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然(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史、中国古代史。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唐史论丛》、《西北民族论丛》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参与国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项目多项。
范双双(1983—),女,吉林省白城市人,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多项。
高然(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史、中国古代史。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唐史论丛》、《西北民族论丛》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参与国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项目多项。
范双双(1983—),女,吉林省白城市人,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多项。
◆“十六国史新编”之一,立体展现十六国时期巴蜀成汉政权的军事斗争、兴衰更迭,还原王朝建立背后的波诡云谲。
◆综合论述成汉王朝在政治、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体系构建,书写成汉政权建立后在矛盾的自我国家认知中对国家认同的强化,着墨于成汉文化中浓厚的古蜀巫觋文化和天师道信仰。
◆突破史学研究的单一视角,在传统文献史料基础上,借助考古学、民族学、政治学等理论与方法,多视角聚焦成汉历史。
绪论
第一章 李氏族属与早期发展
一 李氏族属
二 李氏的早期发展
第二章 流民入蜀与李氏建国
一 流民入蜀
二 李氏与赵廞的分合
三 李氏集团与罗尚的争斗
四 建号改年后的发展
五 李流领导下的六郡流民
第三章 大成政权兴衰
一 李雄建国
二 大成政权的发展与鼎盛
三 李班、李期的短暂更迭与大成政权的衰落
第四章 汉政权的兴衰
一 由成到汉与李寿治国
二 汉政权的衰亡
第五章 成汉政治
一 政治制度
二 疆域与政区
三 成汉国家认同构建
第六章 成汉社会经济、文化与民族
一 成汉经济
二 成汉文化教育
三 成汉民族问题
第七章 成汉政权兴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一 兴亡原因
二 成汉国家特点与历史影响
附录
一 成汉大事年表
二 李氏家族世系、婚姻表
三 成汉人物、出身、职官表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可以对成汉这一阶段的历史有一定的补充。不过整体内容不够细致,在介绍区域变化这一部分建议配图。纸质不错。
小国历史书籍还是不多见的,这本书讲史实较为清晰,后面采用不多的史料也可以做出有逻辑性的分析,后面的附录也有参考价值
周伟洲门下,十六国之成汉国专研青年学者笔下的第一本成汉国通史著作,正文极尽客观通史之能是,亮点全在注释里,堪称成汉国研究指南。总体看来成汉国的历史价值有四,其一如汉赵国一般皇室的主支系夺权故而国号都不稳定,注定了悲惨命运。其二在东汉魏晋时期世族大姓统治的基础上,出现的流民汉人与汉化賨人、氐羌军事集团政权只能是时代异类,其文化程度治理能力有限,始终无法与蜀地士族联合,注定败亡。其三,成汉国并不存在多...
注释极见功力,算是国内研究成汉国史的中坚力量。
《成汉国史》将巴蜀成汉政权放入两晋十六国时代背景下,对流民与政府关系,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外来群体与巴蜀地方豪强的斗争,巴蜀地区新旧“移民”的矛盾,巫觋文化,天师道信仰等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十六国史新编目前已经出了四本了,几乎都是在问世第一时间从购入,成汉国史的作者高然,他的上一本五燕史研究我拜读以后很受益,蒋福亚老师的前秦史心仪已久,惜乎出版较早,无缘一见。希望新的书籍给予我新的感动和新的力量???
多喝点你的你男的女的男的女的你到哪
好书好好嗨嗨嗨嗨好好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关于十六国的著作很少,市面上许多好书都已成了绝版,这次十六国史新编系列丛书能将几本重头的作品重新出版,真是一件幸事。《成汉国史》一书以宏观的历史视野与微观的历史实证相结合,物质层面的经济研究与人文层面的习俗剖析相统一,国别史与专门史兼顾,全方位、多面向,还原中国历史上鲜为人知的重要阶段。成汉政权是以賨人李氏为首建立起来的。賨人是祖国民族大家庭在古代的一位成员,她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是不应该遗忘的。古代人民开拓四川之功不可磨灭。
挺不错的书,棒棒哒。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每一次都很满意,这次选的宝贝更加满意,以后还会一如既往地买下去????????????????????????????????????????????????
期待阅读,印刷装帧似乎都还不错,价格略贵
文森 2020-07-29
2020年7月。李氏诸公名字纷繁,蜀中地名连灯拉锯,国运在飘摇中推演。本书典籍引据广博乃至遍历,但不觉艰深,作为研究专著或历史读物,都有看头。按后者读法,隐然有读三国演义、蔡东藩系列般的沉浸感,可读性较强。一大亮点是各附录,选材好、质量高、作用大,可见编者眼光。成汉于乱世中承上启下,虽仅四十余年,存巴蜀以两代太平,对于北方赵凉、东方晋朝中央、西南州地民族均有直接影响。所遗憾者,部分史料引用次数较多... 2020年7月。李氏诸公名字纷繁,蜀中地名连灯拉锯,国运在飘摇中推演。本书典籍引据广博乃至遍历,但不觉艰深,作为研究专著或历史读物,都有看头。按后者读法,隐然有读三国演义、蔡东藩系列般的沉浸感,可读性较强。一大亮点是各附录,选材好、质量高、作用大,可见编者眼光。成汉于乱世中承上启下,虽仅四十余年,存巴蜀以两代太平,对于北方赵凉、东方晋朝中央、西南州地民族均有直接影响。所遗憾者,部分史料引用次数较多,用以说明多个甚至重复的论点,或恐囿于炊米之有限罢。此外,视域未能放长到三国以前、刘宋以后,缺少“大历史”的长线比对,书中成汉国故就有些孤立,稍显埋没。究竟而言,本书堪为成汉研究的集大成者,能跨史学专业与通识阅读之需,尤其发掘中古魏晋史研究这一“隐秘的角落”,难能可贵,且令我起意做“冷国史”之书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