字生产关系的过程。在数字经济中,数据已经成为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企业是数据要素开发的市场主体。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过程中,传统产业的生产资料得以丰富,产品内涵将突破实体空间进入数字空间,并引起企业商业模式发生革命性改变。在数据驱动下,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变化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以数据要素为新生产资料、以数字空间为新发展领域、以数据资产为新价值源泉。作为企业的新型资产,企业的数据资产规模增长越来越快、价值越来越大,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建立一种针对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新制度,用以发掘和提升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企业的数据治理制度不是只针对单一企业的内部运营而建立的,而是要面向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整体思考数据资产流通的全生命周期。其核心理念是促进数据在企业、产业链、产业生态中的有效流动,促进企业多样化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
企业数据治理制度是我国多层次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更多企业深入思考和探索这一新生事物。通过形成一批有自己规范、以完善的数据资源管理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会加速我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让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数字化重构过程中成为先锋队、主力军。
正是在此背景下,本书提出了数据资源规划(Data Resource Planning,DRP)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该体系以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为基础,从新质生产力赋能和新质生产关系变革两个角度,探讨企业如何进行数据资源规划、开发数据产品、转换数据价值。本书梳理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给企业带来的模式创新、管理创新需求,探讨了不同规模企业部署DRP要做的理念变革和准备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系统类书籍,本书首先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探讨了DRP的经济和管理价值以及相应的理论框架,并尝试给出了企业进行数据资源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书力图成为一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书。为此,本书还基于大量的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生产力在企业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为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共分为6篇19章。第一篇包含3章,第1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人类社会开发各类资源的历程,并着重分析了信息时代企业利用MRP到ERP等信息技术进行资源规划的发展过程,进而引出了数字时代企业对DRP的需求及DRP的基本概念,提出ERP是信息化的基础理论、DRP是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第2章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变革,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DRP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第3章介绍了作为DRP基础的企业数据模型的概念并提出了DRP的总体框架。第二篇包含第4~9章共6章,详细介绍了数据资源规划的技术基础。第4章给出了DRP的总体技术框架,第 5~9章分别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产业互联网和数据安全这5个DRP的技术支柱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篇包含第10、11两章,分析了数据要素市场与DRP的关系,并阐述了DRP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基本机制。第四篇包含第12~15章共4章,分别从数据资产入表、数实空间融合、企业数字化管理、产业数字生态四方面分析了DRP如何赋能企业的战略、业务与管理创新。第五篇包含第16~18章共3章,先后从准备、部署和运行三个阶段分析了DRP的实施策略和方法。第六篇为结语,介绍了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支持DRP未来发展的前沿科技。
