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前进,男,湖北鄂州人,1957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二级,荣休,返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博物馆舆图研究所所长,澳门科技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边图委理事、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委员、香港海外交通史学会通讯理事和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会员等;《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文化评论》、《国际汉学》、《国家航海》和《科学学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中国地图学史、中国地理学史、中国海洋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正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地理部分)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献整理与研究》(地图与图像部分)及北外资助项目《罗明坚全集译注》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传统地图绘制方法系统研究”(2021)。曾获郭沫若史学奖二等奖和中国军事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出版提名奖(2017年)、“2017—2021年度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和2023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等。 卜庆华,男,1977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历史学硕士,编审,现任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业务管理中心部长。长期从事地图编辑出版、古地图整理研究、历史地图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以及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承担《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中华文明地图》《中国版图知识》等多项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主持国家古籍数字化项目“中国古旧地图数字化及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国家文化产业项目“古今地图时空融合与运营平台建设”“地图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科技部基础性专项“中国东海、南海及周边国家历史地图表示方法及法理研究”等;责编项目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等奖项,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