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靖,1970年生。策展人、乡村建设者、杂志主编。曾任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策划过的展览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我的大学: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艺术运动存在吗:影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等;还曾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巴西和挪威等国的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近年来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建设,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他曾创办并主编《汉品》《碧山》等多种杂志和图书。现供职于安徽大学。
左靖,1970年生。策展人、乡村建设者、杂志主编。曾任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策划过的展览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我的大学: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艺术运动存在吗:影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等;还曾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巴西和挪威等国的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近年来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建设,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他曾创办并主编《汉品》《碧山》等多种杂志和图书。现供职于安徽大学。
几千年来,百工解决了民生物质和精神之需,百工背后所蕴含的匠人智慧又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在这些被视为粗糙鄙俗的生活生产用具中,存在着被现代人忽略的传统之美,更凝结着当地社群解决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共生关系的传统智慧。《百工》丛书提出“新百工,新民艺”的概念,不仅是传播优良品物的有效途径,更是探索当代生活新美学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挖掘、抢救、整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和传承将起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