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对学生说,我对那些想当艺术家的人不感兴趣,我只对那些想做艺术的人感兴趣。我之所以强调这两者的区别,是因为自1978 年我参加预科课程以来,从事艺术和设计的相关职业已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我相信有些人之所以进入这个领域是因为他们享受成为“创意人士”的感觉,他们只是喜欢艺术家或设计师的身份,这样的人只在意表象。而以我的经验,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更在意事物的内在,他们更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而不是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他们的生活常被工作填满,在这些人的眼里,单调乏味且重复性极高的工作就如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新项目,而在此过程中磨炼技能所带来的喜悦就是他们的庆功宴。他们钟情于缝制完美的袖子,画出流畅的线条,创造完美和谐的比例,或让颜色组合来歌唱。即使艺术不是工作,他们也愿意创作艺术。你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而如果你想的是赚大把的钱,那么你可以放下这本书了。当然,在视觉艺术领域工作是有可能得到极为丰厚的报酬的。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但是我很幸运,非常幸运,即便如此我也是直到38 岁之后才能靠艺术养活自己,还需要说明的是我在大学收费前的黄金时期就读了艺术学院!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测试。要是你不在乎能否赚到很多钱,那么你可能很适合加入我的世界。你专注于探索沁人心脾的美、天马行空的想法、巧夺天工的手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以及震撼灵魂的图像。你憧憬加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里充满了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能为你提供支持。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充实感的地方,专注且敬业的人比比皆是,要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全是一件乐事。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在这里成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能是来自同行的尊重,可能是你在做有意义的工作时所产生的深深的满足感,或者是你对创作出的作品的喜爱。物质回报最终也可能随之而来。
我当年参加预科课程时,并不知道我的方向在哪里,我只是单纯地喜欢做东西。我花了一年时间适应了全职从事艺术创作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同时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学科。那时的我眼中没有其他任何目标,只是拼命地想要进入艺术学院,任何一所艺术学院我都愿意,因为这样我就能离开父母的家独立生活。后来我听了导师们的建议,他们说我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我做得还可以,但说不定我本来能成为一个更好(也更富有的)的时装设计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