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部
丄部
示部
三部
王部
玉部
珏部
气部
士部
丨部
屮部
艸部
第二卷
小部
八部
半部
牛部
犛部
告部
口部
凵部
吅部
哭部
走部
止部
癶部
步部
此部
……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他博通经籍,世称“五经无双”。作为汉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他的旷世名作《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并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为后世的字典开创了先河。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莫基之作。
关于《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说文》这样一部巨著,是在经学斗争中产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学术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秦以前的典籍都是用六国时文字写的,汉代称六国文字为“古文”,用古文书写的经书称为古文经。秦始皇出于愚民政策的需要,把这些用古文字写成的《诗》、《书》等典籍付之一炬。西汉初年,一些老年儒生凭记忆把五经口授给弟子,弟子用隶书记下来。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称“今文”。用今文书写的经书,称今文经。后来用古文字书写的经书又陆续被发现,这样在汉代经学中就形成了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之分。
“古今之争”的区别不只是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和文字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怎样使经学为封建统治所服务。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纬之学;而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于名物训诂、重视语言事实,比较简明质朴。许慎属于古文经学派,他编著《说文》是要以语言文字为武器,扩大古文经学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