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963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8-05-10 06:10:03
  • 发布日期:2025-10-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希罗多德
  • ISBN:978720814979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主要内容是对当时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被后世学者分为九卷。作者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界大战”——波希战争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

  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善于驾驭各种资料;著作内容广博、丰赡,文笔简练、优美,富有韵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前430/前420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所著《历史》为古代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他出生于小亚细亚,受过良好的教育,酷爱史诗,成年后游历多年,足迹踏遍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各主要地区;每到一地,总是探访名胜古迹,调查民俗风情,搜集传说旧闻;公元前447年前后来到雅典,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文化活动;前443年移居南意大利,在那里著述终老。希罗多德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批判方法编纂历史;他特别注重实地调查,强调有闻必录;把历史学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在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西方“史学之祖”。

  译者:徐松岩(1963—),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希腊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三次赴希腊实地考察。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史和西方史学史;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多项**级研究课题,译注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希腊史》等古希腊三大史学名著;代表作有《关于希腊奴隶制的理论和实际》、《古代海盗行为述论》、《塞拉麦涅斯与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论雅典帝国》等。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西方“史学之祖”,书写百科全书式的叙事体世界史巨著

  《历史》西方历史写作的起点,是“史学之祖”希罗多德对其所知的世界各民族文化历史的“调查研究”,对“全人类”壮举与斗争的生动记录。希罗多德*创历史叙事体,是现代学科形成以前西方历史著作的主要体裁;他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相对持平的民族观,内容涉及当时已知各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信仰等等;他的书写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具有初步的史料搜集意识和批判精神。

  超*时空维度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

  希罗多德的叙述诚恳而亲切,具有原始的生命张力,闪耀着朴素的哲思。亚细亚、欧罗巴、利比亚,古代众多部落、城邦、帝国的相互联系和生活图景跃然纸上。小到作物牲畜,大到制度律法,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故事因此留存。《历史》真实呈现了原始的古典世界,是一部欲罢不能的散文史诗。

  徐松岩教授2018年全新详注修订本

  徐松岩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倾近20载之力,译笔更合当下语言习惯,补注大量古典学研究的*新成果。2018详注修订本经过逐字校阅,新增多幅插图,内容更加充实可感,阅读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下载地址

序言

  新版译序

  一、希罗多德生平及其写作背景

  希罗多德(?ροδ?το?,Herodotus, 约公元前484— 前430/ 前420 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所撰写的《历史》犹如西方史学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被公认为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称他为“史学之祖”,这一称号无疑是对希罗多德历史地位的确当评价。正如古希腊的许多著名人物的情况一样,关于希罗多德的生平,流传下来的可靠资料是极其稀少的。他本人在著作中很少叙述自己的经历,而同时代的作家对于他也鲜有提及,且多语焉不详。因此,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对于希罗多德生、卒之年和死亡地点,依然不能完全确定。希罗多德的出生地,是波斯统治之下的希腊城市哈利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隶属于波斯帝国第一省区.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他既是一位希腊史家,同时也是一位波斯帝国的历史学家。希氏的父亲吕克瑟斯(Lyxes)是当地的富人,他的叔父(一说堂兄弟)帕尼亚西斯(Panyassis)是一位著名的史诗作家,据说曾撰写过伊奥尼亚诸邦建城的史诗,声名仅次于荷马。这种家境使希罗多德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天资聪颖的他自幼勤奋好学,对于赫西俄德(Hesiod)、赫卡泰欧斯(Hecataeus)、萨福(Sappho)、梭伦(Solon)等人的作品均耳熟能详。其时哈利卡纳苏斯的统治者乃是听命于波斯人的僭主吕戈达米斯(Lygdamis),他是那位在萨拉米斯(Salamis)海战中表现英勇的哈利卡纳苏斯女王阿尔特密希娅(Artermisia)的外孙。公元前461 年,希罗多德家族参与了反对吕戈达米斯的斗争,但遭到失败,帕尼亚西斯被杀害,希氏因受到株连而被迫于同年迁居萨摩斯岛(Samos)。年轻时的这段经历不能不对其日后写作《历史》的政治倾向产生一定影响。

  大约自公元前454 年起,希罗多德进行过多年艰苦的游历,足迹踏及波斯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除了他自己出生地卡里亚(Caria)地区,他去过邻近的伊奥尼亚(Ionia)、埃奥利斯(Aeolis)等地,还前往叙利亚(Syria)、吕底亚(Lydia)、弗里吉亚(Phrygia),向东深入巴比伦尼亚(Babylonia), 也许还到过阿拉伯半岛(Arabia);向南到过腓尼基(Phoenicia)、埃及(Egypt)和利比亚(Libya),最远抵达古代埃及的南端埃列凡提涅(Elephantine),向西到过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他还横渡赫勒斯滂(Hellespont)海峡, 前往拜占庭(Byzantium)、色雷斯(Thrace) 和马其顿(Macedonia), 向北渡过伊斯特河(Ister)进入斯基泰亚(Scythia),沿黑海北岸直抵顿河(Don,古称塔奈斯河Tanais)及其腹地。据后世研究者推算,他的足迹之广,东西、南北之间跨度分别都达到约1700 英里。在距今2400 多年前的时代,在交通设施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他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四处探访,克服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完成了这一堪称壮举的长途跋涉。其间,他通过实地调查,亲自采访,眼界大开;他寻访名胜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搜罗民间传说和趣闻轶事;他一边考察征集,一边整理分析,从而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写作《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上卷

  新版译序

  第一卷 克丽奥

  第二卷 优特尔佩

  第三卷 塔莉亚

  第四卷 麦尔波门涅

  第五卷 特尔普西科瑞

  下卷

  第六卷 爱拉托

  第七卷 波琳尼娅

  第八卷 乌拉尼娅

  第九卷 卡利奥佩

  索引

  附录一 希腊及近东历史综合年表

  附录二 贝希斯敦铭文译文

  附录三 古希腊历法简述

  附录四 原著及主要参考文献

  译后记

  地图目录

  上册

  地图一、 古巴比伦城

  地图二、 波斯帝国

  地图三、 斯基泰亚

  地图四、 希罗多德笔下的非洲

  地图五、 爱琴海及周边地区

  下册

  地图六、 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

  地图七、 温泉关之战(公元前480年)

  地图八、 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

  地图九、 普拉提亚之战(公元前479年)

  插图目录

  图1 科林斯僭主佩里安德

  图2 死里逃生的克洛伊索斯

  图3 三列桨战舰模型

  图4 德尔斐阿波罗神谕所遗址

  图5 现存最早的希腊语铭文

  图6 藏身陶瓮,躲过一劫

  图7 俯瞰拉哥尼亚平原

  图8 迪迪玛神谕所遗址

  图9 俯瞰拉哥尼亚平原

  图10 今日马拉松湾

  图11 马拉松战役示意图

  图12 马拉松战役雅典烈士墓

  图13 雅典海军之父泰米斯托克利

  图14 温泉关之战

  图15 德尔斐剧场和神庙遗址

  图16 普拉提亚之战的两个阶段


短评

  • deedlit 2018-05-02

    新版注释很详细,还有相关地图参考。封面设计太美了,精装本值得收藏。

  • 老猪慢慢跑 2018-05-09

    这个得买啊,看不看也必须买啊。相信徐松岩,商务版的真心看不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