本书的编写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和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公司共同完成,书中所采用的案例大部分来源于新中大科技股份公司服务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长期积累。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数字经济领域长期从事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给予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的指导与帮助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编 者
2025年2月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篇 从ERP到DRP / 001
第1章 企业价值演进的资源观 / 002
1.1 人类社会的资源演化 / 002
1.1.1 农业时代 / 002
1.1.2 工业时代 / 003
1.1.3 信息时代 / 003
1.1.4 数字时代 / 004
1.2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历程 / 004
1.2.1 MRP / 005
1.2.2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 006
1.2.3 企业资源规划ERP / 007
1.2.4 ERP的发展趋势 / 008
1.3 从MRP到ERP的理念变化 / 008
1.4 数字时代的管理理念:无处不在的数据资源 / 010
1.4.1 数据资源化的技术基础 / 010
1.4.2 数据资源化时代的特征 / 010
1.4.3 数据资源化的发展现状 / 011
1.5 DRP的提出和基本概念 / 012
1.5.1 数据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 / 012
1.5.2 DRP的提出 / 014
1.5.3 DRP的管理创新 / 015
第2章 DRP的理论基础 / 017
2.1 从数据到数据资源再到数据资产 / 017
2.1.1 DIKW模型 / 017
2.1.2 数据如何走向资产化 / 018
2.2 数字信用 / 020
2.2.1 社会信用体系的定义与构成 / 020
2.2.2 国内外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同 / 021
2.2.3 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方向 / 022
2.2.4 数字信用的内涵 / 022
2.3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生产力 / 023
2.3.1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 024
2.3.2 与传统生产力的差异 / 024
2.3.3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生产力的关系 / 025
2.3.4 数字生产力的内涵 / 025
2.3.5 数字生产力的特点 / 026
2.4 数字生产关系 / 027
2.4.1 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 027
2.4.2 数字生产关系的三个特征 / 028
2.4.3 创造数字生产关系的关键 / 029
2.5 DRP的分析对象:数据的资源整合 / 031
2.5.1 资源整合的经济学意义 / 031
2.5.2 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源整合 / 033
2.5.3 产业生态中的数据资源整合 / 034
2.6 DRP的管理基础:平台化管理 / 034
2.6.1 企业数字化与平台化管理 / 034
2.6.2 平台化管理的五化模型 / 035
2.7 DRP的经济基础:范围经济 / 037
2.7.1 范围经济的概念与成因 / 037
2.7.2 范围经济在企业经营中的常见应用 / 038
2.7.3 DRP背景下的范围经济 / 039
2.8 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DRP / 040
2.8.1 企业资源论与核心竞争力 / 040
2.8.2 基于企业资源论的VRIO模型 / 041
2.8.3 资源论及VRIO模型视角下的DRP / 042
2.8.4 DRP支持的企业运营 / 043
2.9 小结 / 045
第3章 DRP总体框架 / 046
3.1 面向DRP的企业架构与数据模型 / 046
3.1.1 企业架构 / 046
3.1.2 面向DRP的架构开发方法 / 047
3.1.3 数据架构 / 048
3.2 数字时代的数字企业模型:DRP / 053
3.2.1 数字时代企业要素分析 / 054
3.2.2 数字化企业模型 / 055
3.3 DRP的总体框架 / 059
3.3.1 DRP总体框架概述 / 059
3.3.2 业务数据化 / 061
3.3.3 数据资源化 / 063
3.3.4 数据资产化 / 065
3.3.5 数据产品化 / 067
3.4 不同企业的DRP策略 / 068
3.4.1 大型跨国企业 / 068
3.4.2 非跨国型大企业 / 071
3.4.3 中小企业 / 073
3.5 小结 / 076
第篇 DRP的技术基础 / 079
第4章 DRP的技术框架 / 080
4.1 新质生产力是DRP的根本推动力 / 080
4.1.1 新质生产力 / 080
4.1.2 数字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 / 081
4.2 算力网是DRP的算力基础 / 082
4.2.1 算力 / 082
4.2.2 算力网 / 082
4.2.3 DRP与算力网 / 085
4.3 DRP技术框架 / 085
第5章 DRP与大数据 / 089
