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本书初衷 :用逻辑撬动 PPT 高效汇报的杠杆
当领导一次又一次让我们修改工作方案 PPT、客户一次又一次拒绝我们的技术方案 PPT、评审专家一次又一次否定我们的项目评审 PPT……这些悲剧反复上演时,我们都在努力寻找破解之道,却忽略了问题的核心 :一份真正优秀的 PPT,其核心在于逻辑。因为只有逻辑清晰的 PPT,才能成为撬动高效汇报的有力杠杆。
本书的写作初衷,正是希望构建一套符合中国人认知规律的 PPT 逻辑呈现体系,借助逻辑的力量,让 PPT 汇报更加高效、更具说服力。目前市场上关于 PPT 逻辑思维的图书寥寥无几。笔者带着“让职场人士写出有逻辑的 PPT”的使命,结合自己近 10 年的外资咨询公司经验以及 1000 多份 PPT 实战经验,力求帮助职场人士全面提升 PPT 逻辑呈现能力。
2. 本书定位 :打造 AI 无法取代的个人生产力
近年来,AI 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众多 AI 工具,这些工具能够辅助制作 PPT或撰写文章。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 AI 取代。然而,本书所分享的PPT 逻辑呈现技巧,正是 AI 难以复制的个人核心竞争力。
在第 1 章中,我们通过幽默诙谐的四大“奇葩”现象和打油诗,带领读者亲身感受制作 PPT 过程中的种种困扰与无奈。这些生动的段子、有趣的“梗”和幽默的笑料,让不少学员为我冠以“PPT 培训界的段子手”“脱口秀演员”等称号。随后,通过一个具体的业务发展规划案例,详细讲解了汇报型 PPT 的 4 大要素 :重点突出、表达形象、逻辑清晰和展示专业。
在第 2 章中,我们借助 AI 工具进行人机协同构思报告提纲,不仅提供了人机协同共创的相关技巧和方法,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供读者参考。随后,通过翔实的案例,重点阐述了如何优化报告的标题和目录的方法与技巧。如果你想让你的报告在标题和目录结构上快速抓住听众的眼球,本章总结的方法、技巧与实战案例均凝结着宝贵的经验与智慧,值得读者仔细研读,从中汲取构思有逻辑的最佳实践。
在第 3 章中,针对信息过载的不同场景,分别阐述了提炼重点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具体包括 :如何将数据分析图表从数据罗列转变为结论清晰,如何将长文本从长篇大论提炼为突出重点,以及如何将多条信息整合为精准观点。如果你想让你的 PPT报告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本章总结的“113”原则将能很好地帮助你提炼精准的核
心重点。
在第 4 章中,本书基于“底层逻辑决定呈现逻辑,呈现逻辑决定演讲逻辑”的核心原理,详细阐述了如何拆解一页复杂 PPT 内容的底层逻辑,以及如何借助图形化手段形象地呈现这些逻辑,实现“逻辑胜美颜”。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常见逻辑的图形化表现形式,本书重点对手段和目标型、问题和措施型、战略屋型、对比分析型、象限分析型等逻辑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配合丰富的实战案例进行解析说明。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咨询公司常用的经典逻辑图形,不仅详细讲解了每种图形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还提供了相应的真实案例进行展示。
在第 5 章中,本书阐述了对标学习的四大技巧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 PPT 的下载方法和路径。基于对上千家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 PPT 的研究,精心挑选了平安集团、平安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人寿、华润、蒙牛等大型上市公司的优秀报告案例,并结合前面各章提到的提炼重点方法和呈现逻辑技巧,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和点评。
本书适合中高层管理者、各职能部门经理 / 主管、骨干员工,以及经常为领导编写 PPT 或用 PPT 向领导汇报的人阅读。PPT 只是一种工具,逻辑思维才是本书的核心。因此,如果你正在致力于提升 PPT 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本书将是不错的选择!
