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杰?帕特尔(Raj Patel)
美国知名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拉杰拥有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学与哲学学士学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学位和康奈尔大学发展社会学博士学位。
詹森?W.摩尔(Jason W. Moore)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地理学者和世界历史学家,是“资本纪”理念和世界生态学观点方面的主要理论学家。时常撰写环境史、全球危机和经济变革等相关文章,创作以及参与过七部作品,其中包括《生命网络中的资本主义:生态与资本的累积》。
""
作者借助前沿的生态学研究、西方列强殖民史、原住民斗争史和其他被压迫人群的反抗史,阐明资本主义正是由于实施廉价战略——使自然、货币、劳动、关怀、食物、能源和生命保持廉价——才造成了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这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再认识资本主义的伟大著作。跟其他同类书相比,此书的独特性在于作者主张从 “世界-生态”理论的视角去理解资本主义。该理论主张用生命网络(web of life)的方式思考人类历史,研究权力、生产和再生产是如何通过生命网络实现的。作者认为资本主义是整合权力、资本和自然界的各种关系的集合体,资本主义在追求无穷无尽累积的驱动下,通过不断开辟新边疆而实现全球扩张。新边疆是资本与自然界的交汇区,正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新边疆,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暴力、文化、知识确保廉价战略得以贯彻,才获得巨大的发展。但这种廉价战略撕裂了自然万物(包括人类)本属同一生命网络的和谐生态,造成了环境破坏、物种灭绝、生态被改变、全球气候突变,使整个生命网络遭受了沉重的代价。
阅读此书,对读者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及化解危机的策略,思考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工作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拉杰?帕特尔(Raj Patel)
美国知名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拉杰拥有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学与哲学学士学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学位和康奈尔大学发展社会学博士学位。
詹森?W.摩尔(Jason W. Moore)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地理学者和世界历史学家,是“资本纪”理念和世界生态学观点方面的主要理论学家。时常撰写环境史、全球危机和经济变革等相关文章,创作以及参与过七部作品,其中包括《生命网络中的资本主义:生态与资本的累积》。
""
这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再认识资本主义及的伟大著作。作者如同童话中的魔法师,俯首拾取你我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物,诸如钟表、麦乐鸡、蔗糖、葡萄酒、花鸟虫鱼等,将之化做观察资本主义数百年来发生发展的棱镜,向世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应对危机的“廉价战略”——使自然、货币、劳动、关怀、食物、能源和生命保持廉价。
序 言
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向生态文明过渡。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境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
全面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用“世界—生态”思维方式,重新看待人类以及人类所处的生命网络中其他自然种类的生命和劳动,重新分析人类社会权力、生产和再生产之间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所处的世界,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走势。
目前,人类正面临多领域的灰犀牛式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严重、恐怖主义肆虐、金融风险加剧、资源枯竭警钟长鸣、生态破坏成为全球性课题……站在“世界—生态”和生命网络的角度,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的根源。
西方的工业文明史,也可以称作一部资本主义廉价史。自然、货币、劳动、关怀、食物、能源、生命,这些在资本主义形成及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的要素,其价值被廉价化。“廉价”不仅仅是低成本,它是资本主义为在其既定的生命网络中无限攫取财富而采用的一种战略、一种手法。
资本主义之所以繁荣,并非完全通过毁灭自然,而是通过驱使自然来运行,驱使其尽可能廉价地运行。我们看到,树木、水、土壤、动物和植物, 以及陆地边缘的海域,都被当作了“免费的礼物”,被转变成生产的投入。自然界成了资本随需随取的储备库以及垃圾箱。
不过,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危机总是促使新的战略产生。当被“廉价化”支撑起来的工业文明发展到其每一个要素—自然、货币、劳动、关怀、 食物、能源、生命全都存在危机时,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创新性与系统性的思维,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人类文明进步有两个基本关系必须处理好,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社会动荡、国家衰败。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同样会带来社会崩溃、文明衰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所以,人与自然也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讳言的是,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要从源头上、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并带来自然灾害频发。要补齐这块短板, 治愈这一痛点,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改革生态文明体制,而且后一手要更硬一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方面入手。“源头严防”的制度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用途管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过程严管”的制度包括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后果严惩”的制度包括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