5.1 大数据—在数据世界里淘金 / 089
5.2 数据湖—数据资源的天然水库 / 090
5.3 元数据—构建数据世界的资源地图 / 091
5.4 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构建全面、及时的体检报告 / 092
5.5 标签体系—构建实体的数字画像 / 094
5.5.1 标签的一般分类 / 094
5.5.2 从标签的获取方式中分类 / 094
5.6 数据可视化—让数据说话 / 095
5.6.1 折线图 / 095
5.6.2 柱状图 / 096
5.6.3 饼图 / 096
5.6.4 散点图 / 097
5.6.5 直方图 / 097
5.6.6 热力图 / 098
5.6.7 雷达图 / 098
5.6.8 地图 / 099
5.7 小结 / 099
第6章 DRP与人工智能 / 101
6.1 人工智能—数字时代的助手 / 101
6.2 机器学习—在数据的海洋里学习成长 / 102
6.3 计算机视觉—让AI看得见 / 103
6.4 自然语言处理—让人工智能听得懂 / 104
6.5 知识图谱—让人工智能挖掘知识的力量 / 105
6.6 智能求解器—让人工智能辅助企业进行智能决策 / 106
6.7 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进行创作 / 107
6.8 大模型—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 / 108
6.9 人工通用智能—AI的未来与挑战 / 110
6.10 小结 / 111
第7章 DRP与区块链 / 113
7.1 区块链—数据资产化的工具 / 113
7.2 比特币—区块链的起源 / 114
7.3 联盟链—打通产业数据流通通道 / 115
7.4 智能合约—区块链2.0时代 / 116
7.5 去中心化身份验证—构建安全、可信的身份体系 / 117
7.6 分布式存储系统—安全可控的数据存储方案 / 118
7.7 数字权益凭证—数据资源的“房产证” / 119
7.8 小结 / 120
第8章 DRP与产业互联网 / 122
8.1 产业互联网 / 122
8.1.1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 122
8.1.2 从产业互联网到数字孪生 / 123
8.2 智能制造 / 125
8.3 云仓 / 126
8.4 数字物流 / 127
8.5 产业数字金融 / 128
8.6 产业大脑 / 129
8.7 小结 / 130
第9章 DRP与数据安全 / 132
9.1 越来越重要的数据安全 / 132
9.2 可信计算—DRP数据安全的基石 / 133
9.3 数据分级分类—DRP数据安全评估的基础 / 134
9.4 数据脱敏与数据加密—让数据隐身 / 135
9.5 零信任—构建动态、持续的数据访问控制手段 / 136
9.6 隐私计算—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 137
9.7 小结 / 139
第篇 DRP与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 141
第10章 数据要素市场概况 / 142
10.1 数据要素市场的提出 / 142
10.1.1 数据要素 / 142
10.1.2 数据要素市场 / 144
10.1.3 数据价值化 / 145
10.2 国外数据市场发展综述 / 146
10.2.1 全球数据市场需求旺盛 / 147
10.2.2 国外主要国家数据相关政策 / 148
10.2.3 国外主要数据交易平台及交易模式 / 152
10.3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状况 / 154
10.3.1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概况 / 154
10.3.2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相关政策 / 155
10.3.3 国内数据交易平台 / 155
10.3.4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 156
10. 4 小结 / 158
第11章 数据市场的基本机制 / 159
11.1 数据的产权机制:确权、授权与登记 / 159
11.1.1 数据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 159
11.1.2 数据产权制度的国际探索 / 160
11.1.3 数据产权制度的关键技术 / 160
11.2 数据资产估值与定价 / 161
11.2.1 数据资产估值方法 / 161
11.2.2 数据资产定价的影响因素 / 164
11.3 数据的流通与交易 / 164
11.3.1 数据流通的方式 / 165
11.3.2 数据交易场所 / 166
11.3.3 数据商 / 167
11.4 数据要素收益分配 / 168
11.4.1 数据资源持有者 / 169
11.4.2 数据加工使用者 / 170
11.4.3 数据产品经营者 / 170
11.5 DRP支持的数据资产确权、定价、交易模型 / 170
11.5.1 封装、确权与登记 / 170
11.5.2 “估价—报价—议价”动态价格生成模式 / 171
11.5.3 流通交易 / 172
11.6 数据治理 / 176
11.6.1 数据治理的定义 / 176
11.6.2 数据治理框架 / 176
11.6.3 数据治理的政策与法规环境 / 178
11.6.4 企业数据治理 / 179
第篇 基于DRP的企业创新 / 183
第12章 数据资产入表 / 184
12.1 数据资产入表的内涵 / 184
12.2 数据资产入表情况 / 185
12.2.1 中央政策持续发布 / 185
12.2.2 地方性政策不断落地 / 186
12.3 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准备 / 187
12.3.1 数据资产入表的机遇与挑战 / 187
