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799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美)博克,(美)袁 著,蒋永强,陆正芳 译
  • 图书编号:9787300113906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拖延心理学》:全球首个拖延工作坊创始人、美国权威心理学家联袂出击,风靡全球25年经典之作**版,抢先登陆中国,资深心理医生李梦潮专文推荐,(25周年钻石版)。
  我们都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在焦虑中拖延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可我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想,再待一会儿,就一下下……”
  “我每天都很焦虑,惦记着要做的事,然后却不停地看网页直到半夜,怎么办?”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做好,却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肯迈出**步。”
  “有时因为拖延,我们反而阴错阳差做得比较好;有时因为拖延,别人称赞我们的小聪明和高效率;在*后期限过去时,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让人很享受。”
  “拖延源于厌恶和憎恨。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某件事,可能对于这个人和这件事消极怠工,作为另类反抗的一种形式……”
克服拖延的**步
  请摒弃你对拖延的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只有在宽容乐观的态度和心平气和的情绪下,你才能看清自己为什么会拖延,才有可能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拖延心理学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专卖店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拖延vs行为
 第1章 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第2章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症
 第3章 对话拖延:拖延你好,成功再见
第二部分 拖延vs心理
 第4章 挣扎中的拖延者:成为战败者怎么办
 第5章 心理舒适区:对亲近与疏远的恐惧
 第6章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第三部分 拖延vs大脑
 第7章 世界上存在“拖延基因”吗
 第8章 如何打造大脑的全局领导力
 第9章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第10章 拖延行为模式的法庭大调查
第四部分 拖延vs 征服之战
 第11章 作战前传: 拖延大盘点
 第12章 作战武器: 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
 第13章 作战方法A: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第14章 作战方法B:学会“接受”和“拒绝”
 第15章 作战方法C: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
第五部分 拖延vs建议
 第16章 对患有注意力缺失紊乱和执行功能障碍拖延者的一些建议
 第17章 巧妙应对造成拖延的文化压力
 第18章 聪明摆脱被动拖延的怪圈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附录二 拖延处理技巧汇编

作者简介

(美国)简·博克(Jane B.Burka) (美国)莱诺拉·袁(Lenora M.Yuen)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她们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她们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在本书之前,中文图书中唯一一本有关拖延的心理自助书是《战胜惰性》,由美国人埃利斯和诺斯写成,1988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战胜惰性》从此以后消失于漫漫书海,以至于每次我推荐来访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要告诉他们,到老一点的图书馆找找。但愿《拖延心理学》的命运会好很多,多年以后,当再有拖延的来访者需要这本书的时候,他仍然可以很快地买到一本。
  实际上,这本书在美国也是25年一直这么卖着,每年都有一些人去买,不多也不少。
  在美国,心理类图书成了一个专门的种类,这和美国心理医生的专业性以及出版界的专业性分不开的。
先说说心理医生的专业性。
  本书的作者简?博克 (Jane B. 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在美国被称为流行心理医生(popular psychiatrist),也就是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上电视、电台做节目,在各地召开工作坊、做演讲,写作科普书籍,宣传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临床工作室为辅。
  而《战胜惰性》的作者埃利斯,是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他是临床心理医生,主要工作和我一样,每天接待6~10个来访者,偶尔讲课也是讲给心理治疗师听的,写书也是业余为之。在中国,虽然心理治疗界还在形成的过程中,可是也已经有流行心理医生和临床心理医生的分野了。
  其实大家一个做科普,一个做临床,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可是经常听到做临床的看不起做科普的,认为做科普的没本事,忽悠人,是这样吗?
  《拖延心理学》和《战胜惰性》都是有关拖延的,哪一本写得更优秀一点呢?
显然,是《拖延心理学》。
 
推荐序
  在《拖延心理学》中,作者们从拖延字源学开始,探索了拖延显现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各方面的原因,还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改善方案,而且作者的很多说法做法都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作者还不断地增加有关拖延最近的科研成果。
  这样抓住一点深入下去的科普自助书籍,别说来访者们应该人手一本。就是心理医生,也应该买来看看。毕竟,不是每个心理医生都有那么多时间,去数据库里查找一篇篇有关拖延的文献,再总结出这些方法来的。
  《拖延心理学》能够成功,就在于两位作者能够一心不乱,二十几年磨一剑,只是盯住拖延这个主题,写书、做演讲、做培训、做治疗。结果人家成了拖延问题的专卖店。
  反观当下,我们是否应该警示自己,不管要做流行心理医生,还是临床心理医生,都要做的“专业”一点。我们很多心理医生,写书的时候好像恨不得一本书把50亿人所有的心理障碍一次性解决,做临床的时候好像恨不得天下所有心理障碍患者无分男女老少都来找自己做心理治疗。
  唉!就像一位名人所言——“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浮躁,这样不好,这样不好。”
  而且,流行心理医生,很多时候都是资深临床心理医生,转型过去做的。
  一个流行心理医生,要专业过硬,要深入浅出,更要能挺住同行的嫉妒,不容易做的。
再说说出版界的专业性。
  《拖延心理学》是个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为孵化这本书花了25年。有没有人想过,畅销书出版的秘诀就是——坚持、希望和爱。听起来有点像《圣经》,恰好,《圣经》就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
 
1第1章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拖延,是一个可以唤起我们每个人不同记忆的词。如果你站在幸运者的队伍里,没有受到过拖延的严重折磨,你的脑海里或许会出现一个躺在吊床上的家伙,在应该到草坪除草的时间里,满足地喝着冰镇茶。但是如果你有过拖延的问题,你脑海中出现的形象很可能就没有这么愉快了:一张

2第2章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我不想浪费我的生命——我真正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呢。”听上去很耳熟?我们曾经描述过的那些恐惧都交织在拖延者跟时间的关系中。许多拖延者生活在自己的时间中,他们的时间观念通常跟“钟表时间”不同步。在第13章里,我们将讨论一些可以提升你时间观念的方法。在这里,我们

3第3章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如今亚当这样说:“我希望我的父母当初能够理解,要我集中注意力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他们知道我患有多动症,但是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它。他们说我懒惰、靠不住。他们责备我,但是却帮不到我。”亚当将这件事跟他父母如何对待他妹妹的食物过敏做了一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