近年来,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迅速扩大,人民不仅对高品质产品的消费迅猛增长,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优美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就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建设 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共创美好生活的现代化,就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廉价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纠错和修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直面全球最重要的发展难题, 回应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贡献的中国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选择。
我国近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促进沿线各国之间的产能合作、能源合作、贸易合作,将全球资本投向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从而摆脱贫困、缩小南北差距。“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的一条解决之道、破局之道,展示出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决心,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伟大实践。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难题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的创新性和系统性思维极其重要。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历史来审视“自然—社会”系统,从而系统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廉价的代价》这本书,相比已有的汗牛充栋的反思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著作,独特地提出了“世界—生态”以及生命网络这一理解历史进程和从根源上解决危机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它启发我们对人类已有发展模式做出反思,并且提出了全新的理解以及彻底替代资本主义廉价化生态体系的可能方案:通过“认识、赔偿、再分配、重建、愉悦的劳动”系统性全方位地消除剥削、压迫、暴力、不平等,让人人都有机会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做出贡献,为改善周围的生态做出贡献。我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书。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人类未来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我们应该为地球安全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序 言
绪论
资本主义出现之前的人类与自然
最早的边疆
边疆与廉价
何谓世界 - 生态观
廉价物的来世
第1章 廉价的自然
早期的殖民主义与自然
创 造:“ 自然 ”和“ 社会 ”
自然、私有财产和劳动力
无法理解的资本新世
第2 章 廉价的货币
金融生态
现代世界的货币起源
欧洲的白银
热那亚的银行业
军事的货币起源
资本主义生态:一个全球的故事
为什么银行家需要政府
现代的线索
第3章 廉价的劳动
雇佣劳动的时间生态
全球工厂的标准配置:全球农场
掌控自然和劳动
第4章 廉价的关怀
大驯化
金融化和女性的财产继承
“ 女 性”一词的出处
犁耕之后
第5章 廉价的食物
食物如何塑造了工业世界
从缺肉的素食到需要添加维生素的食物
第6章 廉价的能源
荷兰病
20 世纪的食物
20 世纪的煤炭与劳动
20 世纪的石油和货币
第7章 廉价的生命
科学种族主义和殖民政策
自然、文明与英国殖民国家
自由管制大西洋
国家与民族
另类的民族主义
结论
认 识
赔 偿
再分配
重 建
愉悦地劳动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读的有点懵,感觉没有走心
几个主题都写的比较简短。有些用词比较让我摸不着头脑,比如边疆这个词,太空是新的边疆?不过,最搞笑的是写序言这位大官人估计是没看过这本书吧?作者虽然是反资本主义,但人家的落脚点是反廉价策略,比如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自然资源。。。最后,作者开出的药方,我看的莫名其妙。你花了那么多笔墨批判,解决方案就是什么认识、赔偿、再分配、构建还有愉悦地劳动?excuse me?
一本信息量爆棚,内容极其丰富,观点特别深刻,可读性非常高的著作。从头到尾的烧脑体验,你值得拥有。 作者采用多学科的视角,提供了很多新的观点,人新世、世界-生态、生命网络、补偿生态学……这些新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透过现象去探究本质,也给我们提供了看待历史和未来的新方法。 廉价本身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战略和实践,资本主义通过廉价地运行,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酝酿着新的危机。 作者也提出了救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计划纲要,认识、赔偿、再分配、重建以及愉快地劳动,为国家、组织以及个人改善生活品质,改善周围生态,提供了可行的操作路线图。
关于资本主义的反思可谓是汗牛充栋,这本书的新意之处在于所谓“生态网络”。 资本主义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只是一种生产关系,而这种在技术变革下生长出的生产关系,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意志和逻辑。这种意志就是,通过定价并廉价化的策略,对边远地区生态和普通劳动者殖民,使其进入自己的资本积累和再生产链条。这种关系曾经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而其弊端终于在多年后逐渐显现。饱含激素的食品,对劳动者和承担家庭关怀作用妇女的忽视和掠夺,更重要的是不可再生的美丽星球正在被傲慢的资本破坏。书中所言七种珍贵物被廉价化的加速消耗非常容易,修复却很难,一个补偿性的系统必要,并且必须建立。这是当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的重大命题。
WOODSTOCK 2018-03-02
作者从七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有形和无形的事物入手,剖析人类社会在经历新大陆的发现和工业革命发生至今的主导生活、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演化与困境,以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意识形态的方法论范式而独辟蹊径,从广义的人类生态入手,用“世界—生态体系”统领七大部分的论述。这本书可以说包罗万象,运用了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工具,将人类社会至今所面临的貌似无解的“廉价”困境赤裸裸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人们反思,激励人们探寻人类美好未来。特别是,两位作者有意无意地避免了寻找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而是实实在在剖析七种常人都能接触或感受到的东西,这一点着实难得,因为这意味着它不是叫人重蹈革命浪漫主义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