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第二版)(电子书)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172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饶育蕾,张轮
  • 图书编号:7309045475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行为金融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们,特别是实践工作者,在系统的理解自己的行为根源和行为特征后,往往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在金融投资实践中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偏差?如何利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本书在归纳一些运用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投资实践的经验的同时,针对投资过程各环节人的心理特征,对投资过程管理进行了探索。

编辑推荐

行为金融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们,特别是实践工作者,在系统的理解自己的行为根源和行为特征后,往往*关心的就是:我们在金融投资实践中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偏差?如何利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本书在归纳一些运用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投资实践的经验的同时,针对投资过程各环节人的心理特征,对投资过程管理进行了探索。

目录

封面
第二版前言
目录页
第1章 概论
    1.1 引言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1.2.2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学
        1.2.3 行为金融学与实验经济学
        1.2.4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经济学
    1.3 行为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
    1.4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1.4.1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性框架
        1.4.2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
        1.4.3 行为金融学对理性人假设的修正
第2章 标准金融学的基本原理
    2.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2.1.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产生
        2.1.2 均值—方差模型
    2.2 资产定价理论
        2.2.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2.2 套利定价理论
        2.2.3 期权定价理论
    2.3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2.4 MM无关理论
        2.4.1 资本结构的MM理论
        2.4.2 股利政策无关论
    2.5 套利的有限性对标准金融理论的挑战
        2.5.1 套利的有限性
        2.5.2 套利有限性的实例
第3章 心理实验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
    3.1 预期效用理论及其假设
        3.1.1 不确定条件下的偏好
        3.1.2 风险态度及效用函数
        3.1.3 预期效用理论的公理化假设
    3.2 心理实验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
        3.2.1 确定性效应、同结果效应与同比率效应
        3.2.2 反射效应
        3.2.3 概率性保险
        3.2.4 孤立效应
        3.2.5 偏好反转
        3.2.6 隔离效应
第4章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4.1 股票溢价之谜
    4.2 封闭式基金之谜
        4.2.1 封闭式基金折溢价的特征
        4.2.2 封闭式基金之谜的现有解释
    4.3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4.4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4.5 规模效应
    4.6 账面市值比效应
    4.7 日历效应
        4.7.1 一月效应
        4.7.2 周一效应
    4.8 股票价格对基础价值的偏离
第5章 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5.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
    5.2 启发式偏差
        5.2.1 代表性启发法
        5.2.2 可得性启发法
        5.2.3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5.3 框定偏差
        5.3.1 背景对判断的影响
        5.3.2 框定依赖偏差
    5.4 心理账户
    5.5 证实偏差
    5.6 时间偏好
第6章 金融市场中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偏差
    6.1 过度自信
        6.1.1 过度自信的表现
        6.1.2 过度自信与事后聪明偏差
        6.1.3 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
    6.2 损失厌恶
        6.2.1 损失厌恶与禀赋效应
        6.2.2 短视的损失厌恶
    6.3 后悔厌恶
    6.4 处置效应
    6.5 投资者情绪
    6.6 羊群行为
    6.7 股利之谜
        6.7.1 理性预期理论对股利之谜的解释
        6.7.2 后悔厌恶理论对股利之谜的解释
        6.7.3 心理账户对股利之谜的解释
        6.7.4 自我控制说对股利之谜的解释
    6.8 模糊厌恶
    6.9 本土偏差
第7章 前景理论
    7.1 对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
        7.1.1 扩展性效用模型
        7.1.2 预期比率模型
        7.1.3 非传递性效用模型
        7.1.4 非可加性效用模型
    7.2 前景理论的形成
    7.3 前景理论的内容
        7.3.1 个人风险决策过程
        7.3.2 价值函数
        7.3.3 价值函数中的参考点
        7.3.4 决策权重函数
        7.3.5 前景理论对一些行为的解释
    7.4 前景理论的发展
        7.4.1 多个期望和跨期期望的处理
        7.4.2 累积前景理论
第8章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8.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局限
    8.2 资产组合中人的收益与风险预期
        8.2.1 资产组合的金字塔结构
        8.2.2 安全优先组合理论
        8.2.3 安全,潜力和渴望理论
    8.3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8.3.1 单一账户资产组合选择模型
