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爱在自由里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717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刘称莲 著
  • 图书编号:9787550227651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销量超百万的家教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全新升级版上市!

  ■当当网独家赠送限量“陪伴教育系列”有声书CD!

  ■有声书收录《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中的经典章节

  ■由著名播音主持人为您娓娓道来.

  ■让您在车上、在路上、在家里,时刻与孩子一起聆听成长的快乐。

  家教专家尹建莉微博多次力荐!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有着更好的物质条件,却丢失了幸福的童年?扪心自问,我们为了孩子耗费无数心力,一切都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何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好的爱,是陪伴;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
  2012年10月《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上市,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本书朴实无华的小书在当当网上获得了数万条的读者好评,并荣获当当网年度五星级图书。而封面上的“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更是成了在年轻妈妈群体里传播率**的一句话。            
  微妙的提醒,贴心的分享,第2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将继续和你一起陪孩子走过珍贵的小学六年。有妈妈的用心陪伴,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只拥有现实的酱醋油茶,他必将还会得到诗意和远方,因为妈妈知道,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
 

目录

■生活篇 越玩越出色
玩物并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1.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2.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3.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4.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5.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6. 从小运动好处多
7. 呼朋唤友好人缘

■阅读篇 泡在书海里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1.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2. 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3.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4.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5. 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
6.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7.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8. 妈妈的“下水”作文

■学习篇 学习是一颗糖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1. 择校,是因为伤不起
2. 寻找让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
3.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4. 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阅读与写作
5. 引领孩子进入英语世界
6. 警惕孩子偏科
7. 应对错题有妙招
8. 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9. 小升初,总有一款适合你

■品格篇 我们要彼此听话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培养品德和学习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并尽其所能教给孩子,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独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
校里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得。
1. 孝敬父母,从大人做起
2.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3. 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
4. 做,方知生活百味
5. 当女儿乱花钱之后
6. 小心呵护孩子珍爱生命的心
7.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收获

■心理篇 让天使自己飞翔
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他们并不比我们脆弱,而是我们比我们的父母脆弱。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1.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长大
2.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3.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4.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5. 清晨等在门口的小男孩
6.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7. 走近青春期,由指导变陪伴

■沟通篇 换个方式表达爱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那么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1. 我家的“邮筒”和“BBS” 
2. 爸爸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3.“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4. 不做书桌上的“直升机父母”
5. 收藏孩子成长的足迹 
6.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 
7. 张老师颁发的小奖品 
8. 现代版“孟母三迁” 


作者简介

  刘称莲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被新浪教育评为2013年度中国榜样家长,其家庭荣获中国首届“书香家庭”称号。

  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常年奔走全国各地的学校及社区,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中。

