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想象大探险》
《光线投影变变变》
《空间投掷大比拼》
《妙趣组合翻翻翻》
《颜色宝宝找妈妈》
从亲子共读到亲子共玩的最佳选择
——亲子教育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爱阅团发起人
玩具和书的结合是童书创意化的过程。能看能玩的图书能够刺激天性好奇的婴幼儿去看去摸索,在书的引导下,开始自己的创意阅读——参与拼装、构建组件、改变甚至重新订立规则……从亲子共读共玩发展到“独自”阅读。玩具书还能通过文图的互动,进化成可以合作的游戏,帮助亲子共读的双方轻松地参与其中,游戏起来。
在埃尔维·杜莱的代表作“杜莱百变创意玩具书”中,这种互动不仅仅是亲子之间的互动,也是和杜莱的互动,与作者的互动实现了阅读的更高层次:读者与作者的融合,共同“创作”了新的阅读内容和体验。在阅读游戏中,孩子获得愉悦感、参与感、成就感,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爸爸妈妈也极为放松,体会到育儿的乐趣。
我一直认为玩具书是婴幼儿阅读的第一阶梯,现在有更多父母开始接受图书可以是玩具了。但要说图书是工具,很多父母仍不愿认同。杜莱的这些书本,因为文本的限定而出现图书新的阅读法,它重新构建亲子共读中的参与方,让大人和孩子都在反复突破各自想象空间的边界,把亲子都带入到头脑解放的空中。
好的作家可以用语言和图画让孩子飞到想象王国,杜莱绝不是这样简单,他还叠加了诸多让孩子爱不释手的“游戏规则”,也暗藏了帮助儿童能力发展的玄机。比如在《触摸想象大探险》中,杜莱巧妙地用特殊材料设计了一条需要手指触摸的“路”,而整条路就串联起了这本书“可能”发生的故事现场。那么,故事从哪里来呢?好奇的宝宝们在听大人读开篇的“游戏规则”时,就会按捺不住了,来,“闭上眼睛,用小手汽车,或是小手坦克上路吧……至于路途中暗藏的认知内容,也不必即刻让他们去了解,只要他们乐意在这本书中——不,这条“路”上往复穿梭,那些认知又算得了什么?然后,我们还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和他们一起完成故事:小圆圈变成“休息站”,镂空变成要跨越的“大坑”任务,创造亲子专属旅程。除了亲子互动外,自制小手偶、心爱小汽车都可以加入到游戏当中,成为旅途中的伙伴。
《妙趣组合翻翻翻》给孩子们游戏书的又一种可能性,类似的“搭配书”有,但是杜莱给每页书制造了4个部件。想想都很神奇,一共14页,每页4个部件,那么有多少种组合?反正超过100种就对了。有人说,这书锻炼这个能力,训练那个能力,我看,这本书就是让孩子乐在各种可能的变化中,乐在自己可以翻这张翻那张,每翻一次的组合让我们想不到,让我们哈哈笑。
在《光线投影变变变》中,书的玩具性更强了,要在一个昏暗的环境里“看”这本书,要是有个手电筒就更好了。想象一下,读书变成玩书,变成手电筒照这个照那个,孩子们会多开心啊。
《空间投掷大比拼》也是如此,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找个合适的“球”就可以往书里的各种洞洞里扔啊……
杜莱的书不全是用“无厘头”的方式去帮助孩子的发展能力,也会用“无厘头”的方式,既能帮助孩子发展能力,也能诠释亲子关系。比如我们在《颜色宝宝找妈妈》中,猜猜谁是绿、紫、橙的爸爸妈妈,在这个猜猜游戏中,不仅可以认识三原色红、黄、蓝如何“融合”成橙、绿、紫三间色,也可以认识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还能在简单、易理解的找爸爸妈妈的小故事中,培育亲子间的亲密感。
杜莱是个深谙儿童心理的大顽童,也是亲子共读的坚定推手——他的书不就是专门让大人陪着孩子玩的吗?读杜莱的书,还需要什么亲子共读秘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