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244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8-07-05 06:10:05
  • 发布日期:2025-10-05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邵燕君
  • ISBN:9787807681946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你知道“萌”和“燃”原本是同一个意思吗?你以为“打CALL”就是加油吗?你知道“小鲜肉”和大妈消费的关系吗?你知道“李毅大帝”和“帝吧文化”的源起吗?想认识“霸道总裁”和“龙傲天”吗?……

每一天,我们的时代都在生产着新的话语,这些新的词语虽不会被词典收录,但你会不可避免地经常听到。语言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它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积淀着新的价值与文化。本书由北大中文系学术团队经历多年研究完成,收录了二次元宅文化、同人文化、女性向、网文、游戏、社会流行词等6个单元的245个核心关键词,探索网络文化的核心脉络和词语的根源,最终形成了可读性和知识性俱佳的潮流学术读物。

不管是对二次元宅、普通青年、父母、老干部还是学者,都可以从这本书获取价值,你可以了解以前熟悉的、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的新的文化领域,用新知打破次元之壁。


作者简介

邵燕君(主编)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网络文学研究领域z早的开拓者之一,以“学术粉”自命的学院派“破壁人”。著有《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等。


王玉玊(副主编)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致力于网络文学、流行文化研究,资深二次元宅。


邵燕君老师和十几位北大中文系学生组成了一个兼具前卫与内涵的研究团队,以潮人的敏锐和学者的严谨把握时代的文化脉搏,并最终形成具有学术价值与文化普及意义的《破壁书》,希望借此打破文化、次元之壁,让更多读者正视和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编辑推荐

? 一本神奇的网络文化辞典,解读二次元、宅文化、网文、游戏、流行文化,让人大开眼界;

? 245个网络文化核心关键词,追本溯源,讲述背后文化演变与有趣故事,读来恍然大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北大中文系学术团队数年研究成果,曹文轩、韩少功、李敬泽、猫腻顾问推荐;

? 百度查不到、词条不过时、形式新颖丰富、文章可读性强、学术上经得起推敲,五大特点打造*作品;

? “语言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想要了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必须了解年轻人的语言与文化;

? 二次元宅看了会沉默,父母看了会流泪,不买不是好领导;

? 高级丝帛纸精装+大面积烫金+进口瑞典纸+多页彩图,超豪华装帧收藏二次元的记忆;

? 随书赠送流行词镍钛合金贴纸,可贴手机壳、电脑、咖啡杯等一切个人好物!

? 让“出版界小栗旬”责编赌上职业生涯的“必出之书”,寄托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理想。


下载地址

序言

序:一本活在当下的破壁之书/邵燕君


麦克卢汉曾预言,进入电子文明后人类将重新部落化。如今,在网络空间以“趣缘”而聚合的各种“圈子”,其数量恐怕早已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血缘而繁衍的部落。这些网络新部落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和话语系统,彼此独立,又息息相通。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这些网络部落都在生产着新话语,媒介革命使人类进入一个语言的“核爆期”,其繁殖力和流通力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我们把一个个网络部落比喻成一口口深井,整个网络亚文化空间就是一个庞大的地下水源系统,各种流行的网络文艺(如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等)就是这个地下水源喷涌而的河流:而那些网络文化关键词就如同一枚枚贝壳,凝聚着“集体智慧”,积淀着“部落文明”。我们的工作就是撷取那些最闪闪发光的贝壳,按照纹路还原孕育它们的部落文化生态,追溯其漫游路径和演化过程,使这些“活化石”成为观察记录网络动态文明的探测仪。

这些关键词带着网络部落生活的体温,构成各部落的“方言系统”。其中特别有生命力的“方言”可以打破部落间的壁垒,成为网络流行语;甚至打破“次元之壁”,进入主流话语系统。《破壁书》就是这一破壁之旅的行军图。

主编这部《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我有一番缘起。2011年春季学期,我正式在北大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我突然发现,在这个课堂上,同学们的话和我平时听到的不一样了。课后,我请他们吃饭,特意和他们说:“不用管我,说你们自己的话。”于是,我完全听不懂了,无论是他们聊的内容,还是他们用的“黑话”。原来,他们平时只是在用我们听得懂的话和我们讲话,除非你懂他们的“切口”,否则,这套方言系统不会向你开放。