  刘称莲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高考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在第二书房长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沟通工作坊,出版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吃过晚饭后,总是爸爸陪她玩,我来做家务。上小学后,因为有了学习任务,就不能像幼儿园那样,一吃完饭就开始玩了。不过刚上小学那段时间,作业并不是很多,女儿很快就可以做完。所以,我们就和她商量好,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有一段“游戏时间”,时长根据她完成作业的情况调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个小时。所谓游戏,就是在女儿写完作业以后,爸爸、妈妈陪孩子玩的互动游戏。女儿上小学期间,我们一直保持着这个协定,游戏时间长的话,女儿最喜欢到楼下的健身场地去荡秋千;时间短的话,我们就在家下五子棋、跳棋或者玩扑克牌。
  我和先生更喜欢跟女儿玩扑克牌,女儿最喜欢“争上游”或者“斗地主”,因为打牌时可以三个人一起参与,而且三个人有输有赢,输赢也不固定在某个人身上。赢了,我们会表现得非常高兴;输了,我们也会表现得很懊恼,并说“再来,下次我一定会赢”。跟女儿一起玩牌,我们很少让着她,不会故意让她赢牌,目的就是要培养女儿“输得起”的品质。
  一次,一个小朋友来我家玩,我就和她们两个一起玩牌,而那个小朋友每次输牌的时候就非常不高兴,要是连输两次还会哭鼻子。看到这种情形,女儿都会很不解,因为在她看来输赢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后来了解到,那位小朋友在自己家打扑克的时候,大人为了让孩子高兴总是故意输牌,所以每次都是小朋友获胜。父母出于爱让孩子只去体会赢的乐趣,殊不知,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折时就表现得很脆弱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输得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游戏中输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较量中也会输得起。孩子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不可能每次都考出好成绩,如果输得起,那么就不会看重一次的得失,考好了会高兴,考不好会重整旗鼓努力准备下一次考试。孩子在将来的生活和事业中也会时时遇到较量,只有怀着输得起的心态,才能平和看待每件事,尽力而为,努力实现自己的那份精彩。
  别小看玩扑克牌,它还可以锻炼孩子解决冲突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先生在玩牌的时候时常“耍赖”,女儿会据理力争,最终使问题解决。“斗地主”的时候,每一轮牌局都会有两个人成为朋友,那么如何观察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或者如何跟你的“朋友”联手对付“敌人”?这一切,看似是轻松的游戏,其实锻炼的都是孩子的能力。
  此外,“游戏时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女儿在写作业时非常专注,速度也很快,因为她知道作业写完后有好事情在等着她。
  这两年接触了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他们诉苦说孩子写作业很磨蹭,明明很快就能写完的作业,孩子总是要写到将近11 点。仔细分析才发现,许多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写作业很快,有些家长就觉得孩子没有“吃饱”,于是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再给孩子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给他布置的是分外的作业,从心里就不爱做,但是迫于家长的威严,又不得不做,于是便用磨蹭来对付家长。孩子会想:既然很快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会有新的作业,不如写慢点,把时间拉长,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给我布置新的作业了。许多孩子写作业磨蹭都源于此。
  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后患无穷。当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后,作业量会大大增加,此时就算不给他们布置额外的作业,孩子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内作业。磨蹭使孩子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孩子会更加抵触写作业。相比较,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加大,也更容易把作业尽快写完。
  此外,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父母只能同时扮演家长和同伴的角色。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有一点我和先生的意见非常一致,即一定要让女儿快乐地成长。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极少在周末给女儿报读课外班,目的就是让女儿在上了五天的学之后尽情地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女儿一般在周六上午把作业做完,下午去上舞蹈课,周日基本都是自由时间。为了让女儿玩得尽兴,我们把周日规定为我家的“家庭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为此,我和先生都在上班时间尽量把工作做完,争取不在周末加班。
  女儿上小学期间,我们住得离颐和园很近,骑车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而且冬日是旅游淡季,门票比较便宜。那时我们一家喜欢在冬日的午后,一起去爬万寿山,选一个“庭院”,我和先生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看女儿把院子中央的方砖当做“房子”跳来跳去;或者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趴在“院墙上”,看那烟波浩渺的昆明湖。那时候,昆明湖的风、万寿山的石头、西堤的柳树、佛香阁的雪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风景。女儿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女儿小学六年,我们“家庭日”的活动足迹很多:家门口的圆明园,四季风光皆迷人的植物园,科技馆的穹幕电影院,动物园的猴山旁,自然博物馆的展窗外,高高耸立的凤凰岭上……无不留下了我们一家的身影。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亲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我和先生也适时地把我们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女儿的内心,让女儿懂得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女儿每个周末的轻松,让不少小朋友非常羡慕。那时候我家离学校近,放学后,总会有小朋友和女儿一起回家玩儿。有一次我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跟女儿告别的两个小朋友在说:“李若辰真幸福!”“是啊!我好羡慕她呀!”我知道他们所羡慕的“幸福”,正是不用在周末去上各种课外补习班,而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到处去玩儿。
  在“家庭日”,我们也经常让女儿约上她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但可惜的是,许多小朋友周末压根就没有放松的时间,总是被家长逼着赶场子,两天都被排得满满的。有些孩子最后熬不住,就出现了各种问题。一次在外地讲课,听说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习各种特长,而且表现得特别优秀,然而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孩子患上了心肌炎,医生告知:这孩子就是累的,孩子这一生都不能太劳心劳力了。
  小学生的功课未必重,但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都被“圈”在学校里,孩子会觉得很受约束。法定的两天周末,本应该是还给孩子自由的休息时间,家长根本就没有权力剥夺。作为成人的家长在工作五天后,都特别想放松一下,何况那么小的孩子呢?而且,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耍可以让孩子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性格变得阳光开朗。
  多年的经历让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时间玩,而是家长并不愿意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活动,因为这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既然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养育孩子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我和先生很庆幸,抓住了孩子上小学的宝贵时间,陪孩子快乐地度过了小学六年。

短评

书评

标签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