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手记》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3216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8-05-03 06:10:03
  • 发布日期:2025-10-05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高铭
  • ISBN:9787550294219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其实,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

它不会抑郁,没有压力,和几亿年前没任何区别。

是我们出了问题。

我们抑郁,承受压力,甚至崩溃。

我们挣扎在左或右,却忘记了平衡。

所以我们以为一切都出了问题。

我们怀疑一切。

我们因此不安。



如果福尔摩斯主攻心理学,而华生会催眠,他们的故事大概就是“催眠师手记”系列。


案情提要


那一夜她们要的是幻想,而我要的,是回到现实。——《佣兵》

我用剩下20%的感情换你的真心,你会接受吗?——《冷餐》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这块表没问题,出问题的,是时间。——《时间线》

如果梦跑出来了,怎么办?——《一个人的世界》

不管是劫、还是缘,都在你身上……——《驱魔》

会不会有人用梦境来制造遗憾?——《飞行课》

你可以继续说一切都过去了,但你很清楚,其实什么都没有真的过去。——《红莲》

她看我的眼神,有点审视的意味,并非恶意或不信任,我说不明白。——《她》

……

及 新作《永夜》预告

那天之后,天空再也没亮起来过……



人物小传


催眠师(大学助教)

1月11日生,摩羯座,O型血,异性恋,生于北京。爱跑步,爱组装模型,爱国际象棋与玻璃器皿。厌恶太过明亮的环境,厌恶多汁的水果,厌恶狗叫、戒指、下雨天。喜欢黑、浅灰与灰白。

心理分析师(心理咨询师)

11月1日生,天蝎座,B血型,性取向、籍贯与出生地不详。爱钱,爱站在窗侧发呆(绝不站在窗前),爱半躺着看书,爱吃零食与金属器皿。厌恶看TV剧,厌恶榴莲,厌恶所有含酒精的饮料及无用的装饰摆设。喜欢纯白、银白、浅蓝与黑。


作者简介

高铭

作家,七十年代,生于北京。

著有《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千魂》及《催眠师手记》系列等。


编辑推荐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案情。

催眠不是为了沉睡,而是唤醒。


继《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之后,狂想代理人高铭再度发力,历时数年,深入催眠、心理诊所,接触真实案例,获悉珍贵一手资料,探寻人心深处潜藏的秘密,直面现代人精神的困境与煎熬,写成“催眠师手记”系列,打造一部如美剧般精彩的心理推理纪实档案。


阅读“催眠师手记”系列之前,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1“催眠师手记”系列以催眠师“我”为第一人称展开叙述,采取美国季播剧的形式,每季收录10余个故事,写成15篇文章。

2高铭的书有两本ZUIhao看,《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和《催眠师手记》,前者写的是“非正常人类的正常世界”,后者则是关于“正常人类的非正常精神空间”。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不是瞎编的。

3《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中的精神病患作者曾亲自接触,而本书中的案例资料,则通过催眠师得到,因为催眠师与心理分析师有必要保护患者的隐私。也正因如此,本书给人的震撼更大,因为这些案例中的问题我们多少都有,甚至更严重。这很现实,所以更可怕。

4“催眠师手记”系列的初衷,是希望读者“把自己的内心摆在镜子前”,正视自己。我们就像个容器,能承受的压力是有定量的,超过定量会很危险,所以要学会减压,尝试交流与倾诉,千万不要忽略沟通。

5书中每一处空行,每一处不合逻辑的对话,每篇文章的排列顺序,悉数经过作者的精心编排,阅读时请不要忽略。

6其实,世界一切都很好,有问题的是我们。


下载地址

序言

零:电话

我拉开玻璃门,光着脚站在酒店阳台上远远眺望着海边的方向,心里盘算着是在酒店餐厅吃点东西还是直接奔海滨——海滨的路边也会有一些烤海鲜之类的小食摊。不过,假如一起床就去吃那种烧烤食物恐怕肠胃会难以接受,所以我决定就在这儿发会儿呆,然后洗个澡动身到离酒店不远的那家小吃店点上一份海鲜粥或者海鲜杂烩面——昨天这家小店食物的美味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刚拿定主意,电话响了。

我回到房间找出手机,屏幕居然显示来电是搭档家里的号码。

“看号码是你家里的,你已经回去了?”我坐在床边依旧看着窗外。“不是说一个月吗?现在才不到两周……”

搭档:“我哪儿也没去。”

我:“嗯?你不是说要休假吗?”

