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许多人赞美我是天才,他们明明知道我的功课常不及格,却这么说,是因为我在课外有不错的表现。我常想,如果我母亲没有在听说我有两科要补考的时候,只是淡淡一笑说:“你暑假不会无聊了!”如果她没有给我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我可能有今天吗?
我确实没有能力跟别人拼“数理化”,但是除了“数理化”,这个世界大得足够我驰骋!
大概受了母亲影响,我也给儿女很大的空间:
我的儿子当年哈佛念一半,突然说要休学去阿拉斯加,我说:“去啊!”还带着太太跟他妹妹陪他前往北极圈。我的女儿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一个人当背包族去欧洲旅行,再从华沙飞北京,连工作都没找到,居然说要留在北京了,而且一待就是三年。
我确实不放心,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能飞就让他飞吧!而且就算给他准备行囊,也不能太重,免得压垮他。
过去几十年,我写了很多励志书,教年轻人积极向上,但是我一直想为广大父母写一本书,不是教他们怎么逼孩子成功,而是怎么教他们怎么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去年我在“十点课堂”开了《刘墉谈处世的四十堂课》,收到很多朋友的来信提问,居然多半问的不是处世,而是亲子教育,其中有许多孩子刚进幼儿园,爸妈居然已经在操心他们未来的功课,这越发坚定我做这件事的决心。
在这本书中,我会从孩子诞生之前说起,谈父母应该怎么配合宝宝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大脑的发育,做好早期教育;谈慎重选择宝宝看的电视节目,安抚却不至于过度娇宠孩子的原则;接着谈学龄前孩子教育要注意的事情,让孩子提前入学,会不会是让他们赢在起跑点的好方法?音乐、美术和语文教育,对孩子的大脑开发有什么帮助?哪些教养是从孩子早期就该培养的?教孩子说话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谈教小宝宝,那是因为学龄前的教育太重要了,从宝宝出生开始就不能马虎。对于孩子已经大了的父母,认识早期教育也有帮助,那可能会使你了解,原来孩子今天的问题,是早期教育偏差造成的,你可以因此更谅解孩子,并且寻求弥补的方法。
至于孩子正式入学之后,我会谈该怎么帮助孩子跟老师、同学沟通、基本的家庭教养、自我防护、惩处原则……对于更大的孩子,我会谈青春期恋爱、性教育、课外活动,也会告诉大家我学生时代临时抱佛脚、加强记忆的读书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我认为人各有才,每个孩子都跟别人不一样,家长或老师都不能把孩子硬往几个模子里塞。未来人们的寿命更长了,选择更多了,不能再让孩子用老一辈的人生规划,也不能再用“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来看待“新新人类”。
我很幸运,二十三岁就有了儿子,儿子高中三年级,我又生了女儿,女儿大学毕业后我又有了孙女和孙子,加上我在美国大学教书,在中国各地教学,使我几十年来不断跟大孩子,也跟小宝宝接触,总能有亲身的感触。这些文章都是从我的感触出发,里面或许有很多心理学的理论,但是我都使用了浅白的语言来阐释。谢谢我在哈佛大学学心理的儿子刘轩,和专攻特殊教育的内妹毕竹筠,他们都是我写作教育心理内容时咨询的对象。更谢谢广大的网友,因为我在写作前常常做网上调查,总能得到大家热烈的回响。
人生是美好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创造、来发挥、来享用、来延续,来快快乐乐过一生的,而不是打着成功发财的招牌,把别人踩在脚下,自己辛劳一辈子的。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该成功!只要你能肯定他、引领他,不干扰他,让他发挥,他就能让你刮目相看。
这本书是我一生从事教育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皮蛋瘦肉粥 2020-04-23
已买20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