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的工作是投资理财。在名为“全球资产配置”(Global Asset Allocator)的国际分布投资领域里,作为一名基金经理“Fund Manager”,我从事投资理财业务已达二十年之久。
我本着追求回报和规避风险的观点,日复一日地埋头理财,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因金融商品“前途未卜”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利益亏损。
在多年的理财经历中,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有助于投资理财的知识和经验,莫过于“积累”和“援用”博大精深的世界史知识,而不是埋头分析当前的市场信息。
眼前有许多基金经理日理万机,忙忙碌碌,而我作为其中一员也是这么过来的。可我越来越觉得,在投资理财上如果缺乏源自“世界史观”的大局观念,就不可能让自己的业绩永远保持上升势头。
本书以“历史”为突破口,阐述了钱的本质、虚拟货币的未来,分析了通货膨胀和泡沫等经济现象,回答了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经济形势变化类型以及金融领域的未来走向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社会上已经出版了许多本介绍货币历史的书籍,但我觉得阅读这些书所能收获的不过是一种对世界史知识的“积累”而已。
当然,懂得钱的历史对于投资人而言非常重要。但是,本书没有停留在知识的“积累”上,而是注重知识的“援用”,对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深层次剖析,让它们在读者朋友们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
我认为,正因为自己是一名每天都离不开投资理财的现职理财经理,所以才有资格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将这方面的心得体会介绍给正在投资理财的读者朋友们。
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吧!
我们的世界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日趋凸显的社会问题之一是社保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人的资产应该如何运作。
国民存放在理财机构里的大部分资产,目前采用所谓“静态分布投资”的运作方式进行管理,但这种理财方式已经过时,而且有些问题正在陆续出现。
这种运作方式总是将列入投资配置的资产保持在一定比例上,比如股票占四成、债券占六成,已经形成一种模式,任何时候都是一成不变的。
为了保持此前确定的资产配置比例不变,市场行情越是走低,越会继续买进,于是,综合投资配置的风险便有进一步扩散的危险。
实际上,在“雷曼事件”引爆世界金融危机时,许多社保基金的资产运作因为这种滞后的静态理财方式,导致了伤势蔓延,出现了大面积亏损。
另外,在这十年间,欧美各国出于对“雷曼事件”的反思,开始重新启用大动荡时代曾经有过的理财方式。
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分布投资”。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财方式,即在投资配置上大胆洗牌。这种动态分布投资方式的难点就在于改变资产配置这种日常管理的难度急剧加大。于是,我认为破解日常管理这道难题不可或缺的条件,正是本书将要阐述的一个关键问题——世界史观。
所谓世界史观,指的是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历史知识,掌握事物因果关系的不同类型,从而最大限度地逼近事物的本质。
例如,A 事件发生后,B 事件接踵而至。如果我们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上已有的类似案例,便可捷足先登、底气十足,将新的投资计划迅速安排到自己的投资配置中。
通过反复运作,积累经验,你会发现自己在“动态投资配置”中已经游刃有余,可以在符合时代潮流的分布投资上收获最佳的配置结果。
本书意在介绍不同时代的各种案例,同时告诉读者,在目前扑朔迷离的金融市场上,如何一边排除“预期外”的各种情况,一边投资理财,也就是通过对焦点问题的具体剖析,帮助大家把世界史的知识成功“援用”到投资理财上。
塚口直史
KID 2020-06-22
值得一看。把复杂的逻辑表达的比较清楚易懂。之后会再看里面的周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