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知晓面包源自面粉与水的混合,通过发酵或者不经发酵,再摊成咸可丽饼(galette)或者做成圆鼓鼓的面包(面包的形式多变得很),人人都有可能是面包师。我们同样也知晓,从社会学的层面来说,面包是人类文明的饮食基础之一。谷物在12000~13000年前被人类驯化,最初我们常以粥的形式食用谷物,但是,之后数千年来,全世界都开始用谷物生产面粉,并以面包为中心积攒了绝妙的制作技法,并扩展出极其丰富的类别。而且与我们现今的认知相反,业已证实远在驯服谷物之前,人类就用野生的谷物制作出了面包。
虽然通过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我们挖掘到了数不尽的面包种类和不同的制作技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大部分的国家,这些手艺似乎都在倒退,众多与面包相关的传统亦随着社会对于标准化生产的认可而消失。细数这些令人惋惜的传统的消失,就包括了谷物栽种品种的生物多样化的缺失、地区特色产品的失传,以及制作设备的单一。
鲁邦种发酵法亦归类在这些令人遗憾的消失的传统里。它曾在数千年里极富优势,但是20世纪的人类忽视了它,以至于它几乎被所谓的“酵母发酵”(à la levure)所取代。所以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记录这些用于保护或者丰富鲁邦种制作的知识或者技艺,来对抗目前的商业化趋势与传统的消逝。在本书中,鲁邦种将是全书的主脉。
这套书的上半部分专用于讨论理论。理论向来不如实操受到重视,但在今日,前者已取得和后者一样重要的地位。实际上,长久以来,面包师这一职业常常是在家庭内部代代传承,技巧的授予更多是以经验主义和模仿为主。但是,如今世界在改变。许多成年人在职业生涯里会重新变换轨道,也有更多人不从事与父母一样的职业。学徒期不再动辄数年,模仿这一动作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亦成为过于迟缓的传授方式,此外,这种模仿性的技艺传承常常过于刻板,无法让学习者表达自我的
创造性。因此,我们迫切感受到了一种需求:将我们职业里作为基础的手工实操与一套更为客观、科学且能清晰解释所有与之相关的生物现象的方法论相连接。手感与理解力的配合使得这个连接更为直接,并脱去教条主义,让实践更为自如。这本书虽然涵盖众多面包制作的最新理论,但并非强制性阅读,它只是对面包师职业知识的一个补充。
面包师的工作,特别是与鲁邦种面包的生产相关,目前仍保留着手工业的特性,并要求面包师投入极大的敏感度。而这些,任何理论都无法取代。作为生物学者、面包师、国际面包学校的校长、有机农业种植者,以及法国本土数家面包店的联合创始人,我在这部作品里尝试着向诸位传递我在面包界耕耘逾20年的理论与热情,无论您是爱好者还是职业人士,希望都能受益。
B***8 2023-05-11 11:49:00
本书内容非常专业,适合热爱面包的专业人士。 本书通过记录鲁邦种制作的知识和技艺,唤起人们对目前的商业化趋势与传统消失的思索。 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健康天然的面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