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418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4-09-18 01:10:03
  • 发布日期:2025-09-08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李忠秋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理念源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运用更符合中国企业及中国人的特点进行诠释。从与原著相比较的角度,本书的定位倾向于一本金字塔原理的通俗版和本土版(案例以中国企业本土案例为主)。本书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框架,新增了作者的观点,并以更通俗的方式从“结构思考”的角度向大众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及方法。

全新升级版的基础理论仍然围绕结构思考力进行,但对展开的逻辑做了一些细微调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第1版的五章变成了九章,以便帮助更多读者更好地理解结构思考力。


作者简介

李忠秋

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创始人

北京思考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T20培训机构董事长俱乐部创办人

得到App“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主理人

著有《结构思考力》《透过结构看世界》《结构化写作》等作品

他为阿里、华为、招商银行等众多500强企业提供过结构思考力的企业培训,覆盖包括企业家、中高层管理者、骨干员工等数万名学员,是国内在该领域内非常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实践者与推广者。作为研究者,他专注于结构思考力领域研究超过10年。他做过4年大学老师,2010年辞职后进入管理咨询行业并开始专注于结构思考力研究,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建立了非常系统适合国人的结构化思维理论体系。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职场从业人员:基层、中层、高层,各行各业、院校、政府机构

1.俞敏洪、罗振宇、刘润、张丽俊等联袂阅荐

2.风靡500强企业10+年的高绩效组织全员研修课

3.从底层逻辑出发,解决99%的沟通表达难题


下载地址

序言


很开心,从一个人、一本书、一门课开始,结构思考力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并开始影响更多的人。近年来,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一直在通过线下、线上或综合运用的方式,用传递知识、组织训练、鼓励输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大家学以致用,并以学员的问题为中心,让学员之间通过思考结构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这看似是一家企业的常规工作,一件小事,但对于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的所有人来讲,却是一件大事,而且我相信这是很多个体和组织的大事。

一、三个契机让我发现结构思考力的奥妙,并开始专注于此领域

一路走来,我之所以意识到“提升思考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是因为有三个契机。

第一,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我是地道的农村人。考上大学、走出家乡之后,我发觉自己的状态和身边来自大城市的同龄人有些不同。研究教育多年后,我才明白区别恰恰在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

实事求是地说,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很大程度上依靠苦学和强记,缺乏一种思辨的客观环境。而城市则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之外还有各种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高校工作带给我的触动。毕业后我进入一所大学当老师,负责招生和就业指导,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咨询求助,学生普遍对于专业或职业方向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学生从小到大习惯了“被安排”,正在逐渐失去独立的信息收集和判断能力,而这在中国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现象。

第三,学员的反馈。进入培训行业后,最初我并没有把“结构思考力”放在心上。当时讲授这门课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学员快速整理工作方案,形成总结报告,并能够清晰地表达。但是到2014年年底,这门课的线下学员已接近10万人,大家普遍反映,该课程在教授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多在传递一种思维方式。

不仅如此,国内教育界近年也加大了对思维技能提升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2018年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涵盖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个维度。种种声音让我开始正视“思辨”的力量,也直接促使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将“改善国人思维”作为使命——做思想的启迪者,而绝非知识的搬运工。

二、当下企业人才某些个体能力不足,是结构思考力缺失导致的

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学员群体的综合分析,我们梳理出三类共性问题。

首先是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在职场中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冲突点之一,而其核心恰恰在于表达者的思路是否清晰。

其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VUCA时代,我们面临的永远是变幻莫测的新境况、新挑战,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仅完全“供不应求”,也没有“对症”的既定方法或经验可以借鉴,唯有主动收集外部信息,并基于自身对复杂问题的拆解,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实则正是思考独立性的体现。

最后是创新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结构本身会禁锢想象、限制创新,其实这是错误地将结构化思考的动态“视角”与框架、模板等静态“定式”画了等号。已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创新都不是某个瞬间的灵光乍现,而是有方法论做支撑的。例如,斯坦福大学就将“设计思维”分解为同理心思考、需求定义、创意构思、原型实现、实际测试五个步骤,借用结构化方式激发创新。

