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惯的心灵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30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0-07-09 06:10:13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ISBN:978710806874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W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

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


作者简介

格雷格·卢金诺夫,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先后毕业于美利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关注大学言论自由以及高等教育环境中的第一修正案议题。著有《自由的忘却:校园审查与美国辩论的终结》。

乔纳森·海特,1992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现执教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托马斯·库利伦理领导力讲席教授。著有《正义之心》和《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TED大会演讲人。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雅理译丛”主编。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大学法学院。近期出版译著《我们的孩子》。目前正与几位年轻的朋友共同编辑“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yalipub)。

苏心,清华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下载地址

目录

序 言 智慧之旅 

第一篇 三种错误观念

第1 章 脆弱人设的谬误: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 

第2 章 情感推理的谬误: 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第3 章 “我们vs 他们”的谬误: 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第二篇 错误观念在行动

第4 章 恐吓与暴力 

第5 章 政治迫害 

第三篇 我们何以至此?

第6 章 政治极化的恶性循环 

第7 章 焦虑和抑郁 

第8 章 焦躁不安的父母 

第9 章 玩耍的消失 

第10 章 安全至上的校园官僚 

第11 章 追逐正义 

第四篇 该觉醒了

第12 章 救救孩子 

第13 章 改革大学 

结 论 明天会更好?  

致 谢 

附录1 认知行为疗法指南 

附录2 《芝加哥声明》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短评

  • TL 2020-05-29

    我是第一个看过的吧,五星,哈哈

  • Vicissim 2020-06-15

    Bunch of babies

  • 小咪随求 2020-07-03

    作为一个和当代大学生密切接触过的大学老师,看了这本书后,热泪盈眶,颇感认同!中美大学生的相似,也真是E时代的“人同此心”。感慨一句,美国人基于社会学的当代症候研究,真是牛逼啊。。。当然,如果把家庭、学生群体、大学官僚之间的矛盾充分呈现,而不仅是将其作为“娇惯的共谋”,也许会更为深入真实。。。此外,田雷的翻译也好,可以行云流水地看下去!

  • Hg 2020-06-10

    我们这些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不外乎希望他们上个好大学,美国大学生的现状也许对我们是个警醒,希望十八年后,我们的孩子不会变成没有炼成的“钢铁”!

  • 金***客 2020-07-03 08:12:03

    这本书2018年上过时代畅销书榜,在美国影响较大。读过英文版,虽然没有完全揭示问题的成因,但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指出问题所在,就非常难能可贵了。我们这些年一直将“吹捧式”的美国教育奉为圭皋,小皇帝只能表扬不可批评,出现心理问题,就看心理医生,以为心理咨询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像感冒鼻塞拼命让五官科大夫看鼻子,眼看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从依赖心理咨询走向依赖药物。心理咨询产业发展起来了,跳楼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了,令人疼心啊!如今美国人自己开始反省他们的教育问题了,我们还不警醒吗?

书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