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名家名译 新课标必读 名社出版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52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
  • 图书编号:978750638055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名家作序 专家推荐

作家出版社联合著名翻译家,全方位体现经典名著的权威性、可读性、经典性!

 

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神秘莫测的怪书”!

 

英国作家毛姆说:《呼啸山庄》的丑恶与美并存,而且它所表达的力量也是一般小说家难以企及的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艾米莉·勃朗特被公认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天才,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是一部奇书,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从而被列入世界文学名著。


 

目录

1第一章初访呼啸山庄

6第二章房东一家

13第三章神秘的房间

22第四章一个野孩子

29第五章老恩肖去世

32第六章夜探画眉田庄

37第七章凯瑟琳的变化

43第八章凯瑟琳和埃德加

52第九章希思克利夫失踪

62第十章希思克利夫归来

70第十一章争斗

78第十二章凯瑟琳病了

84第十三章伊莎贝拉的信

90第十四章探望伊莎贝拉

96第十五章最后的幽会

104第十六章凯瑟琳的死

108第十七章客人成了主人

115第十八章凯茜小姐

122第十九章小林敦

125第二十章要回儿子

129第二十一章烧毁信件

138第二十二章小林敦病了

142第二十三章探病

147第二十四章密访

154第二十五章圈套

158第二十六章惊恐不安的病人

161第二十七章中计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作家与诗人、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译者简介

宋兆霖教授(1929-2011),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笔名林天水、雨林等。浙江金华人,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系,后在浙江大学任教至退休。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第一章初访呼啸山庄

一八○一年。那一天,我刚去拜访了我的房东回来——就是那位后来让我伤透脑筋的孤僻的邻居。这儿真是个美丽的山乡!在整个英格兰境内,我不信我还能找到一个与尘嚣这般隔绝的地方了。这是个厌世者的理想天堂。希思克利夫跟我,正好是非常般配的一对,我们可以分享这一片荒凉了。真是个绝妙的人!在我骑马来到他跟前时,只见他眉毛下那对乌黑的眼睛满含猜忌地冷冷瞅着我,看来他一点儿也没有想到,我心里对他有着多大的热情。在我对他通报自己的姓名时,他的手指满怀戒心地往背心袋里插得更深了。

“是希思克利夫先生吧?”我问道。

他点了点头,作为回答。

“我是洛克伍德,您的新房客,先生。我一到这儿,就急着前来拜访您,是想向您表明我的心意,但愿我这样再三要求租下画眉田庄,没有给您带来什么不便。昨天我听说您打算……”

“画眉田庄是我自己的产业,先生。”他皱起眉头,慌忙打断我的话,“只要我能办到,我是决不容许任何人让我不便的。进来吧!”

这一声“进来”是咬牙切齿地带着“去你的!”这种情绪说出来的,但是就连他挨着的那扇栅栏门,也没有为了对他这句话做出响应而有所动作。我想,正是这种情况促使我决定接受这一邀请。对这样一个人物,我感到很有兴趣,看来他比我还要矜持得多哩。

待到看见我的马儿的胸膛快要碰上栅栏,他倒也伸手解开了门链,然后很不乐意地领我走上石铺路。我们一进院子,他就大声喊道:

“约瑟夫,来把洛克伍德先生的马牵走,另外再拿些酒来!”

“我看,这家人家就这么个仆人了吧,”听了他那个双料命令,我暗想,“怪不得石铺路上长满了草,树篱也得靠牛羊来修剪了。”

约瑟夫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不,应该说是个老头——也许已经很老了,虽说身子骨倒还硬朗结实。

呼啸山庄是希思克利夫先生住宅的名称。“呼啸”一词,在当地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它形容在狂风暴雨的天气里,这座山庄所经受的风呼雨啸。当然,住在这儿,清新纯净的空气是一年四季都绝不会少的。只需看一看宅子尽头那几棵生长不良、过度倾斜的枞树,还有那一排瘦削的、全都把枝条伸向一个方向,就像在向太阳乞求布施的荆棘,你就能琢磨出从旁刮过的北风该有多大的威力了。多亏当年的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把这幢宅子盖得非常结实,狭窄的窗子深深地嵌在墙里,墙角都砌有凸出的大石块保护着。

在跨进门槛之前,我停步观赏了一下布满宅子正面,特别是大门周围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雕刻。在大门的顶上,在那些破损剥落的怪兽和不知害臊的小男孩中间,我还发现了“1500”这个年份和“哈里顿·恩肖”这个姓名。