搭档:“在哪儿都能休假。”听上去他的声音很沮丧。

我想了想,耐心的问道:“是不是又睡过了没赶上航班?”

搭档:“不,我没订过机票,也没打算去任何地方。”

我:“就是说你一直在家?”

搭档:“问题不在这儿,我不想干了。”

我:“啊?”

搭档:“我是说我没方向感了。”

我松了口气:“我知道,看出来了,就在你说各自休假一个月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我以为你是想散散心或者……”

搭档:“咱俩认识、一起开这个诊所也好几年了,每天都是这些东西,这些人,我本来把这个当事业来干的,现在却成了工作了。”

我:“有区别吗?”

搭档:“有。事业是理想,工作是谋生。”

我忍不住笑了:“我以为你从来都认为这是工作呢,因为你对钱的态度……”

“我喜欢钱跟我是否在做事业不冲突。”他像是个任性的孩子般一直在打断我,“但是最近几个月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总是提不起精神,就跟缺失了点儿什么似的……你知道,我是那种靠独处才能养精蓄锐的人,但是在家待了这些天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并没获得能量,反而更无力。好像我的感官都退化了,什么都是无味的,总是觉得缺少点儿什么……还记得半年前你给过我一瓶很酸很咸的话梅吗?你说不好吃,但那种极度刺激性的口感正是我所需要的,在我看来那个话梅非常棒。”

我:“我可以再送你几瓶……我知道了,你是缺乏刺激了。”

搭档沉默了一会儿大概是在想:“我不知道,反正就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是缺了点什么东西,只需一点点就够,但的确非常重要的东西。一盘菜缺一点盐就无味;一幅画缺那一抹微笑就无神;几个标点就能改变一整段文字的含义;少了几个……”

我:“好了好了,不用再排比举例,我懂了。那么,你说的不想干了是真的吗?”

搭档:“我不知道,但是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

我:“假如我们关闭了这个诊所,你打算干嘛去?”

“我没想过。”他回答的很干脆。

我:“你想去教书吗?”

搭档:“没兴趣。”

我:“我可以介绍课题组给你……”

搭档:“我不干。”

我:“要不我们再合作开个别的什么……”

搭档:“那不一样嘛。”他现在的表现像是个没有主意却在否定一切选择的任性女人。

我:“这样,要不你先来找我吧,这里海滩不错。我昨天刚刚找到一家味道很好的小吃店。”

电话那头传来长长的一声叹气。

“或者……”我能猜到他现在的样子,应该是胡子拉茬穿着邋遢歪在沙发要不就是床上,身边堆满了空零食袋子,屋里乱成一团糟,窗帘紧闭。“或者我们去英国吧?还记得那个曾经梦到被半面人追赶的客户吗?她一直在邀请我们去英国玩儿。”

搭档:“呃……好像是个不错的主意……”

我:“那我回头联系下她?”

搭档:“让我想想……你现在在哪儿?”

我告诉他自己所在城市的名字。

搭档:“你为什么总能找到想去的地方?”

“嗯……”他把我问住了:“大概……是我去过的地方少吧。”

搭档:“不,因为你对这个世界还抱有热情。而我不是。”

这回轮到我叹气了:“说的那么老气横秋……”

搭档:“事实就是这样,我不知道该对什么充满热情,也不知道该去怎么取悦自己,所以,这方面我很糟糕。”

我:“你是想说你有情感障碍吗?”

搭档:“恐怕我是认知障碍,我对整个世界有认知障碍。这也就是当初我找你的原因。因为我是冷漠的,我需要从你身上吸取那种能够让我提起精神的东西。在认识你之前我甚至做过抗抑郁治疗。”

我:“你从没跟我提过这件事儿。”

“是啊,”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但重点不在这儿,重点在于那对我根本无效。”

我:“因为你精通于此吗?”

搭档:“跟职业无关,我天生就对一切充满了质疑,包括我们曾经接触过的全部案例。虽然它们看上去用某种方法已经解决了,但真的是这样吗?那真的是对的吗?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可是,我们没办法知道,因为潜意识是个进程,别说找到应对方法了,能跟上都是奇谈。”

我:“你似乎……”

搭档:“怎么?”

