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会(1949—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托起明天的太阳——中国“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我的课桌在哪里》等。其报告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第一届、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六届、第九届、第十三届、第十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等。多部作品翻译至国外出版。
《火星,我们来了》聚焦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该书以中国航天精神为核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太空探索领域的伟大成就。作者黄传会通过大量深度采访,以鲜活感人的细节和质朴真切的笔触,全景式再现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全过程。书中通过上百个人物故事和无数科研攻关的细节,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人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本书不仅是一部纪实作品,更是一幅英雄画卷和一首恢宏乐章。作者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将科学探索与人文情怀相结合,既展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与辉煌,又传递了激情与笃行的力量。
黄传会(1949—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托起明天的太阳——中国“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我的课桌在哪里》等。其报告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第一届、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六届、第九届、第十三届、第十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等。多部作品翻译至国外出版。
序
孙家栋
《火星,我们来了》是一部书写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报告文学。我看了之后,觉得非常亲切,也非常欣慰。
作者黄传会问我:“您喜欢仰望星空吗?”我告诉他,航天人都喜欢仰望星空。岂止是航天人,仰望星空,那是全人类共同的喜好。然而,星空对于航天人,自有一番特殊的深意。
宇宙浩渺,星空璀璨。星空是航天人的千重风雨、万里关山,星空是航天人挥戈博弈、叱咤风云的战场……仰望星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爱国创新、勇攀高峰,把祖国建成了航天大国,并且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
1958年,我从苏联留学归国,被分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在钱学森和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航天四老”的领导下,开始走进航天领域。那时候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东风一号导弹完全是仿造的。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我们连卫星应该长成什么模样都不知道。一个简单的小小的电信号连接插头,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制造。我有幸目睹和见证了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以不懈的追求和非凡的智慧,带领大家开创中国航天新纪元的整个历程。
东方红一号距离地球最远点是2300多千米,而天问一号距离地球最远点是 4 亿多千米,两者之间,差不多是十几万倍。这还不仅仅是距离长短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其科技含量的云泥之别。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问一号,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相继登上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布网的技术制高点,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航天梦。
《火星,我们来了》 讲述了许多火星探测研制者的故事。他们当中很多人我都认识,有一些还是我曾经的老同事。特别是看到一大批年轻人,通过项目的锤炼,快速成长起来,更是令人欣喜。航天系统有一个好传统,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传,新人一代一代在成长,砥砺奋进,一往无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几代航天人的实践和心血凝聚成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弘扬。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探火”就是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火星,我们来了》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全过程用文学的笔触记录下来,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在航天领域,值得书写的人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期待更多的作家将目光投向这里,用精彩的文学作品,讲述我们的奋斗与梦想。
2023年10月
前 言 火星三问/001
第一章 火星,火了/001
祝融号/003
《开讲啦》/014
第二章 立 项/023
征程漫漫/025
功 勋/032
喜欢开手动挡车的大总师/038
探 火/048
第三章 出 征/069
重 担/071
轻盈舞者/081
降 落/088
第四章 好一辆漂亮的火星车/101
月球车/103
火星车达人/108
重中之重/116
“蓝闪蝶”/131
让每一缕光芒都灿烂/141
带“火”字的车标/155
第五章 一飞,再飞/165
灰色的云/167
含泪奔跑的强者/181
第908天:浴火重生/195
第六章 神奇的环绕器/211
“用我们的双手点亮更多的星星!”/213
十年磨一剑/219
火星捕获/226
“地火生命线”/235
第七章 放飞“风筝”的人/247
家 书/249
无线“风筝”/261
寻找“天问”/278
第八章 寻找那把“钥匙”/291
到火星去/293
探 秘/301
第九章 “我是北京”/315
迎着强劲的海风/317
“太空刹车”/331
火星,你好/343
第十章 逐 梦/363
尾 声 飞向更远/387
后 记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