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企新科幻
韩松
我接到写这个序的邀请,正在一家国企访问,那是很大的一家企业,站在它的楼上看去,海边码头上的集装箱像山一样,看不到头,来自各国大型的船舶停靠着,还有高耸入云霄的巨无霸吊车。在这里客人可以进行虚拟现实的操作,把集装箱放上船的甲板,还可以观看到很有未来感的5D电影,展示了数字化港口的未来。这家国企便是宁波舟山港集团公司,目前是太阳系第三行星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我看了后觉得很有必要把它写入科幻。
在我们的现实中,国企被赋予一种强大的角色。以前很多人从出生到死亡,就是国企包起来的。改革开放后,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形式所有制公同发展。这过程中,国企被称作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发挥带头作用,担当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行者的角色。所以这部书叫《大国重器》,它讲的是国企和其他经济形态一起,创造出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一直说科幻是“现代神话”,因此科幻不写这个奇迹,就欠缺了什么。我看到,这回科幻作家们去到的目的地,实在是太精彩了,有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全球单体最大水电互补光伏产业园、龙羊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全球最大主动潮流控制器、世界最深水下电力隧道苏通环保型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管廊)、全球最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全球首条智能化磁浮轨排生产线等,这些都属于国家的“命脉”产业。凭借这个,作家们可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科幻。
国企像一个柔情的硬汉,再次唤醒了科幻独有的审美,黄金时代的质感似乎回来了。作家们很真实地写到了厂房、实验室、生产线、工作站、新能源、新技术,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科技工作者和一线生产者。作家们由此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和突破。经过筛选,这部作品集汇集了十三位作家的作品,它们具有新意,是想象力、科技感、思想性、文学性的统一。比如九零后作家靓灵在《颗粒之中》,写到一个医务工作者前往救人,在飞行途中,遇到国家电网的工程师,又发生奇异事件,进入由百万伏特撕开的空间裂口,置身非夷所思的世界。这里对电力的技术描写,非常细致而有说服力的,如果没有到实地采风可能就构想不出这样一个独特的情节。而这篇作品更精彩的是作者在描写现实时并没有受到现实束缚,进而表达了对存在境况以及宇宙真相的质疑。这样的勇气令人钦佩。同样年轻的苏莞雯在《光之师》中,书写了国企黄河公司从开发水电站、光伏电站发展到最终掌握核电棒,为人类开启宇宙航行的全新可能,并在这过程中,唤回灭绝的外星文明,表达了宇宙的共情。故事好像在说,一个由中国的社会主义企业参与的宇宙是负责任的,它可以突破黑暗森林。年逾七旬的王晋康是作家中年龄最大的,他曾在国企担任过领导职务。他写出了国企与其他企业结合的混合经济体,这反映了国企未来的改革方向。在他的《月球夏令营》中,我国终将发展太空经济,利用新技术进行外星的能源开发,来解决生存问题。小说以另一种角度,触及了敏感的垄断问题,表达出作家对现实的锐利思考。企业即便到了太空中,也要思考如何回馈社会和服务人民。月球夏令营便是这么一个方式。小说写了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接力关系,让读者看到了开拓未来的无尽可能性。
“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的活动以及文集的出版,仅仅是一个开始。它表明科幻就是一种以未来主义手法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它是要着力反映宏阔的现实生活和时代进步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处于巨大变化中,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二0二0启动实施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希望科幻作家能够更深入了解这一进程,更经常走近国企,更加潜心学习,从坚实的大地上解放想象力。也祝愿国企与科幻作家的合作更加紧密,创造出一个更加生动而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