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谁将领导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小企业有哪些可实践的工业4.0应用场景?
涵盖未来所有必要信息系统和企业平台专业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关联的信息工厂,如何服务于信息驱动下的产品研发、生产、运营、设备和服务?
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物、服务与人的互联?
畅销书《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编新作,视野更加广阔,研究更加深入,案例更具借鉴性和实操性!
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亲撰章节,探讨砥砺同行的“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
来自德国工业4.0 平台、ABB集团、西门子、魏德米勒集团、SAP公司等领军企业的高管及技术负责人共同探讨工业的未来!
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这本书十分特别。它并不是我第一次出版的关于工业4.0 的书的再版。它填补了关于工业4.0 的信息空白,即到底什么是德国以及现在许多其他国家所认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也研究了一些问题,其中纯粹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少于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当然还有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的问题。在某种形式上,这本书同时也是关于未来工业的政策性书籍。它大胆地回顾了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及来自工业革命的知识。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条路将把我们引向何方。
它之所以是一本特别的书,是因为有一家中国的官方主流媒体新华网为本书第7 章提供了大量内容。该章阐述了中国视角下的工业4.0 的意义,并且将工业4.0 与“中国制造2025”(这个计划不但明确了中国的发展现状,而且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因此,我特别感谢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先生。至于其他作者的章节,当然也适用:您可以发现对于未来工业截然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评估。他们经过综合考虑,提供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图片。
这本书的书名“无边界的新工业革命”可能会被夸大理解。也许它会被理解为:一切都是工业4.0,一切都将变得美好!但这是一个完全的误解。这个书名有很多含义,但是准确地说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如果用这本书进行市场营销,那不太切合实际,它只是一个夸大的营销标语和关于此事的评论性研究。从出版商的角度出发,少说闲话对大家都有利。
2013 年,我出版了第一本德语版关于工业4.0 的书。2014 年,该书出版了中文版。当前的这本书同样也要出版德文版和中文版,另外还计划出版英文版。grenzenlos的字面意思实际上已经成为主题。第四次工业革命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下一步,许多国家采取了类似的举措,其中一些国家还进行了广泛交流,甚至密切合作。研究、评估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撰写这本书和为这本书起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
全球化在这次技术革命中也扮演了全新的角色。当生产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当全世界所有产品所产生的数据可以被收集、处理,我们将创造一个新通道,工业和经济之间可以彼此通信联络。但它也创造了一项新服务项目,可以重新定义每个供应商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研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对于新创立的公司和本地本土的老字号来说,这将变得十分危险。
使用无边界的工业4.0 这一说法,是因为在工业领域只有极少数个别行业和区域与它毫不相干。数字化无处不在,现在已经覆盖了整个行业。我们必须了解这场变革,并迎接这场变革所带来的挑战。这就是本书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是无边界的,因为现在工业也是刚刚踏上互联网舞台的关键演员之一。使工业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产业成为全球化网络的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将远远超过长期以来形成的全球化贸易本身的含义,同时也会促使全球化贸易发生显著变化。我们相信,与工业4.0 交织碰撞的不仅仅是工业,至少现在想描绘出工业4.0 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同时,社会和生活的诸多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和保险,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等)受产品数字化和生产数字化影响很大,这些影响看似与工业无关。但实际上,工业发展几乎对所有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对环境、气候、自然资源的使用也是一样。我们是否应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纯粹的技术主题去理解?事实上,过早地对工业4.0 将如何设计,哪些影响应当进行扩展等问题做出反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确切界定工业4.0 还需一定时间。直到现在,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对技术创新做出反应,而没有探究它所带来的影响。物联网和工业4.0 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而且看起来也有些不负责任,我们究竟要等到何时才会开始讨论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