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前拉斐尔派的花卉象征艺术,在阅读它时,我想到了中国传统中的花卉文化。
《诗经·桃天》开篇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写美人如花,花如美人,美丽惊心。两千年后,柳如是的“桃花得气美人中”遥接华章。清人姚际恒评论《桃天》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经通论》)
《诗经》里还有一些写花草的名句。在古代,花也称名为葩,韩愈《进学解》说:《诗》正而葩。所以《诗经》也称《葩经》。中国文学批评史最早的文献,也是讨论《诗经》的,它出自孔子之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最后一句影响了两千年来人们对《诗经》的花草及对周围世界的花草的态度。
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中也有不少处吟咏花草,例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据人们统计,《楚辞》写香草二十二种,香木十二种,尤其是兰花,“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真是惊艳了时光。汉王逸《离骚经序》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在古人眼里,《楚辞》的香草都有寓意,它开启了不同于《诗经》的“美人香草”的传统,成为政治警喻,朱自清说它“影响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很大”(《经典常谈·辞赋》)。
《诗经·桃天》开篇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写美人如花,花如美人,美丽惊心。两千年后,柳如是的“桃花得气美人中”遥接华章。清人姚际恒评论《桃天》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经通论》)
《诗经》里还有一些写花草的名句。在古代,花也称名为葩,韩愈《进学解》说:《诗》正而葩。所以《诗经》也称《葩经》。中国文学批评史最早的文献,也是讨论《诗经》的,它出自孔子之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最后一句影响了两千年来人们对《诗经》的花草及对周围世界的花草的态度。
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中也有不少处吟咏花草,例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据人们统计,《楚辞》写香草二十二种,香木十二种,尤其是兰花,“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真是惊艳了时光。汉王逸《离骚经序》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在古人眼里,《楚辞》的香草都有寓意,它开启了不同于《诗经》的“美人香草”的传统,成为政治警喻,朱自清说它“影响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很大”(《经典常谈·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