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包括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监管。
致力于以生活中的故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把复杂的经济学知识变成极简的生活思维,帮助读者更好地生活。著有系列畅销书《应该读点经济学》《中国房地产到底该怎么办》。
担任多家电台、电视台财经评论员。另有经济学类音频作品在蜻蜓FM等平台上线。
极简,是一种能力!
挖财董事长 李治国
今天,我们身处于这样一个“经济学帝国主义”时代,幸运的是经济学让我们的物质更加富足,不幸的是我们几乎被经济学绑架了。但毋庸置疑,经济学已经成为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强大的思维工具。
近年来,尽管各类经济学的著作琳琅满目,但我仍然很难向周围的朋友推荐一部好的经济学普及读物,因为各种作品要么充斥着烦琐的公式及理论,要么自身含糊其词。不久之前,我的好朋友常青先生请我为他的新作《极简经济学》作序。阅读本书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简单,才是复杂的终极。这本通俗读物涵盖了经济学的众多知识和思想,并且用*简单的方式回答了经济学中的复杂问题。
在我看来,经济学就是由核心思想、思维范式、数学推理组合在一起的复杂学问,其中真正具有价值的经济学思想却是极简的。这一点从《极简经济学》一书中的故事不难看出:1937年,27岁的科斯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这篇不到30页的论文成
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开山之作,把企业理论从“黑箱”中解放出来,为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1950年,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著名概念——“纳什均衡”,这成为奠定现代博弈论的基础,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两位青年人用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足以彪炳史册的经济学伟大思想。这足以说明:
极简,是一种能力!
明朝诗人李东阳在《柯敬仲墨竹》中有句名言:“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这两句诗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千万不要误以为编写一部这样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是件容易的事儿。事实上,但凡轻松阅读的作品,绝不是轻松完成的,更何况是想要深入浅出地把经济学故事讲好,更是难上加难。
常青博士不仅勤于观察积累,而且更加善于发现总结。他将自己浸润在浩如烟海的经济学著作中,将那些大部头专著中的晦涩语言、烦琐公式、复杂图表萃取成为这本简明愉快的轻松读物,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精彩故事,讲述了经济学的美妙和神奇。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我当然知道其中的辛苦。我们挖财也持之以恒地在做一件化繁为简的辛苦工作:用互联网技术将复杂的投资理财和财商提升理论工具化,并用极简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投资令人致富,经济使人幸福。
读者朋友,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将获得经济学家的眼光和视野,学会换个角度来看待日常生活之谜。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你能成为智慧的消费者,也能成为聪明的投资者,同时还能学到很多理财投资的知识,能更愉快地享受生活。
自 序
让经济学变得简单
如果这本书是你读到的第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那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这些原本很简单的原理。
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也大可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可以了。这本书就是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讲述你身边的经济学,你大可将它作为侦探故事来读。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学呢?
经济学又被称作“社会物理学”,人类构筑经济学这样一座大厦历经了300年之久。*初的经济学是从哲学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当时的亚当·斯密、魁奈、威廉·配第爵士等一批思想家在17世纪创建了经济学。他们根据现实世界的情况抽象出商品、价值、价格、货币这些概念,并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将其抽象成为现在的经济学思维范式。随后,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得到数学家们的帮助后,经济学在既定范式和复杂模型的配合下,逐渐演变为强大的能够主导整个社会的完整理论体系。但归根结底,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的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
回顾我的经济学研究历程,*初,我也想寻找一本能够简明扼要地介绍经济学知识的通俗读物,那时我是一名工科背景的学生,毕业后第一次接触经济学。虽然对既神秘又高深的经济学殿堂心驰神往,但每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有一丝的空闲可以坐下来啃那些大部头的经济学专著。
后来,因为兴趣和各种机缘,我在200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并成为李扬老师的博士生,从事金融衍生品监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研究,逐渐完成了对经济学的系统性学习。
回顾当初的阅读经历,我曾在浩如烟海的经济学书籍中浸泡,被经济学专著中晦涩的语言、烦琐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所阻碍。于是,我决定自己写一本不一样的经济学通俗读物。
它是极简的,来源于生活的,对于没有系统学习经济学的读者来说,是没有阅读障碍的。
我总结这本书有三个特点:有思想,有故事,没公式。
有思想——经济学*伟大的贡献在于,它构建了一套思想体系来认识整个经济体。本书依照经济学发展的脉络,总结整理了亚当·斯密、科斯、纳什、弗里德曼、阿罗等几十位经济学历史上的殿堂级人物的重要建树。学习这些大师的经典思想有助于我们建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好养分。
有故事——为了讲述这些精彩的思想,我也选取了*吸引人的故事。本书共有各类故事1000多个,它们大多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一些经济学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其次来自我的经济学朋友圈,我的朋友们贡献了一些奇闻趣事;*后就是我自己的一些体验和亲身经历。当然将这些故事进行改写和串联也花费了我不少心血。
没公式——我的一些朋友经常向我抱怨,经济学太难懂了,动不动就是边际曲线、定价模型和积分算法。每增加一个公式就会吓退一批经济学爱好者,而我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复杂的公式、烦人的曲线统统抛掉,尽量把那些极其重要却又难懂的概念掰开揉碎,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将它们编织起来。
我写这本书*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变读者对经济学的看法。如果大家能感觉到经济学如此美妙和有趣,那就是我*大的安慰。我希望大家在读完本书之后,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明白每笔交易背后的真相;走进超市,会识破各种促销手段其实都是诱使消费者多花钱的花招儿;收集一下*近的报纸,会发现经济新闻原来比娱乐新闻更加有趣;无论是投资股票、基金还是不动产,都会更加有信心。
学习经济学的故事就像是探索一座神秘的宫殿,这里奇特又创新的想法就像宫殿里的一件件珍宝,而学习经济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或许这样惊心动魄的旅程,我们一生有一次就足够了。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