我:“犯了……某种强迫症……”

搭档:“我是认真的,我真的这么想。因为我们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以为一切都出了问题,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它不会抑郁,不会有压力,不会不安,不会崩溃,那些都是我们认为的而已。因为我们有压力,我们抑郁,我们不安,我们崩溃了,而实际上一切好的不能再好了,和几亿年前没任何区别。”

我一声不响的听着他乱七八糟没头没尾的发泄。

“但是,”他停下把什么东西塞到嘴里,听起来好象是薯片,“但是当有了人类之后,或者说是有了思维之后,原本平静的一切都被搞乱了。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我:“思维,才是混乱的根源。”

搭档含糊不清的说:“没错,就是这样。”

我:“我怎么觉得你有反人类倾向啊……或者是反思维、反智的……那种倾向?”

搭档:“反正就是那个意思,我现在就是这个德行,就是我说的那种认知障碍。”

我:“要给你做个催眠吗?”

搭档:“你试过的,失败了。”

我:“也许多试几次就可以了。”

搭档:“你试过不止一次。”

我:“好吧,我承认。不过你应该听听我的建议。”

搭档:“哪部分?”

我:“我曾经跟你说过的,试着运动一下,跑步,或者去健身房。”

搭档:“为什么?”

我:“呃……运动的同时也能让你大脑排除掉一些不好的物质。”

搭档:“哪种物质?谁说的?”

我:“我的健身教练说的。”

搭档:“你信了?”

我:“嗯?我为什么不信……”

搭档:“你看,这就是问题。我从骨子里就不信,我认为那都是健身教练为了推健身课时对你所做的暗示罢了。”

我耸耸肩:“那又怎么样,反正也没坏处干嘛不去做。”

搭档:“我就怀疑一切。”

我:“所以你因此而不安。”

他突然沉默了。

我:“怎么?”

搭档:“也许你是对的……恐怕这就是我的问题。”

我:“也许你需要点儿什么东西。”

搭档:“例如?”

我:“现在还不知道,也许很快就会出现的。”

搭档:“现在给我五千万我也许能稍微好点,更多的话会更好点。”他在东拉西扯的掩饰对我的认同。

我:“我下周回去,到时候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无论是你,还是我们是否继续合作干下去。怎么样?”

搭档:“好吧,看来只好这样了。你晒黑了吗?”

我:“很黑,这边阳光很好。其实你也应该试试。”

他大概是又往嘴里扔了一片什么东西后含糊不清的说:“我无所谓肤色。”

我:“我指的是你可以试着对什么东西有投入感。”

搭档:“和你一样废寝忘食的去组装什么模型?我不干。”

我:“不见得非要和我一样,是别的。”

搭档:“好吧,等我慢慢找到后告诉你。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我说了,下周。”

搭档:“具体点。”

我:“定了机票告诉你。”

搭档继续往嘴里扔着零食:“嗯,到时候我去接你,别挑夜航……”

我:“知道了,你的夜晚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搭档:“嗯哼,拜拜。”说完他飞快的挂了电话。

我把手机放到一边重新回到阳台,继续眯着眼睛远远看着海滩的方向,心里想着怎么能找到个有趣的事情或者案例,好让我这个陷入混乱并因此而沮丧和颓废的搭档恢复过来。我很清楚他不可能、也从没打算过放弃我们现在经营的诊所,因为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或者事业,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为此而生的。至于刚才那些,只 是某种情绪上的发泄罢了。仅此而已。

我胡思乱想了一阵之后决定先洗个澡然后找点东西吃。

一周后当我回去的时候,那个我们都梦寐以求的案例,就这么出现了。


目录

零:电话

一:佣兵(上篇)

二:佣兵(中篇)

三:佣兵(下篇)

四:冷餐

五:一个人的世界

番外篇:她

六:飞行课

七:平衡

八:幻痛

九:红莲(上篇)

十:红莲(下篇)

第二个番外篇:钱

十一:芳华虚度

十二:时间线2

十三:驱魔

十四:失败案例

十五:木兰

代后记——新作预告


短评

  • 6521 2018-05-0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占篇幅最多的佣兵跟心理分析及催眠毫无关系,全是佣兵在讲他的经历,我们跟书里的两个主角同时在看在听,全程没有参与性。案例也不典型了,流于常态,读不过瘾,跟上部比水平下降好多。

  • 终南山 2018-04-1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同一个作者,一定会很精彩~

  • 胖呀么胖大星 2018-04-21

    小失望,6分不能更多了。心理咨询重点在于怎么找到问题,还是问题浮现后如何疏导?。。这部感觉更像是搭档一个人的show time。案例更偏向于梦境方面,掺杂着社会、宗教等因素,像小说一样离奇。

  • 左儿 2018-05-01

    高铭很高明,浅显心理学读起来十分有趣

  • 十七君 2018-04-12

    每个梦境都隐藏着一个甚至多个隐秘的愿望。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