后来,我读到北大中文系韩国留学生崔宰溶的博士论文《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网络文学的土著理论与网络性》(2011年6月通过答辩),他说,传统学者要研究网络文学,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外地人,要听懂“土著”们的话,才有资格讲话。我深以为然,更加端正了学习态度。以后的几年,我天天在向学生们学说话。刚开始,只能大概听懂,但不敢插话,因为把握不好分寸尺度。有时在微信群里聊天,一句话要查几次百度。不懂的“黑话”还好说,最怕的是你以为你知道的词,其实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人品”,比如“节操”。好在有学生们不厌其烦地帮我补各种“梗”,讲解各种用法的微妙差异。待到我开始比较顺畅地和他们讲话了,我同辈的朋友却说,你说话越来越听不懂了。

其实,学会“土著”的话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话带进学术话语。一篇不带网络话语的网络研究论文,不但面目可憎,而且根本是隔靴搔痒。那些网络原生的术语、行话,不仅仅是生动,而且一个一个都是生了根的。只有建立起一套网络文学批评话语,才能真正建构一套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一般发表单篇论文时,我们只能用嵌入主要术语然后做注解的方式,待到主编《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时,靠做注解已经应付不了了。因为,十几篇论文聚在一起一步一注,步步惊心,而且同一术语不同作者定义不同。于是,我们编了网络文学的“词条举要”作为附录。这个“词条举要”是本书最早的一个“副本”雏形。我们发现,很多网文词条的词义源自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随着一个一个部落空间被勘察整理出来,一幅网络文化的整体地图卓然成形。

曾经一度,我们想给这本书起一个酷酷的名字:“次元国语”。这个颇具中二气息的名字,让人想起对中国网络文化影响深远的日本轻小说《十二国记》(小野不由美),也让人想起中国的《国语》——那部成书于秦朝“车同轨、书同文”大一统之前的国别体史书。不过,这个名字还是显得太“二次元”了,怕“三次元”人群很难get(理解,得到)到“点”,只好忍痛割爱。“破壁”则是一种容易理解的精神指向,希望这部旨在打通“次元之壁”的“破壁书”,成为媒介革命时代的“引渡之舟”。

这是一部“活在当下的词典”。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选的是网络文化“关键词”,而不是“流行词”。它们从无数的流行词中被选出,每一个都积淀着该部落文化的重要内涵。并且,没有一个是已经死掉的,每一个都在旺盛生长着。

既然是生活中的词,难免百草丛生,青少年亚文化本身也具有突破主流规范的冲动,有些词或许并不那么高大上,甚或有些粗鄙,但却是整套话语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我们记录、研究、出版的选择并不等于认同、推崇这种文化,这一点,相信读者也早有共识。

本书的编选者都是该部落的资深粉丝,有的还是元老、大大,乃至巨巨。很多关键词,凝聚着他们的中二岁月、研二情怀,也是他们生命中的关键词。

所以,这也是一部出自学者粉丝之手的“有爱的词典”,是中国第一代网络原住民为自己写史。破天荒地,这些“八九点钟的太阳”们,居然有了话语“立法权”。


2017年4月18日

编后记

文/王玉玊

2017年2月19日,我一边汇总负责撰写各单元词条的师兄师姐们最新修改过的稿子一边写这篇编后记。这一次修改,我们又新增了“痛车”“直播帖”这两个词条,感觉即使是在修改稿子的时间里,这部《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也在不停地生长着,就如同孕育了它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亚文化圈子一样。

让我介绍一下我的小伙伴们:林品(“二次元”单元负责人,并参与撰写“社会流行词”单元部分词条)、高寒凝(“二次元”单元负责人,撰写词条横跨六个单元的巨巨)、肖映萱(“女性向”单元负责人,并参与撰写“同人”“网络文学”等单元部分词条)、郑熙青(参与撰写“女性向”“同人”等单元的部分词条)、王玉玊(“同人”单元负责人)、叶栩乔(“同人”单元负责人)、吉云飞(“网络文学”单元负责人,并参与撰写“游戏”单元部分词条)、李强(“网络文学”单元负责人)、陈新榜(参与撰写“网络文学”单元部分词条)、傅善超(“游戏”单元负责人)、王恺文(参与撰写“游戏”“网络文学”“社会流行词”等单元部分词条)、秦兰珺(参与撰写“游戏”单元部分词条)、薛静(“社会流行词”单元负责人)、陈子丰(参与撰写“社会流行词”“网络文学”等单元部分词条)。

我们大都是在邵老师的网络文学课堂上结识,性情相投就成了伙伴,既可以一起严肃正直地讨(互)论(怼)学术问题,也可以一起兴致勃勃地吃喝玩乐(我们曾一起去日本旅行,也曾泡着温泉畅聊人生)。在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进行着网络文学及网络、二次元文化的研究探讨。