        8.3.2 均值—方差模型与行为资产组合模型有效边界的比较
        8.3.3 多重账户资产组合选择模型(BPT-MA)
    8.4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对众多困惑的解释
    8.5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
第9章 行为公司金融研究框架
    9.1 融资行为的研究框架
        9.1.1 市场非有效性与公司融资行为
        9.1.2 经理人非理性与公司融资行为
    9.2 投资行为的研究框架
        9.2.1 市场非有效对公司投资的影响
        9.2.2 经理人非理性对公司投资的影响
    9.3 并购行为的研究框架
        9.3.1 传统的并购动因有关理论
        9.3.2 市场非有效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
        9.3.3 经理人非理性导致的公司并购行为
    9.4 股利分配行为的研究框架
        9.4.1 管理者过度乐观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9.4.2 股利迎合理论对股利政策的解释
    9.5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模型分析框架
        9.5.1 投资者非理性的模型化方法
        9.5.2 经理人非理性的模型化方法
第10章 行为公司价值体系
    10.1 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回顾
        10.1.1 市场学派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0.1.2 价值学派的现金折现模型
        10.1.3 相对价值评估模型
        10.1.4 对公司价值理论的评述
    10.2 有限理性下的公司价值体系
        10.2.1 公司价值体系的构成
        10.2.2 有限理性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
    10.3 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10.3.1 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表现形式
        10.3.2 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导致公司市场定价的偏差
        10.3.3 公司市场定价偏差的市场风险体现
        10.3.4 市场定价偏差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影响
    10.4 经理人的有限理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10.5 有限理性下公司价值体系的模型分析
        10.5.1 问题描述
        10.5.2 模型建立
        10.5.3 模型的讨论
第11章 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实证研究
    11.1 研究思路
    11.2 实证分析
        11.2.1 样本选择
        11.2.2 我国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走势的分析
        11.2.3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11.3 实证结论
第12章 基于投资组合的羊群行为模型与实证研究
    12.1 引言
    12.2 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回顾
        12.2.1 先验型羊群效应
        12.2.2 后验型羊群效应
    12.3 基于行业投资组合的羊群行为模型构建与实证
        12.3.1 基金投资的“板块现象”
        12.3.2 投资聚合强度模型
        12.3.3 数据分析
        12.3.4 实证结果
        12.3.5 HB指数检验模型及实证
    12.4 实证结论
第13章 投资者情绪的实证研究
    13.1 研究思路
    13.2 样本选择
    13.3 投资者情绪水平与未来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13.3.1 央视机构看市BSI(周)水平与未来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13.3.2 央视机构看市BSI(天)水平与未来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13.3.3 中证报机构看市BSI水平与未来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13.4 投资者极端情绪水平与未来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13.4.1 对应中证报机构看市极端情绪的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分布情况
        13.4.2 中证报机构看市极端情绪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相关关系
    13.5 实证结论
第14章 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实证研究
    14.1 研究思路
    14.2 样本选择
    14.3 锚定启发法的实证研究
        14.3.1 历史收益率与证券公司BSI(周)变化的相关关系
        14.3.2 历史收益率与证券公司BSI(天)变化的相关关系
        14.3.3 历史收益率与基金持股比例的相关关系
    14.4 框定依赖的实证研究
        14.4.1 历史收益率变动与证券公司BSI(周)变化的相关关系
        14.4.2 历史收益率变动与证券公司BSI(天)变化的相关关系
    14.5 实证结论
第15章 行为资产管理理论与实践
    15.1 投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认知偏差
        15.1.1 技术分析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15.1.2 基本分析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15.2 行为投资策略
        15.2.1 行为投资策略的类型
        15.2.2 行为投资策略在实践中的运用
    15.3 行为投资过程管理
        15.3.1 确定投资目标
        15.3.2 资产管理
        15.3.3 评估与休整
        15.3.4 情绪控制
第16章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展望
    16.1 行为金融学的缺陷与不足
        16.1.1 行为金融学理论体系的缺陷
        16.1.2 认知心理学研究手段的缺陷
        16.1.3 行为金融解释力的局限性和非系统性
    16.2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前景
        16.2.1 行为金融学研究方法的拓展
        16.2.2 行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16.3 行为金融对中国问题的应用研究
        16.3.1 中国的经济转型中的金融行为研究
        16.3.2 行为金融对中国文化的超越
        16.3.3 对中国证券市场规范的研究
附录 有关词汇与解释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短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