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965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马伯庸
  • ISBN:9789900270027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作者简介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

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编辑推荐

1.文字鬼才马伯庸 最新长篇
2.突破真实与虚构界限 打造令人窒息的历史悬疑巨制
3.同名电视剧已经启动,正在筹拍中
4.2017全国高校巡讲地面巡签 即将启动

下载地址

目录

上册
001
第一章 巳正
无数黑骑在远处来回驰骋。远处长河之上,一轮浑圆的血色落日;孤城城中,狼烟正直直刺向昏黄的天空。
〈10 点〉
029
· · · · · · (更多)

热门评论

有创意,基本是大片剧本,3分钟一转折,5分钟一高潮。主要故事是发生在大唐首都的反恐24小时,主人公身陷囹圄,遭遇黑白两道的追捕,多次万分危险差点送命,最终挫败了一场惊天大阴谋,挽救了危局。

剧本我给4星,涉及到的唐朝无数政治、经济、军事、生活、娱乐的细节我给5星。

本书基本可以归入架空小说,虚构了一段历史,最终由于主人公的努力,让历史按原来的轨迹走了下去。但是细看有一些情节可以说是穿越了。主要有三个穿越的情节:用旗语和鼓声传递信息、用石油制作炸弹、用狗去根据气味去跟踪。

跟所有的侦破小说一样,最经不起细究的是幕后黑手的动机。

参与到剧本中的一些的历史名人,有的是重要角色,有的是跑龙套:贺知章、李泌、岑参、姚汝能、张小敬、杨玉环、唐玄宗。

这是我看过的马伯庸的第4本书。《古董局中局1》我认为是3星的水平,包括情节设计和考古专业细节。跟人合著的《帝国最后的荣耀》在还原历史细节方面,跟本书一样是5星水平。

这本书跟《清明上河图密码》的风格接近,节奏更快。《清明上河图密码》作者号称研究北宋的那一段历史10多年。这本书中的细节我感觉也不是临时查点资料就能搞定的。

主要情节:
1:曹破延带着15个突厥狼卫混入长安,接头人崔六郎实际是
...阅读更多 ›
这本《长安十二时辰》也许是我在这2016年的与2017年跨年之际看到的唯一一本让我落泪的书。由章节设计来看,这本书不止在内容是回应着十二时辰,在章节目录上也回应着十二时辰。每一章节都用古代的计时单位来开启每一篇章,让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感,并且作者马伯庸将这本巨制完美的用二十四章来划分,因为古代的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时辰其实就是二十四小时,让我们看到这本书的细心与独特之处,这份小小的惊喜也能感受到这本书的诚意。
也许张小敬不会心死,经历了那么多,他还是保持着初心的那个张小敬,嫉恶如仇的那个张小敬。谁也不能改变我们自己,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选择了同化,我却选择了拒绝。
作为架空之作,更是夹带满满的好玩的历史小细节。比如望楼用《唐韵》传递旗语,仙州岑参想写诗。晁分的连弩,让人格外怀念诸葛臣相的得意之作。而毛顺大师的工匠精神,也是熟悉的旧情怀。
原本以为看到的只是一个以唐为历史背景、在24小时之内紧张刺激地游历长安108坊、捣毁外邦惊天阴谋的虚构故事,但遇见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小学初中课本上的人物(都学过他们什么作品来着?)的时候,还是让人兴奋不已。对了,岑参、贺知章他们,除了诗人身份外,都是什么官职来着?脾气性格又是怎样?事态会如何发展?真的很好奇
马伯庸在后记中像白头宫女一样交代了书中人物的历史结局。他说安史之乱后民间忽然流传起一本书,名叫《安禄山事迹》,署名华阴县尉姚汝能。在下卷里提到了马嵬坡之变。太子李亨、陈玄礼密谋发动兵变,铲除奸相杨国忠。首个开弓将杨国忠射下马的人叫张小敬。后来的命运如何,也无人知晓。他横空一世般存于史书上。马伯庸说:也许姚汝能在些这一段时,忽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澎湃,遂信手写下这一名字。至于他为何如此,却不是后人所能知晓的了。
好在小兵不死,他的故事还有后来者为他铺陈。管他真与假,世上总有这样的人存在。
亲王的书写得真是好有画面感,每天晚上我都能边读边在脑子里排演出一整集电视剧。
百度天宝三载主要发生的事,玄宗纳太真为妃,贺知章卒,岑参入长安登进士第。。。一件一件事情里都是每个梗每个故事的史实,忍不住再佩服亲王一下。
本来就喜欢岑参的诗,现在连人都爱了!
读完好几个小时了,心情还是激荡的平复不下来,闭上眼就是张小敬拼命维护的长安城。上元灯会的景象 姚汝能在望楼的身影 檀棋说不退的脸 岑参痴痴可爱的诗心 杨玉环天真又冷静周旋 元载克制下的野心贪欲……
近期读了一些历史小说,其中《长安十二时辰》与《大清首辅张廷玉》格外引人关注,其作者对历史的写法独辟蹊径,很有嚼头。作者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穿插大唐全盛时期长安人物,不用过多着墨,读者凭借自身历史知识自行带入形象,省了作者很多事儿,否则这么多大腕都细数一遍,会严重影响故事节奏和阅读快感。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大暗线有突厥与大唐的国战,东宫与李林甫的斗争,大唐的边镇与中央的斗争,隐藏在迷雾中的唐明皇,都可以作为大暗线,衍生开的细节人物不胜其数,就看作者如何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