大部分作者都是各种圈子里的“常住人口”,比如林品师兄是“哈利波特”圈知名Coser,曾经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制片人“谈笑风生”,甚至曾经在没有穿Cos服的情况下,在东京羽田机场被路人认出;人称“暖聚聚”的寒凝师姐在科幻圈、古风圈、游戏圈、动漫圈都贡献了可观的产出,并因为成为陈伟霆粉丝而涉足粉丝文化研究,常在社交平台上撰写粉圈小论文,是当之无愧的“聚聚(巨巨)”;熙青师姐是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的译者,同时沉迷AO3不可自拔,持续不断地将很多圈子的英文同人译为中文,以供中国粉丝阅读;映萱师姐曾是中抓圈的忠实爱好者,另外在写学术评论的过程中憋了一肚子槽想吐,就开了个推文号,是专营耽美的资深腐女,同时,师姐还是韩国偶像组合东方神起的团饭,所以对韩饭圈有相当的了解;静静师姐是我们微信公众号“媒后台”的主编大人,课余一边混迹于娱乐重镇豆瓣八组,拥有价值两百的八组账号,一边给各大媒体撰写文艺评论,时不时夹点私货;李强师兄和云飞是网文评论区的活跃分子,在写论文之外还贡献着优质长评,云飞还是最早把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情况介绍到国内的研究者;小乔是《仙剑奇侠传》系列的真爱粉,专注仙剑同人文三十年,经常试图插刀然而总被认为在发糖;善超小师叔精通各类欧美3A大作,还曾经专门研究过电竞直播领域;同样热爱游戏也热爱奇幻文学的八爷王恺文,如今在一家游戏媒体里,正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我则是古风圈的忠实爱好者,同时是A团(日本偶像组合ARASHI)团饭黄担(二宫和也本命)一枚,对日饭圈,特别是J家(日本杰尼斯事务所)圈比较了解。邵老师则是我们所有人的安利对象,善超小师叔为了怂恿她开游戏课,还特意编织了一顶华丽丽的桂冠:“如果是在MOBA里,她就是那种不吃资源但游穿三路掌控大局的神级辅助。”我们这个小团体,成了各种圈子的交汇地,总能够不断产生新鲜的话题、新鲜的兴趣。回想起大家一起度过的时光,在彼此之间的强行安利下,真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比如说我们曾经在网文课上强制要求男生们阅读耽美肉文,为男频Boys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比如说和小乔一起打《剑三》是我的网游初体验,后来还在映萱师姐、林品师兄等人的带动下入了《奇迹暖暖》坑,结果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iOS服,而他们都在安卓服TAT,真是人生寂寞如雪……最近邵老师和我的导师张颐武教授忽然同时询问:你们了解《王者荣耀》吗?于是我们又纷纷下载了《王者荣耀》,开启了组队开(被)黑(虐)的愉快时光;因为林品师兄的安利,我才看了《魔法少女小圆》,托了小乔天天在我耳边碎碎念的福,我才记住了日本声优福山润、神谷浩史等人的名字……

集中编写词条的那段时间,真可谓是“基情燃烧的岁月”,“好基友们”的讨论有时候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先是共同挑选关键词、划分单元,然后大家分头写词条释义,再按照单元顺序逐词讨论、修改、定稿。要逐个考证关键词的语源和流变,找到代表性的(如最早的和影响力最大的等)人物或作品,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去伪存真,工作量其实不小,但我整个人处于亢奋的状态,所以也并不觉得累(而且映萱师姐订的外卖和选的餐厅总是特别好吃,每次吃完都会原地满血复活,真不愧是五道口小公举~~)。

我和小乔主要负责“同人?粉丝”文化单元词条的撰写工作。那些我们喜欢的东西—漫展、Cosplay、同人、古风圈、中抓圈……在我们笔下一点点从单薄的词语变成骨肉丰满文句,一点点复原出那些小圈子原本生动鲜活的样子,再想象一下这些文字终将付梓,把我们的心意传递到更多人手中,这真是一个极有成就感的过程。邵老师说的“为自己心爱的东西树碑立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写稿子的时候,我们还会在不影响词条准确性的前提下夹带点儿“私货”,比如我最爱的爱豆岚(ARASHI),小乔最爱的游戏《仙剑奇侠传》,映萱师姐最爱的古风圈歌手老妖等等都出现在了词条解释或例句中。这就使得讨论稿子的过程有时还会带上点安利大会的性质。以前人说“隔行如隔山”,现在的情况大概是身处不同的圈子就仿佛隔了一个世界。我们这群作者虽然大都可称二次元人,但也都混迹于各自不同的圈子。在相互念稿、安利的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并通过纵观不同圈子间的共性与差异,渐渐勾画出网络二次元圈子的整体图景。在后期校稿的时候,我们特别限定让每个人校对自己最不熟悉的单元,比如让男生校对“女性向?耽美”单元等,也进一步强化(冲击)了不同单元作者的共识(三观)。

