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25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8-02-15 06:10:03
  • 发布日期:2025-10-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约翰·华生
  • ISBN:9787514347692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行为心理学》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 华生的经典名著。
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的意义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缺陷而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行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方向,主张研究能够直接反应人意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特征,即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因而影响深刻。
作者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行为心理学2》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内省的方法,研究内容多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因此让人印象深刻。就现在而言,心理学在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都是息息相关,一个能够熟练掌控行为心理学的人相比较他人能够迅速的掌控时机,成就非凡的自己。
《行为心理学2》最大特点是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无论是行为心理学的起源到行为心理学的现代发展,还是行为心理的各种表达方式都面面俱到,《行为心理学2》还以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对行为心理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行为心理学2》让读者更加清晰透彻的了解其根本,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内行人士都有着不小的裨益。

作者简介

约翰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

编辑推荐

我认为虽然在五十年代他不像二三十年代那么受人瞩目,但约翰?华生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思想史上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人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家中被广泛接受……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尤其是在最后这个领域他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古斯塔夫?伯格曼

他的学术成果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

——美国心理学会

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

——古斯塔夫?伯格曼


下载地址

目录

第一章 心理起源:告诉你什么是行为心理学
第二章 习惯性行为:最本能最真实的行为心理学
第三章 克服妒忌心理:怎样克服嫉妒心理
第四章 人格心理学:揭示最真实的人格魅力
第五章 学会战胜恐惧:怎么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
第六章 人性的弱点:行为心理学家的人性分析
第七章 天赋与本能:行为心理学家眼中的人体潜能
第八章 情绪心理: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
第九章 情绪反应:条件反射中的实验与观察
第十章 言语与思维:行为心理学中的思维分析
第十一章 婴儿行为心理:人类本真的行为反应
第十二章 人体生理反应:外部刺激带来的行为变化
附录一:约翰 华生年谱
附录二:约翰 华生名言
附录三:约翰 华生理论思想


行为心理学2
第一章 行为心理:人体反应的来源与奥秘
第二章 人体行为:始于细胞的生命礼赞
第三章 愤怒情绪:无法忽视的愤怒之源
第四章 恐惧心理:简单行为背后的心理内涵
第五章 爱的本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第六章 新生心理:先天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与影响
第七章 习惯心理:习惯形成的基本要素
第八章 思维解疑:行为心理学中的语言和思维
第九章 人格探索:找寻不为人知的人格真相
附录一:华生与行为心理学
附录二: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影响



短评

  • 春天花卉开 2017-08-23

    有历史的局限性,不过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唯物主义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对行为的客观研究而不是对意识的内省研究。目标是观察预测和控制人类与其他生物的行为,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射原理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华生是一个极端的环境论者,强调外因论,这也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lastunicorn 2018-01-10

    讲稿集子,用来认识华生还不够

  • 秋_晴 2017-12-12

    书的一开始就讲了行为心理学的习得性反应。虽然看了其他的书并不觉得行为心理学可以解释一切问题。还是有一些赞同的地方。“几乎每一个生活能够自理的人,都已经训练出了相当程度的观察能力,并且在这种能力之上,也已掌握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学知识,即便这种知识在每个人那里还不能自觉地用心理学术语表述出来,但其应用实质与心理学无异。一个人倘若没有这种观察能力,他将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并且,善于观察的人如果足够细心,那么,他对人和自己观察得越是透彻,他就越容易与他人和谐共处,而幸福的生活总是离不开这点。”

  • renard dit 2017-07-22

    有种时过境迁的老旧感而且完全赞同作者受到的道德非议,用婴儿做实验这件事万一留下终身阴影了呢。不过想想在那个年代……还是值得一读的

  • 于宗群 Sean 2017-12-02

    观点确实比较陈旧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