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大武汉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53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张军 著
  • 图书编号:9787516623107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武汉会战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同外敌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在这次会战中,日军动用了12个师团,近40万兵力,而中方投入的部队有120个师,110万人,战争在广袤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展开,时间长达5个月之久。

作品场面壮阔,笔触细腻,尊重史实,叙事生动,结构清晰,文笔简练,是生动反应武汉会战的一部力作。

 

目录

一、蒋介石牵住了日本人的鼻子 / 2

二、棉裤烧破了,毛泽东捂着被子写成了《论持久战》 / 20

三、李克农和陶铸打了一架,周恩来为白崇禧修改文稿 / 28

四、郭沫若对陈诚说:“你不能往三厅里掺沙子!” / 37

五、国府主席捐出了祖传金鼎,青楼女子奉献了仅有的一点积蓄 / 49

六、一个市长,三个怪人 / 59

七、汪精卫从唱低调到唱反调 / 75

第二章 庐山,见证了人类的血腥 / 85

一、武汉会战的揭幕之战,杨森打红了双眼 / 86

二、马垱失守,薛蔚英掉了脑袋 / 90

三、鄱阳湖成了日军的游泳场 / 97

四、九江,流淌着张发奎的憾恨 / 99

五、避暑胜地散发着尸体的腐臭 / 104

六、万家岭,薛岳打了个大胜仗 / 111

七、卢汉是一条好汉 / 133

八、黄埔军校出了个临阵脱逃的怕死鬼 / 143

九、半壁山,滴血山 / 150

第三章 黄河,让历史拐了一个弯 / 155

一、李宗仁撂挑子 / 156

二、坦克打骑兵,邱清泉竟然溃不成军 / 163

三、桂永清不敢接电话 / 170

四、黄杰,吹出来的英雄? / 173

五、花园口开了口 / 174

六、“鹰犬将军”把守富金山 / 184

七、沙窝变成了日本人的坟窝 / 194

八、中国人用机枪打下了“天皇哥哥”的座机 / 204

第四章 海盗后裔的本性与炎黄子孙的血性 / 211

一、刘汝明决长江大堤淹雷池,却丢了小池 / 212

二、“民国的老总怎么能当正规军的长官呢?” / 220

—白崇禧临阵换将 / 220

三、最好的武器与最野蛮的发泄 / 227

四、一位旅长的死 / 233

五、尖尖的龙顶寨,高高的白骨塔 / 240

六、村长的女儿被强奸了,冈村宁次“整肃”军纪 / 248

七、尸山血河田家镇 / 253

第五章 血在空中飘,血随江水流 / 265

一、世界上最古老国家的最年轻兵种 / 266

二、“二一八”、“四二九”空战,“大捷”变“大劫” / 272

三、中国空军的奔袭与远征 / 281

四、“五三一”、“八三”空战,武士与逃兵 / 285

五、苏联空军志愿队,国际主义与英雄主义 / 292

六、悲怆的中国海军,一个羸弱者与一个相扑手的较量 / 295

七、凄风苦雨中的大撤退 / 309

作者简介

张军,作家,湖北经济学院教授,撰有《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民国学人散说》《民国那些大师》《陈诚:1940-1943》《这些年的那些网事》《变法与治吏》《飞虎雄鹰——陈纳德及其飞虎队在华抗战纪实》等著作,一些著作在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发行。2010年受邀赴哈佛大学研讨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问题;2011年初作为抗战史专家,在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雄关漫道”五集抗战系列纪实节目中担任评说嘉宾。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第一章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一、蒋介石牵住了日本人的鼻子

南京失陷之后,日本人下一个目标就是武汉。

大武汉危急!

汪精卫说:武汉在经济上比不上上海,在军事上比不上徐州, 在政治上比不上南京,守之无益。

蒋介石说:屁话!兆铭(汪精卫)此话不是投降卖国是什么? 我就是要利用武汉的山形水势与日本人拼时间,拼消耗,牵住东洋人的鼻子!

1938 年5 月20 日,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的听松庐。

这是一片幽僻而静雅的教授住宅区,十八栋欧式两层小别墅悄无声息地掩映在苍松之下、花草丛中,如云翳中的星星,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珞珈山的南向山坡上。这一带松茂林密,风吹涛起,呼呼有声,故有“听松”之名。

当年武大建新校舍于珞珈山时,校长王世杰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力排众议,挤出钱来,建了这十几座小洋楼,“没有好的住处,哪来好的教授呢?”他说。于是,黄侃、闻一多、周鲠生、叶雅各、汤操真、查谦、苏雪林、陈滢等一大批卓尔大家翩然而至, 有名师遂有名校,武大终于奠定了在海内外的学术声望。

可如今,随着寇祸日深,上海、南京相继陷落,武大的师生早已西迁乐山了,偌大的武大校区早已成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团的培训讲武之地,听松庐也早已住上了军事委员会的头头脑脑。

蒋介石的官邸坐落在东头一栋相对独立的庭院,花掩木映,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有这么一个处所。

夜已很深了,宋美龄早就回房休息,可蒋介石还在办公室里阅看华北、华东各线发回的战报和各党派、团体要求保卫武汉、抵御日寇的建言献策。孙中山写给他的那副赠言—“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正挂在办公桌的前方,他不时抬头望望,久久凝思。

自抗战以来,不利的战局常让他焦躁不安,入夜难眠。目前, 华北方面,攻下太原后的日军不断向南推进,欲将第二战区阎锡山、卫立煌的部队赶过黄河,占领山西全省,进而实现“华北自治”; 华东方面,第五战区李宗仁的60 万大军继取胜于台儿庄之后很快又丢失了徐州,且有被日寇遮断退路一举合歼的危险,虽然他们昨天的电报还在报告撤退顺利的消息,可战局瞬息万变。前方至今不见音讯,莫非遇上了什么不测?他们是中国军队的精锐呀!广西兵、四川兵倒也罢了,可第20 军团的汤恩伯部呢?那可是中央军的血本啊!倘使被日本人一口吃掉了,拿什么来收拾残局呢?抗战还怎么能支撑得下去呢?想想不堪设想的后果,蒋介石越发毛躁起来, 握紧的拳头不时在桌上轻轻擂打着—他怕惊醒夫人的睡梦。

不一会儿,他站起来,在墙上的军用地图上比画着,又不安地在办公室里背着手来回踱着。

“报告!”从这轻柔而不失底气的声音,他知道是林蔚来了。

“进来。”

林蔚是他的侍从室主任,机巧,善解人意,文而不迂,藏而不露,处事果断,与各方关系处理得好,因而最近被他选定替代钱大钧的位子,就任现职。

侍从室毕竟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中枢机构,需要这么个文能提笔、武能统军的全才人物。前任钱大钧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却是一口的吴侬软语,给人以雅有余而武不济的感觉,加之其弟倒卖汽油被军法处置,他本人在家庭生活上搂草打兔子,娶了妻子还把小姨子捎带收作了偏房,社会影响不好,因而为平息外界的不满, 撤下钱大钧也算是他蒋某人向各方做出的一个积极姿态。

林蔚带着笑容走了进来。

“委员长,李长官来电,他们已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了!”

看着整天愁眉不展的蒋介石,林蔚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未完待续)

短评

标签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