书的最终形式,也是在一次次讨论、聚餐中渐渐形成的。

比如说附在每个单元末尾的小剧场,就是一次聚餐中产生的“脑洞”。最初是想给每个作者起一个符合其自身气质的昵称,比如寒凝师姐是“暖聚聚”,恺文是“中二王”,林品师兄是“正太林”,吉云飞是“吉良辰”,映萱师姐是“御姐肖”,熙青师姐是“呆毛狼”,李强师兄是“李傲天”,善超小师叔是“手残超”,子丰是“女神丰”,薛静师姐是“薛长直”,我是“女王玊”而小乔是“忠犬乔”(我才不承认我们是CP呢,哼┑( ̄Д ̄)┍)。

至于邵老师叫什么,大家可以猜一猜。后来便衍生出了每个单元的作者们建一个微信群,在群里用该单元的关键词进行一个小剧场对话的设想,最终形成的,便是本书中所见的那六个欢脱接地气的小剧场啦。单元测试题也是以类似的方式诞生的。

六个单元的测验题都出完后,我们专门找了一个下午坐在一起“考试”(除了自己参与出题的单元以外,其他单元的卷子全答一遍),比比谁分数高,同时也作为考生给出题人挑错。这也让已经许久没有考过试的我重温了一把高中时代的“题海”时光。

现在出现在书中的测试题,是我们几经修改的结果,请大家也来做做看吧!

稿子基本写完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比较枯燥了,基本就是一遍遍地校订文句、统一体例。我主要负责定DDL→催稿→统稿→定新的DDL……但每一次卡着午夜十二点的DDL,把修改过的稿子发给我们的编辑邝芮大大(赞美虽然话不多但又有才华又认真负责的编辑大大!)时,都会切实地感受到这次的版本确实比原来的更好了一点。于是幸福地伸个懒腰,微笑情不自禁地挂上嘴角,这种成就感就在夜色中弥漫成幸福。

如今,这本《破壁书》就这样呈现于大家面前了,读至此处的您不知是否满意呢?倘若书中写到了您也深爱着的二次元圈子,并能得到您一句“确实如此”的赞同;倘若这本书多多少少完成了一点我们“破壁”的初心,使您了解、理解甚至爱上了此前陌生的圈子、未曾听闻的作品、别样的小世界里同样精彩的生活,那便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这个世界熙熙攘攘,网络以前所未有的便捷使天南海北的人相互联结成为可能。但另一方面,它又使得我们太容易一头扎进自己心仪的小圈子里,对那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心怀偏见。日饭圈鄙视韩饭圈,欧美游戏粉丝鄙视国产游戏玩家,现充与二次元宅互相看不起……这些被戏称为“鄙视链”的现象固然成为每一个圈子建构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多多少少使我们习惯于对其他圈子抗拒先于理解、屏蔽先于接受。

我相信宽容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快乐,使生活变得更丰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这话说起来好像有点假大空,但却是我在与我们这个小团体中的小伙伴们的交往中,在撰写《破壁书》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到的最重要的事。因为每一个网络亚文化圈都是一方小天地,每一方天地里都自有一番山河日月、壮丽江山。

衷心希望《破壁书》可以成为一道门,或者一张地图,带着我们穿越垂花掩映的小巷,或者岔路蜿蜒的地下城,瞥见那一个个精心搭筑的小世界中的各异风景。

因为,创造了这一切的,是爱啊!

2017 年4 月18 日


目录

第一单元 有爱的羁绊(二次元?宅文化)

宅(御宅族/宅男/宅女/宅)/2

ACGN(ACGN/ACG)/7

二次元(二次元/三次元/次元壁)/12

有爱/19

萌(萌/萌属性/萌点/萌化卖萌/萌萌哒/燃)/23

控(萝莉/正太/御姐/大叔/控)/34

羁绊/39

中二(中二病/中二)/43

梗(梗/捏他)/48

脑补(脑补/脑洞)/51

吐槽/56

弹幕(弹幕/空耳/玩梗/计数)/59

鬼畜/67

“二次元?宅文化”单元会话/70


第二单元 逛展子、买本子、混圈子的幸福生活(同人?粉丝文化)