不用经过任何穿堂或过道,我们一跨步便进了这家人家的客厅。这儿的人把这叫作“正屋”,是很有见地的。它通常包括厨房和客厅。不过我认为,在呼啸山庄,厨房一定给挤退到另一间去了。至少,我听出喋喋的说话声和碗盘的相碰声是一直从里面传出来的,而且在大壁炉的旁边,看不到有烤炙、烧煮或烘焙的迹象,也不见墙上有什么铜锅和锡淘盆在闪闪发光。只有在屋子的另一头,有一口橡木的大碗橱,上面一排排摆着无数白镴盘子,叠得快到房顶。其间还杂放着一些银壶、银杯,倒是它们反射出闪烁的光芒和热气。在碗橱底下的圆拱里,躺着一只硕大的酱色母猎狗,身边围着一窝尖声叫着的小狗,还有几只狗则躺卧在别的隐蔽的地方。

这样的屋子和陈设,要是属于一个普通的北方农民,有着一张倔强脸膛和一双适合穿短裤、扎绑腿的壮腿的庄稼汉,那也就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要你选的正好是刚吃过饭的时间,你在这山区方圆五六英里的地方走上一圈,包你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物——安坐在他的扶手椅里,面前的圆桌上放着一大杯浮着泡沫的麦芽酒。可是,希思克利夫先生跟他的住宅和生活方式却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对比。从外貌看,他像个皮肤黝黑的吉卜赛人,可是从衣着举止看,他又像位绅士——也就是说,像许多乡绅那样的绅士——也许有点儿衣冠不整,但他的不修边幅看上去并不刺眼,因为他有着挺拔、漂亮的身材。他那张脸却颇为阴郁。也许有人会认为,他多少带点儿缺乏教养的傲慢。我倒对此有所理解,觉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凭直觉知道,他的这种矜持,是出于对卖弄感情、对互相表示热情的厌恶。他把爱和恨全都放在了心里,而且还认为,被人爱和恨也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

我在壁炉旁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我的房东也走到对面的一把椅子跟前坐了下来。为了填补这短暂的沉默时刻,我伸手想去抚摩那条母狗。这时它已离开那窝崽子,像狼似的偷偷溜到我小腿后面,噘起嘴唇,白白的牙齿上馋涎欲滴。

我的爱抚却惹得它从喉头里发出了一串长吠。

“你最好别去理这条狗,”希思克利夫和着狗吠,粗暴地大声说道,同时用力跺了一下脚,把那更凶的吠声给止住了,“它不习惯受人溺爱。我养的不是供人玩赏的宠物!”

接着,他大步走近边门,再次高声叫道:“约瑟夫!”

约瑟夫在地下室的深处,含糊不清地咕哝了几句什么,但是不见有上来的动静。于是主人就亲自下去找他了,留下我和那条凶恶的母狗面对面地对峙着。另外还有一对狰狞的蓬毛牧羊犬,也和它一起留神地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我并不急于想跟它们的牙齿打交道,所以也就一动不动地静静坐在那儿。然而,不幸的是,我原以为它们一定不懂无声的咒骂,就对它们挤眉弄眼,做起鬼脸来。我的某个表情竟惹恼了狗太太,它勃然大怒,纵身跳上我的膝盖。我立即把它推了下去,慌忙拉过一张桌子来挡在中间。这一下可激起了公愤,六只大小不同、年龄不一的四脚恶魔,一窝蜂似的从藏身处蹿了出来,扑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我发觉我的脚跟和衣边尤其成了攻击的对象,便尽可能有效地挥动那根拨火棒,挡开那几位较大的斗士,同时不得不大声求援,吁请这户人家的人赶快来重建和平。

希思克利夫和他的仆人,令人恼火地依旧不慌不忙地爬着地下室的阶梯。尽管壁炉前又是撕咬,又是狺吠,已经闹得天翻地覆,可我觉得他们的步子并没有比平时快上一丁点儿。

多亏这时从厨房里迅速奔出一个人来——一个健壮的女人,她撩起衣裙,光着胳臂,两颊火红,挥舞着一只煎锅,冲到我们中间。她就凭着这件武器,还有她的舌头,达到了目的,出奇地平息了这场风暴。待到她的主人上场时,客厅里只剩下我和她了,她正像大风刮过的海洋那样喘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