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光阴的故事
晨雨初过,窗外明净如洗,暮春绿意深浓,恰似我那刚刚走过的年华。我惊叹时光可以如此从容,历人世沧海,四时更替,依旧安静清白,温柔有情。
此刻光阴,好似词句中的模样。“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只是春日花事已尽,寻常岁月里,又有了莲荷的消息。人世风景悠悠,而我生来好似便与翠竹梅花结缘,一生心事交付,却又清淡如水,不落情爱。
春雨煎茶,温润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却又闲静淡远。人事飘忽,烟火迷离,唯有一盏清茶陪我红尘经世,两无猜嫌,岁序静好。内心柔软之时,水色风影皆有诗情言语,小楼巷陌亦是含蓄婉转。
人世间的修行,皆是自然简明,不留痕迹。况我落落姿态,不喜与人多生嫌隙,随缘喜乐。纵有执念,亦不过是对草木长情,于旧物多了几分痴心。尘世间,不过一个你,一个我,有缘则遇,无缘则散。
一生好长,历经千百劫难,方可铅华洗尽,从容老去。一生亦好短,看罢千种风光,亦不过是简单的模样。世间情爱,在前世已注定,有些人是你今生灵魂的归依,纵是曾经擦肩,亦会远别重逢。有些人错过了,则是一生一世,此后暮雪千山,再不相见。
我喜爱的茉莉,仿佛在夜静风闲时,悄然绽放。飘逸清雅的姿态,好似当年白衣胜雪的我。岁月无心,它给过许多美好,亦给了许多伤害。尘埃落定,我亦只想寻一个清淡的人,在安静的庭院里,一同倾听光阴的故事。
愿做那秋水女子,用雨露清茶,洗去一身铅华,连悲喜亦是清澈明净。漫漫河山,历沧桑世态,流转变迁,还是初时模样,慈悲简约。它时而像一位儒雅的高士,旷达高远,又像一位绝色佳人,翩然飘逸。
人生静美,赏过几度秋月春风,尝罢几次离合聚散,当是足矣。我亦有不舍,到底不能随了心性,怕辜负人世太多生灵,怎敢用情至深。莫若像草木山石一样,流经千年繁华,终是沉静洒脱,自然有情。
后来,我在镜中看着自己慢慢老去,唯江南,依旧倾城国色,风华绝世。我把走过的风景,发生的故事,品过的世味,记于书卷,留给有缘的你。若你心累,只来书中歇息片刻,愿简约的文字,如雨后清风,拂去心间的愁烦,回归初时的宁静。
倘若有一天,我远离浮世,去往深山空谷,择水而居,竹篱木屋,便再也不回来了。那时,你亦不必寻我,只将我遗忘,删除在昨天的记忆里,不留痕迹。从此,没有相遇,亦不再重逢。
草木皆禅
禅是什么?是僧客烹火煮茶,是樵夫云崖伐薪,是凡妇林泉浣纱,是老翁江雪独钓,是黄童放牧白云。是时光里的一朝一夕,是凡世中的一草一木,是山河间的一水一尘。
总有人说,为何你的字句省去纷繁的故事,冷暖的人情,唯留简洁的草木,素雅的山水。其实,万物众生皆可生情,荣枯生死皆有定数。世事原本朴素干净,皆因人心飘忽多变,而有了争执和烦恼。
每个人生下来,皆携带一本因果簿子。你此生所做之事,无论善恶,记录其间,留待有一天离尘而去,亦伴随左右。前世的因,为今生的果,今世的因,亦为来生的果。看似寻常的人生,却隐藏了许多禅机。
“人问:一心修道,过去业障得消灭否?师曰:不见性人未得消灭,若见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见性人犹如积草等须弥山,只用一星之火。业障如草,智慧似火。”红尘处处皆道场,岁月若菩提,用一世的光阴修行,则明心见性,慈悲喜乐。
古往今来,修佛悟道之人,皆融于山水自然。看似远离尘世,不染人间烟火,却入了情境,万物生灵。到后来,一言一行,一茶一饭,皆见禅理。
唐人王维的诗,清新空灵,参透禅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于他的诗中,一切草木寂静无为,蕴藏禅机。他抛散浮名,卧隐南山,无论入世还是出世,皆存禅心。
草木有灵,通了佛性,便行走于人间,生出爱怨情恨之事。或许每个人的前生,都是一种植物,或浓郁,或简淡;或尊贵,或清贫;或典雅,或平庸。今世投生于富贵侯门,或转世于百姓人家,荣华与清苦,皆看造化。
