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的天赋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788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8-02-15 06:10:05
  • 发布日期:2025-10-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凯文·达顿
  • ISBN:9787540484316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凯文.达顿从大胆而严谨的心理实验出发,探寻疯子与天才之间的秘密关系。为了获取准确的一手信息,他甚至亲自造访精神病院,不惜将自己伪装成精神病患者,接近真正的病人。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致命与救命、冲突与秩序、善与恶等两极之间,存在一座连通的桥梁,普通人只要稍加尝试“异类”的思考方式,就能让负面情绪得到正向发挥,很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作者分析了阿姆斯特朗和詹姆斯.邦德等人的性格特征,告诉读者人格缺陷不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例如不善言辞、缺乏亲和力、容易冲动,实际上对应着沉稳、独立与极强的行动力。人们尊敬的“苹果之父”乔布斯、天才画家凡.高等都是这类人的代表。他们意志坚定、处变不惊,一旦有机会,便能迅速脱颖而出,成为迷人而强大的角色。

作者简介

凯文.达顿(Kevin Dutton),196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心理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研究型心理学家。他是享誉世界的心理学、精神病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和精神病科学研究学会成员。他的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至交也患有精神病,他常常感慨自己过得“太正常”。达顿一生专注于精神病学领域,潜心钻研近30年,为了获得真实的资料,不惜将自己伪装成患者,与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共处一室。他在精神病研究领域的发现频频被《泰晤士报》、BBC和Discovery探索频道等知名媒体报道,是英国乃至世界不可或缺的研究“不正常人格”的专家。

编辑推荐

牛津大学前沿心理学研究,挖掘你内在的疯狂与天赋
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畅销各国。长踞德国《明镜》周刊畅销榜,BBC、Discovery探索频道和《华尔街日报》等25家知名媒体好评力荐!变态人格心理学必读的经典之作。
发现负面情绪的正向力量,从异类身上学习完美人生的关键!
让“嗜血法医”爱不释手的枕边书,《黑质三部曲》作者赞不绝口。
本书内含这些即将颠覆你三观的研究真相: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往往更有魅力,不合群的人反而容易被人崇拜。
抑郁有助于思考,情绪低落时的记忆力比平时要好四倍。下雨天让人更专注。
负面情绪不可怕,如果得到正向发挥,会使工作效率提升数倍!

下载地址

序言

前言

我父亲是一个精神病态者。回想过去,说他精神有问题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但确实是这样。他极有魅力,无所畏惧,冷酷坚毅,但绝对没有暴力倾向,并且外表看起来还和变态食人魔杰弗里.达默 一样冷静、正常。当然他从来没有杀过人,不过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杀伤力。
幸亏基因不能决定一切,不是吗?
父亲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本领,他常常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自己如愿以偿。有人说他看上去就像喜剧《只有傻瓜和马》里的二道贩子“德尔小子”。确实如此,他们不仅模样长得像,行为举止像,而且连职业都像——我父亲也是生意人。
《只有傻瓜和马》里的情节也常常在我家上演。
记得有一次,我帮父亲在伦敦东区的衬裙巷市场 卖一批日记本。当时我才10岁,那天还要上课。更糟糕的是,这批日记本印错了,里面只有11个月,就像收藏家们说的“错版”。
“爸爸,这种东西是卖不掉的,”我抗议说,“连一月份都没印。”
“我知道,”他说,“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忘了你的生日的。”
“老乡们,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有11个月的日记本……买一本日记,明年你就可以免费多过一个月啦……买一送一的机会不要错过!”
结果我们的日记本大卖特卖。
我一直觉得父亲的个性非常适合现代社会。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惊慌失措或焦躁不安,也没有见过他为任何事焦头烂额。有好几次要是换成别人早就发火了,但是他却没有。
“有人说恐惧是人类为了躲避肉食动物而发展形成的生存机制,”有一次父亲跟我说,“但是你会看见大象堡路口徘徊着很多老虎吗,不会吧,儿子?”
他说得没错,我确实从来没有看见什么老虎,可能周围有些蛇吧,但是谁都知道父亲所说的“老虎”是什么东西。
长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把父亲的珠玑妙语看作他摆摊时用来招徕顾客的打趣话——他今天说,明天就忘在脑后了,就像他倒卖的那些破烂玩意一样令人发笑。不过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发现这油滑的老头子说的话,个中隐藏着深刻的生物学真理。实际上,他神奇而又异常准确地预言了现代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人类的确为了抵御肉食动物的威胁产生了一种生存机制。例如,杏仁核是大脑的一个重要部位,是情绪中心,杏仁核受损的猴子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比如它们会毫不恐惧地抓起一条眼镜蛇。
几百万年过去了,现在的世界,野生动物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但是我们的恐惧机制却变得非常敏感,以至于常常做出一些不合逻辑的、非理性的决定。比如神经紧张的司机会一直踩着刹车以应对并不一定会出现的危险。
“今天已经不像更新世 那么危险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列文斯坦说,“但从病理学角度来说,人类是风险规避型动物,而目前人类的很多情感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我更赞成我父亲的说法。现代人是风险规避型的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事实上,即使是我们这些长期饱受焦虑之苦、真真正正的风险规避型的人,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过得好好的。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对威胁的过度警惕才在抵御肉食动物的过程中幸免于难。从这个角度来说,毋庸置疑,焦虑成了巨大的优势,增强了人类的适应性。你对树丛中的轻微响动越敏感,你就越有可能让自己、家人和其他成员生存下来。即便是在今天,有焦虑症的人面对威胁时也比我们一般人具有更高的警觉性:电脑屏幕上,在一群正常的或高兴的脸当中快速闪过一张生气的、愤怒的脸,那些患有焦虑症的人会比我们正常人更快发现。所以如果你对晚上一个人居住感到害怕或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漫步感到担忧的话,不用担心,这并不是能力的倒退。保持担忧有时候是好事。
精神障碍虽然会给患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但它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非同寻常的好处,当然这种说法算不得新奇。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2400多年前就说过:“伟大的天才总有点癫狂。”在多数人的意识中,“天才”和“癫狂”之间有着某种关联。这要感谢高票房电影《雨人》和《美丽心灵》,这两部电影都讲到了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神经病学家兼精神病医生奥利弗.来:“111。”然后萨克斯收起火柴,数了起来……