同人(同人/AU/paro/RPS)/74

OOC/087

周边(周边/通贩/场贩/痛车)/90

漫展/95

Cosplay(场照/正片)/101

同人志(同人志/个人志/商业志/定制)/106

大大(大大/巨巨/大手/大触)112

面基(面基/版聚/奔现)/115

爱豆(本命/爱豆)/119

糊(糊/Flop)/123

粉(粉/黑/路人)/125

白嫖(白嫖/bp)/133

应援(应援/打call)/137

安利/142

字幕组(字幕组/汉化组)/144

古风(古风音乐/古风/古风歌曲/古风圈)/149

广播剧(广播剧/Drama CD)/155

“同人?粉丝文化”单元会话/161


第三单元 宅腐双修(女性向?耽美)

女性向(女性向/男性向/女频/男频)/166

耽美(耽美/BL/Slash)/173

腐(腐女/腐向/卖腐)/182

攻受/188

CP/194

基(基/搅基/基友/基情)/199

百合(百合/GL/拉拉/蕾丝边)/203

ABO设定/208

虐(虐/虐身/虐心)/214

发糖(发糖/插刀)/218

“女性向?耽美”单元会话/220


第四单元 网文兵器谱(网络文学)

YY/224

爽(爽/爽文/爽点)/227

入V(VIP/VIP制度)/229

大神(白金作家/大神)/232

月票(月票/打赏)/234

坑(追更/坑/太监/扑街)/237

龙套(龙套)/241

高度幻想(高度幻想/低度幻想)/244

奇幻(奇幻/正统奇幻/西式奇幻)/246

玄幻(玄幻/东方玄幻)/250

修仙(修仙/仙侠/修真)/253

金手指(金手指/系统)/256

小白/258

文青/261

穿越/263

重生/268

架空/271

种田/274

种马文(种马文/后宫/逆后宫)/277

升级(升级/升级流)/280

凡人流/283

龙傲天/285

玛丽苏/287

废柴流/292

无限流/294

末日流/297

盗墓文/299

女尊/301

霸道总裁(霸道总裁/总裁文)/304

傻白甜/307

白莲花(圣母/白莲花)/310

“网络文学”单元会话/313


第五单元 虚拟世界 游戏人生(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316

街机游戏/320

冒险游戏(AVG/ADV)/323

角色扮演游戏(RPG)/327

升级(生命值/升级/经验值/技能)/331

网络游戏(MMORPG/PvE/PvP/DPS/T/奶/治疗/仇恨)/338

电子竞技/334

奶(奶/毒奶)/349

存档(存档/读档)/352

结局/355

支线/358

二周目/361

NPC/364

Boss/366

地图/369

副本/371

PK/373

设定(世界观/设定)/375

代入感/381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VR)/383

攻略/389

作弊(作弊/外挂/秘籍)/391

氪(氪金/欧/非)/393

Game Over(Game Over/GG)/397

“电子游戏”单元会话/399

第六单元 与土豪为友,做人生赢家(社会流行词)

帝吧(帝吧/帝吧出征)/404

刷屏(刷屏/爆吧)/409

高富帅(屌丝/高富帅)/414

逆袭(逆袭/屌丝逆袭)/417

搬砖/432

土豪/425

渣/428

撩/431

丧(丧/佛系)/435

单身狗/439

光棍节(光棍节/脱光/双十一/剁手/吃土)/443

亲/448

钓鱼/451

B格(装B/B格/撕B)/454

奇葩(奇葩/极品)/459

八一八(八一八/818)/463

直播贴/465

围观(围观/吃瓜/打酱油)/468

233/666/471

节操/474

人品(人品/RP)/476

污/479

颜值/482

网红(网红/网红经济/网红脸)/484

小鲜肉/489

绿茶婊/491

直男癌/494

“社会流行词”单元会话/496

编后记/498


短评

  • 叶昕昀 2018-06-23

    很有意思也很认真的一本书

  • 那些初夏的花 2018-06-21

    比萌娘百科网站好多少呢?大费周章之后,又只是在网上冲浪罢了

  • Kumulama 2018-06-06

    二次元文化词典,书的目录本身比内容有价值;另一个有价值的点在于,很好地把一个词条的来龙去脉演变流源发展史捋顺了,于整合及整理方面有开创之功。归根结底是工具书,工具性大于可读性。

  • 文盲假装读书人 2018-06-19

    无用之书,不知道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科普?这有科普的必要?破壁者?请问破什么壁?一看价格,,嗯我懂了。为了圈钱搞那么些花活,北大?曹文轩?猫腻?还有多少噱头可以吹?

  • 奚疑 2018-06-10

    自己参与写的,羞耻推荐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