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赫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25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阿尔伯特·施韦泽
  • ISBN:978756754087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尤其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曙光。本书的出版将填补国内巴赫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极大空白。

毫无疑问,施韦泽的《论巴赫》是整个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巴赫巨作。

——C.伍尔夫(莱比锡巴赫档案馆前馆长,哈佛大学音乐学教授)

这是一本经典名著——两位伟人,一位是音乐家,另...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 – 1965年9月4日),旧译史怀哲,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管风琴演奏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875年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当 时属于德意志帝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在9岁时,就成了演奏风琴的能手。1898年在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获得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1899年,任圣尼古拉斯教堂传教士之职。1901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神学院院长。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历经九年的学习,他在38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施韦泽夫妇俩于1913年来到法属非洲,主要靠巴赫作品演奏会的收入,在加蓬创办兰巴雷内麻风病院,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

(展开全部)

下载地址

目录

关于本书版本问题的说明 / 1
中译本序:巴赫、瓦格纳与施韦泽的历史因缘 / 1
自序 / 1
序言 / 1
第一章巴赫艺术的诸根源 / 1
第二章众赞歌歌词的起源 / 4
· · · · · · (更多)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