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942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丰子恺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一是,讲义当著作;二是,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之《认识绘画》《认识建筑》《美的情绪》皆源于此,在尊重丰子恺内文风格的基础上,对文章体例和顺序做了适当调整,并新增图片几百幅,以便当下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世界。
※选自丰子恺先生早期美术理论著作《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年)“外一种 西洋画派十二讲”:在丰子恺先生眼中,研究绘画的流派,是兴味深长的一件事。
※全书采用艺术超感纸,四色线装,可180度平摊,为收藏和赠友之佳品。

叶圣陶——在三十年代,子恺兄为普及音乐绘画等艺术知识写了不少文章,编了好几本书,使一代的知识青年,连我这个中年人也包括在内,受到了这些方面很好的启蒙教育。

华君武——先生著述之丰,恐怕在中国近代文艺界也是不多的。他是近代中国美术的启蒙者,是美术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漫画家,为我们社会诚诚恳恳做了那么多事。

内容简介:


绘画是以时代精神与文化为背景的,是一时代的人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是画家的思想、人格的表现。故各画派的分别,不仅是表面的差异,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说明,不是向来不留意于画的人所能一望而知的。所以要获得鉴别画派的能力,必先具有一点绘画鉴赏的素养。这素养越多,对于绘画的理解越深。
——丰子恺
顺着艺术的潮流,丰子恺先生系统地整理了现代西方绘画流派递变的步骤。这其中有润物无声的缓步更迭,也有长久蓄势后的颠覆性爆发,但无论何种变化,艺术始终是一个时代人们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所以在丰子恺先生眼中,研究绘画的流派,是兴味深长的一件事。
《美的情绪》选自丰子恺先生早期美术理论作品《西洋美术史》外一种“西洋画派十二讲”。单行本新增图片百余幅,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眼中的“西洋画派”。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从夏丏尊学习文学。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6年,任教于上海艺术大学。
1928年,首部美术理论著作《西洋美术史》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1年,首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9年,任教于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
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
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续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再笔》,漫画集《子恺漫画》《护生画集》,艺术论著《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建筑讲话》《艺术修养基础》等,译作《源氏物语》《猎人笔记》等。《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内容简介:绘画是以时代精神与文化为背景的,是一时代的人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是画家的思想、人格的表现。故各画派的分别,不仅是表面的差异,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说明,不是向来不留意于画的人所能一望而知的。所以要获得鉴别画派的能力,必先具有一点绘画鉴赏的素养。这素养越多,对于绘画的理解越深。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