12.3.2 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探索 / 189
12.4 小结 / 191
第13章 DRP驱动的数实融合 / 193
13.1 实体空间的数字化 / 193
13.1.1 传统要素的数据化 / 194
13.1.2 基于CIM的城市空间数据化 / 198
13.1.3 实体空间数字化案例 / 199
13.2 数字空间的实体化 / 202
13.2.1 数字空间的产生及实体意义 / 202
13.2.2 城市数字空间与产业社区 / 203
13.3 数据资产:连通实体和数字空间的资产桥梁 / 203
13.3.1 泛在多元的数据资产 / 203
13.3.2 用DRP做好数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205
第14章 基于DRP的企业管理创新 / 208
14.1 基于DRP的战略管理 / 208
14.1.1 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 208
14.1.2 数字时代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挑战 / 209
14.1.3 基于DRP的战略管理 / 210
14.2 基于DRP的创新管理 / 212
14.2.1 创新及创新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 212
14.2.2 开放创新模式 / 214
14.2.3 基于DRP的创新管理模式 / 216
14.3 基于DRP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人口红利 / 217
14.3.1 智慧人口红利 / 217
14.3.2 DRP支持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 / 218
14.4 基于DRP的产品管理 / 220
14.4.1 产品管理的三个阶段 / 220
14.4.2 基于DRP的产品管理 / 221
14.4.3 基于DRP的数据产品管理 / 222
14.5 小结 / 223
第15章 DRP与产业生态 / 225
15.1 基于DRP的产业链创新 / 226
15.1.1 产业链 / 226
15.1.2 数字时代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 227
15.1.3 产业链协同创新 / 228
15.1.4 DRP支持的产业链创新 / 228
15.2 基于DRP的产业生态创新 / 230
15.2.1 数字时代产业生态概述 / 230
15.2.2 产业生态的发展历程—以建筑产业为例 / 231
15.2.3 DRP支持的产业生态创新 / 232
15.3 小结 / 233
第篇 如何实施DRP / 235
第16章 实施DRP的准备工作 / 236
16.1 战略规划 / 236
16.1.1 DRP的战略定位 / 236
16.1.2 战略规划内容与方法 / 237
16.2 组织调整 / 239
16.2.1 DRP的组织架构调整 / 239
16.2.2 建立CDO制度 / 240
16.3 人员培训 / 241
16.3.1 企业的全员数据共识 / 241
16.3.2 人员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 242
16.4 技术准备 / 243
16.4.1 面向数据治理的技术准备 / 244
16.4.2 面向产业生态和数据要素市场的技术准备 / 245
16.5 小结 / 245
第17章 制定DRP的实施规划 / 247
17.1 产业链协调 / 247
17.1.1 基于产业互联网的产业链协同机制 / 247
17.1.2 针对DRP的产业链协调 / 249
17.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251
17.2.1 数字基础设施的内容 / 251
17.2.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 253
17.3 数据平台搭建 255
17.3.1 DRP数据平台搭建的具体工作 / 255
17.3.2 DRP数据平台实施过程的管理 / 257
17.4 数据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机制建立 / 259
17.5 推广应用 / 260
17.5.1 第一层次:企业内部推广 / 260
17.5.2 第二层次:产业链推广 / 261
17.5.3 第三层次:产业生态推广 / 262
17.6 DRP实施效果的评价 / 262
17.6.1 DRP实施效果的评价维度 / 263
17.6.2 DCMM介绍 / 263
17.7 小结 / 266
第18章 DRP运行管理 / 267
18.1 DRP的螺旋策略 / 267
18.1.1 螺旋模型的基本概念 / 267
18.1.2 DRP部署的螺旋策略 / 268
18.2 DRP运行的开放式组织模式 / 269
18.2.1 开放式组织 / 269
18.2.2 DRP运行队伍的角色与职责 / 270
18.3 DRP运行管理的内容 / 271
18.3.1 DRP运行管理中的系统维护与升级 / 271
18.3.2 DRP运行管理中的数据资产模型维护 / 273
18.3.3 DRP运行管理中的数字文化建设 / 274
18.4 小结 / 274
第六篇 DRP的未来 / 277
第19章 支持DRP的未来科技 / 278
19.1 量子计算 / 278
19.1.1 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 / 278
19.1.2 量子计算的应用 / 280
19.2 类脑计算与脑机接口 / 282
19.2.1 类脑计算 / 282
19.2.2 脑机接口 / 284
19.3 小结 / 285
参考文献 / 286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