相似的例子就是,人们总是认为天才艺术家们神神道道,这也并非毫无根据。画家凡.高、舞蹈家瓦斯拉夫.尼金斯基和博弈论之父约翰.纳什都是精神病态者。这难道是种巧合?斯扎波科斯?克里是布达佩斯的森梅尔魏斯大学的研究员,他研究出了遗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和创造力之间的关联。克里发现,在对创造力进行测试时,那些有两个“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拷贝变异的人拥有更强的创造力。此前人们就一直认为这种变异与精神病有关,也与记忆力衰弱和敏感有关。

目录

前言 / 001

第一章 毒如蛇蝎
“我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 / 003
精神病都尾随哪些人? / 005
以眼杀人:偶尔疯狂也有好处 / 007
黑暗中的掠食者 / 011
电车难题:我不在乎世界的逻辑 / 014
什么决定了你坐头等舱还是经济舱 / 018
拆弹专家的秘密武器 / 021
恐惧的气味 / 023
人格混音台:调节情绪按钮,就能切换不同人格 / 025

第二章 真正的精神病态者愿意站出来吗?
葬礼后她为什么杀死了自己的姐姐 / 030
属于你的人格坐标 / 031
异类也能当总统? / 035
当人格开始走偏 / 038
疯狂的理智 / 040
身份危机 / 043
杀人者之间的区别 / 046
大多数精神病态者都在监狱外 / 049
异类的独木桥 / 050
无知者无畏 / 052
一小步,一大飞跃 / 056

第三章 把握时机
蓝色海洋上的恶魔 / 060
群体中的异见者 / 062
疯狂的数学游戏 / 065
美国黑帮怎么上位? / 068
精神病态者的生存法则 / 072
囚徒困境 / 073
好人与小人,谁能统治世界? / 076
一报还一报 / 077
两全其美 / 079

第四章 疯子们的智慧
我的好朋友不太正常 / 084
“黑暗三性格”和詹姆斯?邦德心理学 / 087
精神病态者掌控世界 / 089
魔鬼就藏在细节里 / 092
谎言背后的真相 / 095
瞬间的冷静 / 098
热读术 / 102
精神病态公式 / 105
疯狂、糟糕还是极度理智? / 109

第五章 把我变成精神病人
变革时代 / 112
“自我”的一代 / 117
有罪无责 / 120
捐献眼角膜的冷血杀人犯 / 123
撒谎能力改造实验 / 125
特种部队的疯子:狭路相逢勇者胜 / 126
超然心态的凝聚力 / 130
实验室里的安迪 / 132
精神病态改造实验 / 135

第六章 取得成功的七个精神法宝
跨越边界 / 142
走近住院病人 / 145
无情 / 149
魅力与专注 / 151
坚毅 / 155
无畏 / 156
正念 / 158
行动 / 160
“拼搏、克服和战胜”心理 / 163

第七章 极度镇定
现代人都有点精神病 / 166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圣人? / 167
眼盯红点挥杆,志在冠军 / 171
停掉所有的钟表 / 177
英雄与恶棍 / 180
剥衣手杰克 / 184
面具背后的脸 / 188
公路追魂 / 191
飞蛾扑火的启示 / 194

中文版附录:趣味心理测试
测一测:你自己的心理阴暗面 / 199
测一测:你是不是比精神病态者更聪明? / 205
测一测:你有精神病态吗? / 210

短评

  • 肉 肉 2018-02-01

    跟《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类似,但又不太一样。这本书不是提出虚无的概念,而是有理论,有实例,有数据,且非常好读。

  • Dawnaif 2018-02-01

    非常扎实。对人格变态者的研究与分析,有大量一手案例和资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对我来说是半虚构的,更爱读这类真实的病态研究。庆幸的是作者把看似枯燥的数据用非常有趣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极其好读,最后的测试也很有意思。最近读了几本心理学书都很不错。实体书内封很炸。

  • 天涯略中二 2018-02-01

    拆开塑料纸发现这书好漂亮,翻开看看觉得内容也很不错了,给了好多实例,读起来不枯燥,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求极端性格和世俗成功之间的关系,一个有趣的角度,喜欢……

  • 猫儿朵 2018-02-01

    阿姆斯特朗真的好厉害啊,最后一秒还特别冷静。嘛还是学会了很多控制情绪的小技巧,还有转化负面思想的方法,实操性很强的书。

  • 抻削面 2018-02-01

    更好地读懂自我与他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