我则有幸,落于江南烟水村落,药草寒门。小小年岁,长伴草木山石,养了慈悲性情。赏花于黛瓦庭院,听雨在寂寞楼台,踏月于荷塘小径。白日随了父亲上山伐薪采药,夜幕陪伴母亲窗下挑灯绣花。庭前一树白梨花,开开落落,似那寻常光年,清静温柔。
父亲济世救人,不论贫富贵贱,官绅百姓,路程远近,皆一视同仁。母亲菩萨心肠,对过路乞儿,孤寡老者,穷病之家,皆尽其所能给予施舍。自幼受双亲教导,心存善念,悲悯众生,种下善因。
存草木心性,含山水情怀,而我们,就是在细碎的生活中,点滴的光阴里,不经意地修禅。一个人,从最好的年华,走到白发苍颜,看着自己日日缓慢地老去,需要多少勇气和决心。虽说沧海不过一瞬,但回首的刹那,谁可以真正地波澜不惊。
我是简单的,每日煮茶听琴,焚香读经,栽花修草。已然忘记过往也曾风雨飘摇,为了生存如蝼蚁那般卑微的活着。佛说,历千百劫难,方知得失随缘,平淡是真。我愿做滔滔浊世里的清波,心性明澈,安静无声。
许多时候,一个人,就那么静坐着。往事如画,映入眼帘,一幕幕情景,仿若在不远的昨天。最怕流年匆匆,多少良辰美景,到底被自己虚度。剩下一些回忆,在微风细雨的日子,独自寂寥地怀想。
佛说,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草木参禅,亦知世间情意,虽荣枯不由主,爱憎却由心。人亦如此,年华易逝,聚散有定,唯有心,在风尘中愈发洁净。
窗外细雨微风,秋味深浓,草木皆有凋零之意,唯几盆阔别已久的淡菊,悄然绽放。素瓣凝香,孤标傲世,有种阅历沧桑的淡远风骨。当年那位修篱种菊的诗人,仿佛依旧隐于南山,只是云深雾浓,觅不见其踪影。
天地大美,万物通灵。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文人墨客皆放弃权贵,隐逸山林,归去田园,溪云做伴,鸟雀为朋。几番红尘游历,遍尝冷暖离合,方知岁月荏苒,平淡是真。
心中所愿,有生之年于山水灵逸之地,修筑落梅山庄。那时间,漫山的梅花,竞相绽放,不求闻达,不问世情。而我每日,只需坐于庭院,闲事花草,烹煮清茗,漫抚弦琴,倦读经书。匆匆百年,转瞬而过,纵是秋水苍颜,竟也无了怨悔。
活到一定境界的人,早已无谓得失,更无惧流言。人世百年,稍纵即逝,待你功贵于身之时,却发觉青春被光阴已经抛得太远。草木枯萎凋零,尚有春暖花开可期,而人之年华老去,再无重来之日。那时间,便知名利荣华,只是云烟过眼。
人生在世,终究有责任和使命,太过闲逸的生活,未免有些意兴阑珊。把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只作是修行的必经之路,起落沉浮,亦属寻常的人事。待风烟俱净,戏剧落幕,那些扮演过各种角色的人,谁还能一尘不染?
眺望山河,一如当年,端雅温柔,壮阔无际。季节更迭,荣枯有序,那样庄严真实,无须说盟说誓,万千姿态,终是悠远清明。
世间忧患和烦恼,多于喜乐。看到镜中新生几根醒目的白发,不免心生惶恐,那清澈明净的容颜,竟一去不复返。所能做的,只是让心永远洁净如水,不受惊扰。既是争不过时光,莫若委身成尘,斜阳阡陌,依旧有值得期待的风景。
走过了半世,我终简净朴素,依旧清淡安宁,像不曾有故事发生。窗台的草木,亦是如此,经历春秋冬夏,始终清新翠绿。我静坐庭院花下,焚一炉香,听一首古曲,平静清好。
有时候,无须长跪佛前,无须诵经参拜,静坐冥思,亦是禅定。草木更具灵性慧根,寄身红尘,不问悲喜,不嗔不怒,洁身自好。世间万物,无所不好,纵然有一些美丽的错过,幸福的缺失,也终从容。
时光湛湛,它喧嚣时纷呈飞扬,安静时若秋水长天。人生若清风白云,看似闲逸自在,转瞬却无了踪影。
日长人静,小巷轻烟,多少往来人事,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湮没在山回溪转的尘世中。不见了,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