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 传统企业如何以非研发创新塑造持续竞争力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2224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奥利弗·索姆
  • 图书编号:9787115417589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1.专业化的作者团队
  本书作者主要来自欧洲*的应用科研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下的系统和创新研究所。
  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德国及欧洲*的应用科研机构,下设80多家单位,其中66家研究所在德国。本书作者所属机构,就是其中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系统和创新研究所。该研究所主要从事创新系统和政策、工业与服务创新、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与高校开展研究合作。

2.专业化的翻译团队
  本书翻译工作由工业4.0俱乐部策划并组织,承担具体翻译工作的都是从事工业4.0及德国制造业研究的专业人员。
  工业4.0俱乐部是我国*家以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聚合共同体,秉承集聚、分享、共创、发展的理念,联合产、学、研、政等打造工业4.0产业生态联盟,为区域及企业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
  政府层面,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及各地市经信委、嘉兴、德国工业4.0工作平台、德国北威州政府等建立多层面合作;产业方面,以装备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辐射其他相关产业,并与德国、美国等诸多国家的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紧密性互动;与包括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和我国工信部下属的科研机构保持常态化交流。
  工业4.0俱乐部,立足中国,辐射全球,深耕制造业,为中国制造2025和企业创新、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3.专业化的内容
  本书详细解读了德国制造和创新驱动力,意在反映出弗劳恩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不同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
  本书通过实际数据阐述了低技术、非研发企业具有与研发密集型企业同样的重要性,对大家都关心的创新过程中如何进行专利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对如何注重人的因素与人才培养给出了很好的建议,*终得出结论:无论是研发密集型企业,还是低技术、非研发企业,利用内部及外部力量进行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4.专业化的推荐人
  本书得到国内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认可,他们对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关键概念定义 / 6

1.2 本书的内容 / 12

 

第2章 低技术产业中的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

2.1 引言 / 20

2.2 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模式 / 22

2.3 混合创新的重要性 / 30

 

第3章 非研发产业的经济重要性与未来潜力

3.1 引言 / 40

3.2 产业的研发密集度 / 42

3.3 增加值 / 44

3.4 生产、就业和技能的投入—产出潜力分析 / 47

 

第4章 非研发密集型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

4.1 引言 / 62

4.2 数据和方法论 / 64

4.3 成果 / 66

 

第5章 德国非研发密集型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结构

5.1 引言 / 82

5.2 数据和分类方法 / 84

5.3 人才和就业结构 / 86

5.4 结构分解:偏离份额分析 / 89

 

第6章 非研发企业与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因素

6.1 引言 / 96

6.2 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市场环境 / 98

6.3 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战略定位 / 101

6.4 总结 / 106

 

第7章 非研发企业、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模式

7.1 引言 / 112

7.2 非研发企业、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 / 114

7.3 非研发企业、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产出和经济绩效 / 119

7.4 从多元视角来分析非研发企业和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产出及经济绩效 / 125

 

第8章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来源

8.1 引言 / 138

8.2 知识的来源 / 140

8.3 创新合作的模式 / 157

 

第9章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吸收能力

9.1 引言 / 176

9.2 企业的吸收能力 / 177

9.3 数据库 / 181

9.4 吸收能力维度的衡量 / 184

9.5 实证研究成果 / 184

9.6 企业科学知识与客户知识吸收能力的乘法指数 / 186

9.7 外部科学知识和客户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吸收能力 / 188

 

第10章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创新管理

10.1 战略管理和创新 / 198

10.2 非研发密集型和非研发企业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 200

10.3 管理内部组织结构和过程:创新过程管理方法 / 202

10.4 管理外部组织边界:创新合作的战略规划与控制 / 215

 

第11章 政策影响和未来挑战

11.1 引言 / 236

11.2 低技术产业在德国技术和创新政策中的现状 / 237

11.3 在研究和创新政策中强化低技术产业的切入点 / 246

 

第12章 实证证据总结和前景展望

12.1 创新研究 / 267

12.2 创新管理 / 268

12.3 创新和技术政策 / 269

作者简介

      奥利弗·索姆(Oliver Som),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和创新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士。   他在2005年加入研究所,2013年以来担任工业和服务创新能力中心副主任,负责协调产业创新战略和系统评价业务单元,主持研究德国制造业中非研发企业的创新模式,并在几所知名大学担任客座讲师。
 
     伊娃·柯娜尔(Eva·Kirner),富特旺根应用科学大学商学院教授。她曾在曼海姆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并获得多特蒙德大学企业网络研究博士学位。加入商学院之前,她已经在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和创新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单位里担任副主任,负责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项目。 
 
     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德国及欧洲极大的应用科研机构,下设80多家单位,其中66家研究所在德国。本书作者所属机构,就是其中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系统和创新研究所。该研究所主要从事创新系统和政策、工业与服务创新、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与高校开展研究合作。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