三、结构思考力为企业人才培养助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七年的持续开发和迭代升级,搭建起两门课程体系:从“思考表达”到“问题解决”——先帮助学员形成严谨的结构思考习惯,继而增强分析问题、寻找根因、找到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中,“结构思考力?透过结构看思考表达”是整个体系的支柱,也是我们自2014年成立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以来一直坚持打磨的核心产品。现在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每年可以交付3000天课程,“思考表达”占了80%。此外,我们也开始向不同的行业、岗位纵深,陆续推出细分领域的定制应用课程,力求打造一个立体化的产品组合。

从全局来看,我们在研发这一系列课程之初,就确定了三个“硬指标”,即场景化、成果化、通俗化。

必须承认,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相对抽象。为了让它的落地过程更显性,我们以场景导入,在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业务情境,如工作汇报、商务谈判、项目管理等,引导学员运用结构化思考工具,解决具体场景下的实际痛点。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一步一练”的教学设计,每讲授一步,学员就当堂演练一步,最后在课程现场直接产出实战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将所有理论和方法通俗化呈现,让学员能够“一听就懂,拿来即用”。

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员工人数上万的大型企业,越常将“结构思考力”作为全员轮训的课程。在我看来,轮训的目的已经不再限于提升某个群体的思维能力,而是将其上升到组织语言的层面,借此统筹全局。

四、结构思考力为少年儿童改善思维助力

从2016年起,我们开始做一些公益项目,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一套少儿课程,捐给上海一家“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开发的这套公益课程,一共覆盖800多所小学、2000多位小学老师、13多万名小学生。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激动,特别有成就感。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我觉得特别不容易。四个学期,研发老师几乎每学期都要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课,去迭代这套课程。老师们的行为完全是公益的,没有任何商业收益。我们的团队亦如此。所以改善国人思维这个使命,让我找到了意义感和价值感,也让团队找到了意义感和价值感。

我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通过对结构思考力的研究和实践在帮助每个个体、每个组织习得结构思考力的积累中,在帮助国人思考力提升方面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后,我要感谢广大的读者朋友。在本书第1版于2014年发行后,你们的支持让我更加坚定地做一些事,你们的反馈让我逐渐清晰地确定了这一版的写作思路。虽然本书的基础理论仍然围绕结构思考力进行,但我对展开的逻辑做了一些细微调整,最明显的是从第1版的五章变成了这一版的九章,以便帮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理解结构思考力。


李忠秋


目录

第一部分 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 1

第一章 结构思考力,作用非凡 6

第一节 洞悉:万事万物,皆有结构 6

第二节 突破:冲出枷锁,重塑结构 10

第三节 驾驭:三个层次,应用结构 17


第二部分 结构思考力的方法 19

第二章 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 21

第一节 识别:信息中的事实和观点,确定理由和结论 25

第二节 判断:结论和理由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 30

第三节 概括: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 32

第四节 隐性思维显性化可以帮助你独立思考 34

结构思考力体操 37

第三章 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 38

第一节 论:一次表达,一个主题,说在开头 44

第二节 证:结论在上,理由在下,相互联系 54

第三节 类:合理分类,不重不漏,简化问题 60

第四节 比:递进排列,根据逻辑,明确顺序 74

结构思考力体操 81

第四章 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 83

第一节 形象表达:视觉化呈现结构的最佳方法 83

第二节 结构罗盘:一站式形象表达的解决方案 88


第三部分 结构思考力的应用 93

第五章 描述问题定方向 96

第一节 用5W2H框架描述问题 97

第二节 明确问题的根本原因 99

结构思考力体操 102

第六章 基于目标定主题 104

第一节 用AB法则,确定目标,让表达有的放矢 105

第二节 用故事模式,设计序言,让表达更吸引人 106

第三节 用SAP原则,设定主题,让表达观点明确 111

结构思考力体操 116


第七章 纵向结构分层次 117

第一节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 117

第二节 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 135

第三节 上下结合两种方法不可分 155

结构思考力体操 159

第八章 横向结构选顺序 160

第一节 选择演绎,让说服更有力 162

第二节 选择归纳,让要点更清晰 174

第三节 因需而动,两种顺序选其一 185

结构思考力体操 187

第九章 形象表达做演示 188

第一节 用“配”关系对各大分支进行关系梳理,

结合图示库得到对应的图示 190

第二节 对金字塔结构图中的每个要点、节点进行

形象化包装 212

第三节 课堂实例呈现 219

结构思考力体操 223

写在最后 224

参考文献 231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