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5周年纪念版)》新在哪里?
1、全新的个人效能在线测评,提供个人效能商数报告,客观评估个人当前习惯和行为。
2、柯维博士对全书内容重新修订。
3、双色、大16开,印制精美。
4、全球管理大师《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倾情作序。
5、9个子女致父亲柯维博士的信。
6、媒体对柯维博士的访谈录。
7、每章后的"七个习惯付诸行动"板块,让"七个习惯"成为个人的行动指南。
8、13位中国企业家和全球64位政企界人士热情撰写推荐语,谈重读感受。
在美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5周年纪念版)》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装备书
超值附赠个人效能PEQ在线测试
经典巨著 全新升级
史蒂芬柯维和他的“七个习惯”正在改变着美国、中国等世界各地的企业,改变着政府机关和军队,也正在改变着学生和普通人,影响力遍及全球所有领域。这种改变甚至可以帮助实现一个国家的强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5周年纪念版)》影响力:
中国商界经典、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
世界500强企业装备培训课程。
奥巴马、克林顿、普京、李开复、吉姆柯林斯、汤姆彼得斯、肯布兰佳、世界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世界潜能专家安东尼罗宾、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默罕默德尤努斯、《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鼎力推荐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5周年纪念版)》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读者遍及工商业、政府部门、军队、学校以及家庭等各个领域,从而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5周年纪念版)》每一章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称柯维博士现场培训课。
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他是世界备受推崇的领导工作权威,家庭问题专家,教师,企业组织顾问,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微软、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知名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数百万人之多。
他是全球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世界著名机构——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公司与世界500强公司和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作为9个孩子的父亲,50个孙辈的祖父,柯维博士曾于2003年被授予“最佳父亲奖”,他将此看成是他此生得到的非常有意义的奖项。
柯维博士的主要成就:
2002年,《福布斯》杂志评选《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为十本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首席执行官》杂志的调查结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两本书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被《观点精要》书摘评为2005年推荐商业书籍。
柯维博士获得全美父亲组织(the National Fatherhood Initiative)的“父亲奖”。
柯维博士是1999年“年度演讲家”。
柯维博士获得锡克教“1998年世界和平大师”。
柯维博士获得全美企业领导力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柯维博士获得“年度国际企业家奖”。
柯维博士担任光明基金会委员会成员。
柯维博士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创始人兼副主席。
柯维博士获得“托马斯大学勋章”。
2010年2月,柯维博士成为犹他州州立大学商学院的终身荣誉教授,并担任首位在职的领导力委员会主席。
柯维博士被授予12个荣誉博士头衔。
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盯紧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美国最高法院前大法官
阅读下面的内容时,请找个僻静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我走过这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想象你开着车抵达教堂,找到车位后走下车。走进教堂,花香伴随着风琴音乐,一路上你见到好多亲友。看着他们的面孔,你能体会失去至亲的痛苦,感受这种心情,你能分享他们曾经的欢乐。
到达前厅,看到棺木时,你赫然发现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你在参加自己的葬礼。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是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和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你找到一个座位,阅读手上的葬礼程序说明,等待仪式开始。一共有四位发言嘉宾。第一位是你的亲戚,可能是你的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这样的近亲,也有可能是表侄、表姐妹、叔叔婶婶等远道而来的亲戚。第二位是你的挚友,这个朋友总会使你了解自己。第三位是你的同事。第四位是牧师或者来自你曾参加的社团组织。
现在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评价?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你希望他们怎样评价你的人格?你希望他们回忆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贡献?你希望对周围人的生活施加过什么样的影响?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大致记下你的回答和感受,这有助于你对习惯二的理解。
“以终为始”的定义
如果你认真走过了上述心灵之旅,那你已经短暂触及了内心深处的某些基本价值观,也和位于影响圈核心的内心指导体系建立了联系。
请思考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的话:
当我面对伟大人物的墓地,妒忌之心荡然无存;当我阅读历代佳丽的碑文,贪婪的欲望顿然消失;当我在墓碑旁遇见泣不成声的父母,禁不住悲从中来;当我看到父母的坟墓,忍不住感到为那些自己即将追随的人而体味的痛苦是如此地空虚;当我看到王者与其废黜者的墓碑并肩而立,生前为不同观点唇枪舌战的文人墨客的遗体相邻而居,不禁感到那些内讧、派系斗争、人间是非的渺小。再查看墓碑上的日期,发现有些就在昨日,有些却可追溯到600年前,于是不禁想到当最后审判日那天来临,我们都将同样接受上帝的审判。
虽然习惯二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层面,但最基本的应用,还是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并非与之南辕北辙,而且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毕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发现自己牺牲了许多更宝贵的东西。上至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头百姓、凡夫俗子,无一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势力或更高的声望,可是却常常被名利蒙蔽了良知,为成功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明确真正的目标很重要,然后才好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践行使命。
当我们了解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时,生活将会不同。头脑中要时刻牢记:每天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务之急是什么。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错墙,那每一次行动无疑加快了失败的步伐。我们也许会很忙,也会很有效率,但是唯有心中牢记以终为始,才会成为高效能人士。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这样看来,我们梦寐以求的名利、成就和财富可能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要的。
若能先定目标,你的洞察力会大大改善。有这么一则小故事,葬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了多少遗产?”对方回答:“他什么也没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