3. 本书特色 :行业最佳实践与丰富实战案例融合
(1) 最佳实践总结 :基于三家世界 500 强公司经历及上千份报告实战
笔者从北大毕业后,曾在 IBM 咨询部门、埃森哲咨询公司及华为工作,且工作内容都与 PPT 紧密相关,尤其在咨询公司,服务的客户多为超大型央国企、外资企业和国内行业头部企业,项目金额从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然而,这些项目的最终核心交付成果均以 PPT 报告形式为主。这些报告背后是咨询顾问们的数据收集
与研究、行业市场洞察、访谈调研、对标研究、方案设计,以及逻辑思考、分析、呈现与表达,还有高效的沟通与协作……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报告中最精华的部分。本书的理论方法与技能技巧正是基于外资咨询公司顾问撰写 PPT 报告的最佳实践,以及笔者上千份 PPT 报告的实战经验。
(2)大量实战案例 :从上千家大型企业上万个案例中精挑细选的案例
过去近 10 年的培训经验,让笔者接触了上千家大型企业的数万名学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职场人士在 PPT 逻辑呈现方面的痛点和需求。本书的上百个案例均是从过去多年收集到的上万个案例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案例构成了本书的精华部分。同时,考虑到读者群体的多样性,书中案例涵盖通用类、战略类、管理类、人力类、技术类、营销类和党建类。针对每一个知识点,书中都尽量选用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阐述和说明。
(3)对标行业标杆 :以顶尖咨询公司和世界 500 强上市公司报告为标杆
顶尖咨询公司与世界 500 强上市公司的报告堪称商业 PPT 报告的典范,是值得深度钻研和学习的行业标杆。这些报告通常汇聚了全球顶尖智库的资源,由具备深厚行业背景的精英团队运用严谨的逻辑精心编制而成。对标这些行业标杆报告,能够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优秀报告 PPT 背后的逻辑呈现原理、方法和技巧。
(4)思维启迪转换 :通过案例多维度和多角度剖析引发读者思考
通过对同一个案例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拆解剖析,本书不仅让案例与方法和技巧摆脱了孤立的经验总结,更将其转化为激发读者深度与广度思考的催化剂。例如,在 1.6 节的案例中,本书列举了 7 种常见的做法,并对每一种做法的利弊进行详细解析。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思维拓展能够更有效地启迪读者的思维转换。
4. 学习建议 :从理论学习到实战演练,再到刻意练习
理论先行,夯实基础 :首先系统阅读全书,深入理解 PPT 逻辑呈现的核心理论与方法和技巧。针对每一个案例,建议读者先独立思考:修改前的 PPT 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修改完善。之后再仔细阅读书中的详细讲解,最后对比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与书中讲解的差异,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实践演练,深化理解 :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或掌握一个技巧后,立刻结合自己之前的实际 PPT 案例,参考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先尝试找出问题,再运用新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可以从简单的技巧(如提炼重点)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技巧(如逻辑呈现)。也可以先模仿书中的优秀案例,再尝试创造自己的优秀案例。通过实践,将 PPT 逻辑呈现的理论转化为实际技能。
刻意练习,持续提升 :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或技巧指导同事修改完善 PPT 报告,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战经验。同时,与同事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定期回顾自己的 PPT 报告,总结进步与不足,持续优化 PPT 呈现逻辑能力。
5. 致谢 :感谢每一个为本书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贵人
出书的初衷源于我从咨询行业转向培训行业的经历 ;正是这一转变,激发了我写书的灵感。在此,向一路支持我的各位领导、同事、同行、客户伙伴、学员及朋友们致以诚挚谢意。特别感谢 vivo 逻辑呈现讲师特训营班主任黄罗杰老师及各位老师——你们在理论重构、案例迭代等方面给予的宝贵指导,不仅带来了创作灵感,更成为我持续前行的动力,我定不负所望。同时,衷心感谢所有提供精彩案例的学员,因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列举,但你们的贡献是本书不可或缺的精彩部分。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编辑张慧敏老师对本书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写书过程中,我投入了大量时间,这占用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鼓励,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最终完成此书。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如有任何建议或反馈,欢迎通过公众号(logicppt)与我联系。
段小鹏(Je?? D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