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科班出身,专攻唐史,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为文不喜刻板,文字轻松幽默,以时人喜闻乐见的笔法书写历史。作品散见于微信公众号“往事”、企鹅号“往事”等处,深受读者喜爱。
★一场发自唐朝的现场报道。每首唐诗都是一个案发现场,本书带你穿越回唐朝,亲历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节点
★一部别样的欢乐唐史。发掘那些不为人知却又新奇有趣的历史细节,嬉笑怒骂间读懂历史沉浮、人生百味
★一本严肃靠谱的历史著作。秉承“诗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史料是严肃*的,考据是严谨扎实的
★搜狐、今日头条、简书、微信等自媒体百万读者共同推荐;《出版人》杂志、《中外书摘》杂志、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经视等地面媒体大力推荐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诗的巅峰。
那些或浪漫雄奇、或慷慨激昂、或厚重沉郁、或清新脱俗的唐诗,首先是脍炙人口、千古传唱的文学作品,其次又是亲临其境、现场记录的珍贵史料。这是从唐朝就开始形成的共识。
“诗史”之说,源于唐朝。唐人孟棨在其著名的诗论著作《本事诗》中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延及民国,开创“诗史互证”史学方法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论述,则更为详尽:“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对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当然,本书不是学术著作,本人也无此能力开展新一轮的“诗史互证”学术实践。但是,我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的确是秉承这一原则,去解读这些唐诗,并因此才有了《唐诗现场》的。
千年前的唐朝诗人们,仅仅用短短的二三十字,就把“时间、人事、地理”交代得清清楚楚,并由此带着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忆,宛如穿越,如临现场。
在《淮阳感怀》现场,隋末枭雄李密正惨兮兮地亡命天涯;在《不第后赋菊》现场,唐末枭雄黄巢正恶狠狠地诅咒命运。
在《夏夜作》现场,一代名相武元衡未曾预料,几小时后自己就会有杀身之祸;在《哭卢仝》现场,苦吟诗人贾岛不会想到,“甘露之变”那天的长安城中,
鲜血逆流成河。
在长安菩提寺现场,“诗佛”王维正打算把安史叛军的牢底坐穿;在洛阳履道坊白府现场,“诗王”白居易正慨叹自己一生与宰相宝座无缘。
在《终南望余雪》现场,参加科举考试的祖咏,正在耍酷;在《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现场,刚由贬地返京的刘禹锡,正在任性。
在《樱桃子诗》现场,爱子殷殷的史思明,正给大儿子史朝义送去新摘的樱桃;在《黄台瓜辞》现场,夺权心切的武则天,正想着如何像摘瓜一样除掉碍手碍脚的儿子们。
在《赠魏徵诗》现场,唐太宗李世民正用内行的舌头,品尝诤臣魏徵酿造的葡萄美酒;在《赠张云容舞》现场,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正以行家的眼光,欣赏宫女张云容献上的“霓裳羽衣舞”。
26 个现场,26 位诗人。除了两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诗人之外,现场的24 位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诗界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如白居易、王维、刘禹锡、张九龄、李商隐、贾岛、宋之问、杜牧、沈佺期等。第二类是政界如雷贯耳、诗界却鲜有人知的诗人,如女皇帝武则天、唐朝第一个大权宦高力士、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一介武夫史思明、反隋枭雄李密、反唐枭雄黄巢等。最让我惊艳的,就是这第二类诗人。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以心狠手辣著称的武则天,也有哭得梨花带雨,“开箱验取石榴裙”的时候;以貌美如花著称的杨贵妃,不仅仅是一个“花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和舞蹈大师。我们也很难想象,曾经位高权重,深得唐玄宗李隆基信任的高力士,在临终时刻,还怀着对李隆基的忠诚,感叹自己“气味终不改”;“安史之乱”中杀人如麻、心狠手辣的史思明,也曾爱子心切,派人奔驰六百里,只为了给儿子送上“樱桃一篮子”,虽然他转年就被这个儿子杀了。这些诗,这些人,这些事,共同编织成了这本《唐诗现场》。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大部分文章,最初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发布的。当时正值2015 年末,我刚刚花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一部处处需要注释的学术书稿,烦琐头痛之余,打算尝试一种不需要注释和说明的轻松写作方式,这才有了本书轻松、活泼,甚至有点随意的网络文字风格。当然,我的出发点,还是为了让读者有愉快的阅读体验。感谢美女编辑奕由老师,第一个点赞并鼓励我将这些散章结集成书;感谢策划编辑吕征老师,为我提供了“唐诗现场”这样一个恰如其分的书名,让本书散乱的各篇,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统帅;感谢美女编辑蒋科兰老师,为本书的编辑加工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本书的设计、发行团队,为本书的出版发行付出的努力。
没有他们,本书不可能有如此完美的呈现。
是为序。
章雪峰
二○一七年二月九日
第一现场
造反者李密:隋末大变局中一个枭雄的剪影/003
玄武门前血犹未干:记一场影响唐朝命运的政变/013
杨炎的鬼门关,两税法的阳关道/026
藩镇之祸:静安里杀人事件背后的政治博弈/037
帝国夕阳:“牛李党争”的众生相/048
宦官专权巅峰之始:血洗长安的甘露之变/057
黄巢之乱:文官集团集体“栽培”出的大唐毒瘤/070
唐朝“怕老婆”风气考,兼论唐朝女性之地位/079
跟刘虚白学考场规矩:唐朝公务员考试指南(一)/084
跟祖咏学行文规范:唐朝公务员考试指南(二)/092
跟朱庆馀学“作弊”:唐朝公务员考试指南(三)/098
第二现场
宋之问:“烂人”偏吟得一手好诗/111
张九龄:盛唐的背影/118
高力士:盛唐大太监的气节/126
王昌龄之死:“安史之乱”中的士人背影(一)/142
王维之生:“安史之乱”中的士人背影(二)/149
高适之官途:“安史之乱”中的士人背影(三)/159
刘禹锡的桃花与大唐王朝的回光返照/169
白居易:官场人生的减法/174
第三现场
那些年,唐朝人一起喝过的酒/187
武则天的红裙子/199
那些年,唐朝人一起吃过的瓜/206
记一场马球对抗赛:唐朝人民体育运动侧影/213
怎样才能把荔枝快递给杨贵妃?/224
杨贵妃的霓裳羽衣/236
一颗樱桃的命运:“安史之乱”的另一面/247
哼歌 2017-11-24
透过唐诗见证历史,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带我们重新了解原本熟悉却又陌生的唐朝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