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2095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8-06-14 06:10:05
  • 发布日期:2025-10-05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熊逸
  • ISBN:9787559615121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更新换代型的《老子》读本。作者结合zuixin的考古材料和前沿海内外研究成果,以缜密的考据和分析破旧立新,把所有重要的疑难问题都推到了证据和逻辑所能达到的极限,并力图扫清每一个思维死角。


这还是一本充满思辨趣味的书,尤其适合那些怀有纯粹的思辨兴趣的读者。循着作者的分析脉络,我们会得到如zui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说一般的阅读享受。

这还是一本丰富的文化史。作者以《老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宏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地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作者简介

熊逸

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

熊逸,是一个笔名,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

熊逸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编辑推荐

*聚焦《老子》——一部几乎没有被真正理解过的奇书。

*《道可道》就是要揭开荒谬,还老子政治思想家的本色,看看他到底在向当权者讲述什么;在人类的文化史上,又该如何定位和理解这一部《老子》。

*熊逸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解书本,而只对书中zui精华也zuizhuming的几句话动下手术刀,每一句话中,都隐藏着一个脑洞大开的世界。——得到APP、罗辑思维创始人 罗振宇

*熊逸值得追随。他的书有思想的锐度,有视野的广度。有一天你翻起它们时,一个知识的旋涡将你吸进一场穿越之旅。回到经典诞生的年代,回到古圣先贤身边,用今人贯穿中西的千年思想积淀与他们展开一场智慧的对话。

*精装双护封,设计典雅精美。内文采用高品质进口纯质,手感顺滑,高级护眼。

下载地址

序言

题记1

钱锺书先生讲过,《老子》所谓师法天地自然,不过是借天地自然来做比喻罢了,并不真以它们为师。从水的特性上悟到人应该“弱其志”,从山谷的特性上悟到人应该“虚其心”,这种出位的异想、旁通的歧径,在写作上叫作寓言,在逻辑学上叫作类比,可以晓谕,不能证实,更不能作为思辨的依据。

钱先生是把《老子》当作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的,可想而知的是,他的《管锥编》如果不是写得足够晦涩难懂,恐怕早就招来人民群众的一片骂声了。对待传统经典,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


题记2

做自然人,还是做文明人,这是道家和儒家的一大分歧。举一个很简单的切身的例子:你今天的晚餐食谱是羊肉烧烤,厨师正磨刀霍霍准备宰羊,你该怎么做呢?

人类的天性就是杂食,所以人吃羊是“自然”的;而恻隐之心也是人类的天性,所以你不忍心看到小羊被杀也是“自然”的。孟子就折中地解决过这个问题:羊当然可以杀,可以吃,只是君子应该远离厨房,避免看到羊被宰杀的残忍过程。——小人有没有恻隐之心,孟子就不管了。

这个道理引申之,如果我们手持先进武器,突然看到一只老虎在追捕一只小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按照《老子》“圣人不仁”的标准,我们应该听之任之,不以自己的意志去干涉自然规律。但按照儒家的标准,即便我们知道老虎吃羊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也知道老虎并不是因为道德品质败坏才去捕食小羊的,还知道即便我们救下这一只小羊也救不下千万只小羊。但我们至少还是应该开枪把“眼前的”这只老虎吓跑,把“眼前的”这只小羊救下来才对,非如此则是人性沦丧、毫无恻隐之心的表现,也就不成其为君子了。


自序

这本书更多地把《老子》拉到形而下的层面上来辨析,重点着眼于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并不是我特意选取了这个角度,而是我以为《老子》原本的关注焦点就是形而下的,这在书中会有相应的论述,连带着对前人的一些导向形而上的成说也有相应的辩驳。

在这样的视角确立之后,本书进而分析《老子》若干重点议题的来龙去脉,考察《老子》特殊的论证方式和理论的自洽性,站在前辈学者的肩膀上略有一己之得。力有未逮,谨供方家批判。

熊逸

目录

题记

引言 ◎ 道可道?001

第一章 ◎ 关于老子的传闻?001

第二章 ◎ 先秦道家的流派?013

第三章 ◎ 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025

第四章 ◎ 黄老之学与君人南面之术?039

第五章 ◎ 《老子》之学的政治实战:无为而无不为?049

第六章 ◎ 作为一种社会主张的“道可道,非常道”?073

第七章 ◎ 普罗米修斯的恶行?095

第八章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11

第九章 ◎ 《老子》的思维方式?159

第十章 ◎ 《老子》辩证法的三种解读:客观规律,处事操守,权谋机变?197

第十一章 ◎ 理想的人生是退步:回归婴儿?211

第十二章 ◎ 玄牝与大地母亲?239

后记 ◎ 对于不可言说者的言说?245

短评

  •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