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空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副秘书长。主要著作:专著《币缘论》等,与乔良合作《超限战》《军官素质论》《割裂世纪的战争》等。
中国的复兴,需要对世界局势有正确的判断,并据此确定国家大战略。
顶层智囊、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超限战》作者王湘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淀十八年扛鼎之作!以清晰的逻辑分析未来世界的格局及发展走向,立足中国的国家利益,提出理性、合理的中国大国发展设想。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战略层面,分析“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与最终归宿;在具体操作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中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美国一家独大已然不可能,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共治世界更加不可能,也难以容纳多样性的未来世界走向,解决不了当代的全球难题,世界面临“天下三分”的大势。新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应该“三居其一”的定位。这不是缺乏国家抱负,而是基于世界大势、中国特点的大国复兴合理路径,是中国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全球危机的战略选择,更是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生存之道。
为国家谋未来,为中国的复兴提供符合世界大势的战略思路。顶层国家智囊、《超限战》作者王湘穗,又一前瞻战略力作!
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空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副秘书长。主要著作:专著《币缘论》等,与乔良合作《超限战》《军官素质论》《割裂世纪的战争》等。
中国复兴的大战略
中国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只要自己不犯颠覆性错误,就没有谁能够阻挡这一历史进程。然而,要不犯大错,我们必须对世界局势有正确判断,并据此确立国家的大战略。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全球超级强权美国和美国模式遭到巨创,莱茵模式与美国模式分道扬镳,大西洋核心圈一分为二,传统西方和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趋于裂解;原本处于边缘地带的中国和中国模式崭露头角,带动亚太区域的整体性崛起。新中心的出现,推动世界从单一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1935年冬,毛泽东曾写词寄怀: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如今,天下三分正演变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天下三分并不只是世界空间结构的重大改变,它还催生了世界性质的变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统天下已然破局,两超结构亦难以容纳多样性的发展,因而解决不了当代的全球难题。唯有多样化世界,方可安放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天下三分,是复杂对简单的超越,是多样性世界对单一性世界的迭代进化,是人类发展多样性需求对资本积累唯一目标的胜利。在未来,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竞争,将超越国家间的竞争。因此天下三分的世界,将是多样模式竞争的大争之世。大争不是绝对排他、重归于一的对抗,而是多样性的竞赛。抓住未来世界发展的多样性特质,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大趋势。
面对天下三分的大势,无论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还是拥有14亿人口的当代国家,中国在多样化的世界上都应拥有一席之地。中国的战略目标应是“三居其一”,也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多样模式有其一。中国不试图统治主导世界,不谋求全球霸权,既不会、也不愿承接美国成为另一个帝国。中国所求的“一”,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区域;在模式上,则是提供另一种发展路径和生存方式。三居其一,就是中国道路和模式将成为与美、欧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并存的一种模式。这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依附发展和边缘地位的模式,在发展和生存方式上只是诸多模式之一。对不同文明的人们来说,多样性的选择代表着另一种可被接纳的启示、宗旨、福音或是神话,尽管它实际就来自数代边缘国家人民艰苦牺牲与胼手胝足奋斗的实践。
在多样性的世界上,中国所要做的是保持国家的主体性和文明独特性,同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择,推进世界多样化的发展。“己欲达而达人”,这一中国古老的发展观,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与泛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互动影响,形成共同发展、共同安全的丝路共同体或泛亚共同体。这种洲域型命运共同体与传统盟国体系构成的资本增值体不同,是超国家共生体。它不是中国模式扩展的一体化,而是揉碎了你我、重新调和的区域再塑。与具有排他基因的基督教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一向包容与多元,历史上形成儒释道共存的中华文化传统,可以为当代资本主义模式的生态和思想困境,提供新的选择方式。
基于自然禀赋的局限,也基于规模效应,更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与区域。不居其一,难以支撑中国和周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在“大争之世”立足。三分天下要取其一,不进取无法实现。知行还须知止。三分天下时还要甘取其一而足,守住自己的一,就是守本,在多样性的世界上就有了根基。诚如张文木所言,地缘政治本质是研究国家目标与国家资源在特定地理空间相匹配及其矛盾转化的学问。不甘其一,枉想、枉言一统天下,结果必然是被打脸且伤本。故古人云:过犹不及。大战略的要义在于匹配国家的目标与能力。持中守本,方为大道。
从世界角度来看,三居其一符合文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历史趋势,是全球化在新时代的新体现,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解决建构世界秩序时必须面对的复杂性难题。三居其一,不求以单一模式替代其他模式,这有利于创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
在如今沧海横流的世界上,三居其一可以成为中国大战略的一个选项。三居其一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它既是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复兴的策略与路径。其中蕴含的追求大同的理想,知止不过的智慧,可作为我们在全球巨变时代的处世之道,以指引中国的复兴之路。
序 中国复兴的大战略/ 5
第一章 源自历史的提示 / 001
蜿蜒的历史长河 / 002
农耕主导的时代 / 005
全球化的高涨与低潮 / 008
西方:从海洋兴起 / 014
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化 / 017
东亚的陆沉 / 019
世界力量中心的转移 / 021
暴力的清道夫 / 024
资本一统世界 / 026
百年周期律 / 030
漫长的20世纪 / 033
合久必分:排他之果 / 038
第二章 天下三分的世界大势 / 043
旷世危机引发天下大乱 / 044
特朗普困境 / 046
美式全球化的终结 / 049
欧共体的建构与危机 / 052
面临重构的欧盟 / 055
中国的重新崛起 / 057
13亿国民的共同体 / 062
寻求超国家的合作 / 063
三个“20万亿美元俱乐部” / 067
洲域共同体的结构 / 070
走向多中心 / 072
第三章 泛亚共同体:中国的立身之所 / 075
共同体概念及当代意义 / 076
由家到国的共同体 / 080
泛亚共同体 / 083
40亿人的超国家合作组织 / 087
建设泛亚共同体的要素 / 092
摆脱落后的宿命 / 095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 098
渐进完善的组织架构 / 102
相互包容与认同的理念 / 106
关键国家和次区域 / 108
办好天大的难事 / 111
第四章 “一带一路”的缘起与归宿 / 115
中国的愿景 / 116
政策沟通:“一带一盟”的启示 / 120
设施连通:当代“车同轨” / 122
统一的区域贸易市场 / 127
资金融通的泛亚新币缘圈 / 129
民心相通:增进共同体的认同感 / 134
积跬步以至万里 / 138
第五章 寻求共同的安全 / 139
失去祥和的危境 / 140
博弈“世界岛” / 144
防止爆发大战 / 147
泛滥的“溃疡面战争” / 151
中俄筑底的安全框架 / 154
超越国家的新安全观 / 158
创新安全机制 / 160
以更低安全成本保障发展环境 / 162
第六章 中国崛起须顺势而为 / 167
顺应大争之世 / 166
走好并行线 / 170
建立泛亚币缘圈 / 174
保持陆海新均衡 / 178
冤家:博弈式共生的中美 / 182
构建新时代的仁智体系 / 186
后记 / 192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