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增订礼盒版)(套装共3册)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80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
  • ISBN:978990026768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南渡北归(增订礼盒版)(套装共3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是著名作家岳南所著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南渡北归(增订礼盒版)(套装共3册)》内含八大典藏亮点:1.《南渡北归》增订本全三卷;2.亲笔签名+私章钤印;3.特制手绘大师藏书票三张;4.《南渡北归大事年表》大幅海报一幅;5.抗战时期教育学术机构内迁示图一幅;6.西南联大校徽(仿真)一枚;7.“西南联大校训”宣纸大条幅一张;8.西南联大旧物纪念封套。

海报:

作者简介

《南渡北归1:南渡(增订版)》目录:
序 章 烽火照京都
第一章 往事再回首
慌乱大逃亡
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
大师云集清华园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
第二章 英雄辈出的时代
波滚浪涌的北大校园
从北大到柏林
狭路相逢
第三章 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四巨头聚会
从殷墟到龙山
人类星光闪耀时
胡适在摇摆中前行
第四章 流亡岁月
战争催生的中央博物院
华北沦陷
炸弹落到梁家
清溪阁醉别
第五章 弦诵在山城
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
跑警报的日子
观音殿、尼姑庵的学者们
九州遍洒黎元血
第六章 又成别离
小酒馆奇遇
胡福林神秘出走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滇川道上的行旅
第七章 陶孟和逼上“梁山”
与毛泽东北大结缘
自立山头的甘苦
何处觅安居
第八章 扬子江头的来客
庙堂之困
梅贻琦在李庄
一场特殊的考试
第九章 似水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
林徽因与冰心成为仇敌
老金千里走单骑
第十章 大爱无言
状元府走出的才子
梁思永患病之因
在困境中突围
第十一章 归去来兮
李济的哀伤
吴金鼎与城子崖遗址
考古界两只学术大鼎
第十二章 三只新生代“海龟”
一代才女曾昭燏
伦敦大学的中国学生
发掘彭山汉墓
第十三章 三千里地山河
三百年来一大师
天涯涕泪一身遥
由长沙到蒙自
第十四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对花还忆去年人
北归端恐待来生
别了,蒙自
第十五章 国破花开溅泪流
炸弹下的书生们
鸡犬飞升送逝波
残剩河山行旅倦
……
《南渡北归2:北归(增订版)》
《南渡北归3:离别(增订版)》

编辑推荐

《南渡北归(增订版)(套装共3册)》为全新增订版,未删节完整本,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隆重推出!增加十二万字增订内容,首次披露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增加大量亲历者采访资料,如曾氏家族后人、刘文典等大师后人亲述。
精细校订,用心装帧,附赠特制手绘大师藏书票。适宜字号、排版,裸背锁线装订,更舒适阅读。用纸考究,典雅护封,典藏之选。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以及诸多大奖,好评如潮。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杨振宁领衔,,众多文史大家鼎力推荐;
莫言、杨振宁、俞敏洪、茅于轼、张鸣、李国庆、李存葆、朱向前、张志忠、刑军纪、徐贵祥、王久辛、赵琪、李炳银、王良瑛、彭学明、张颐武、何亮亮…… 联袂推荐;
《人民日报》2015世界读书日,上海交大等知名大学校长鼎力推荐十大好书之一。
《人民日报》2015年7月18日,倾力推荐“22个领域22本好书”之一。
浙江精良映画影视制作公司、宋城集团等联合投资,由本书改编成的五十集大型电视剧拍摄中。
由本书改编的系列电影《大师》十五部由央视六套与北京精良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中,中国电影集中表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像的一部史诗长卷。
历史纪实文学岳南巅峰力作,作者耗费十余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并远赴台湾清华大学,更兼2015年重走抗战中大师内迁路,搜阅整理近千万字珍贵史料及亲历者口述资料,首次全面描述了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记述抗战年代学人的艰苦卓绝
再现国难当头大师的风骨典范

下载地址

目录

增订版后记
2011年4月底,《南渡北归》的第三部《离别》简体字本终于出版上市。5月,台北时报出版公司一气推出正体字版《南渡北归》之《南渡》《北归》《伤别离》三部曲,在台北最著名的诚品书店和诸家大小不一的书店、电子网络平台与读者见面。海峡两岸在如此接近的时间里推出这部以抗战时期为主轴,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理想、追求与不同命运的著作,对读者形成的冲击与出版人、编辑、作者等此前预想的效果基本吻合。因这部著作牵涉的人物和内容有相当一部分被屏蔽、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之中,世人已“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个世纪之初,突然将消失的人物与湮没的故事发掘出土,自然使读者眼睛一亮,并抱有一种对消失的那段往事怀念的温情与敬意。有了这一个心灵的切合点,读者迅速做出回应并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就成为一种自然的事情。而在这个时空里,约超过一百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电子网站,先后以不同的方式予以报道,客观上增加了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使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给予关注、阅读和讨论。随着2011年底《亚洲周刊》将本著评为该年度非虚构文学类作品十大好书之冠,以及台湾出版方抓住机遇先后两轮大规模调动媒体力量全方位进行跟踪宣传,使作者本人和这部著作在全球华人圈读者中的知名度与热度进一步提升,并在不同阶级、阶层和不同的地域、圈子引发了新一轮“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大师之后还有大师”等广泛讨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版人与作者收到海内外邮件和微博私信三千余封,其中多半是赞誉,但批评者也不少,更多的是从关怀爱护的角度,对书中不恰当的观点、提法、疏漏舛误,特别是错别字予以提示、指教,希望再版时加以改正。
蒙读者朋友和出版方的双重好意,当时已受聘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的我,决定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借在台岛的便利,对拙著进行全面的纠偏改错,还原增补,添加部分以前没有收入的内容。其间,除查阅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大学、中央大学、辅仁大学、世新大学甚至佛光大学图书馆资料,更多的是每日坐班车,由台湾清华大学所在的新竹市到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院”大院内附属研究所,特别是闻名海内外的史语所资料室、傅斯年图书馆、近史所档案室、胡适纪念馆等查阅相关图书、资料、档案,在此基础上对书中涉及的历史史实排比考察,详加考证,对错讹之处予以改正,特别是对最新增加的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原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叶公超于国共易鼎之际赴台湾,以及后半生的史实人事更是着意搜寻,并通过各种渠道访问与蒋叶二公有交往、幸存于人世的同事、同僚或下级、朋友、学生辈人物,通过现实的回忆还原本真,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把二公在台岛的旧事大体构划了出来,给世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现在回忆起来,如果不是本人亲到“中研院”史语所、近史所、傅斯年图书馆等民国文献、史料、档案丰富浩瀚之地加以稽考钩沉,探赜索隐,寻寻觅觅,访问与之相关联者,要构划出这样一个轮廓是不太可能的。那么,蒋叶二公的本事与他们那个时代隐藏的秘史,或许就永远埋入尘土中不为世人所知了。今天,读者在看过蒋梦麟、叶公超晚年的际遇之后,或许会生发出上述感想并和我一样为二公的命运扼腕、唏嘘吧。
本次增补修订,得到了海峡两岸学术界、教育界、文学界、企业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帮助,由于人数众多,实在无法一一举出,权且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吧。
岳南 201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