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
威廉·特雷弗,爱尔兰当代文学巨匠,被《纽约客》杂志称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他于1928年生于爱尔兰科克郡米切尔斯敦一个中产阶级新教家庭,在外省度过了童年时代,后到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历史系求学。他先后做过雕塑家、教师、广告公司文案。从1954年起,他和妻子移居英国。自195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行为标准》以来,威廉·特雷弗已创作近二十部中长篇小说、数百部短篇小说,还著有多部戏剧剧本、童书及散文集。他先后三次获得英国惠特布雷德图书奖,五次入围布克奖。200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骑士爵位。2008年,他获得爱尔兰图书奖终身成就奖。
《迷宫》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1938— ),俄罗斯戏剧家、作家,被认为是俄罗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外公是著名的语言学家H.雅科夫列夫。由于残酷的战争,在亲戚的帮助下,很小就被送至乌法郊区的儿童福利院,度过了一个硝烟弥漫、食不果腹的童年。战争结束后,返回莫斯科。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相继在杂志社、电台、电视台和剧团担任记者、编辑和编剧。1972年,在《阿芙乐尔》杂志上首次发表两篇短篇小说《讲故事的女人》和《克拉丽莎的故事》,正式踏上文学创作道路。由于其作品多描写苏联社会的生活现状,她长期遭到苏联主流文学的封杀。她继而转向戏剧写作,并在八十年代初得到公众普遍欢迎,剧作集《二十世纪之歌》《三位蓝衣姑娘》为她带来了最初的声誉,她被认为是万比洛夫之后俄罗斯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小说和童话领域。1991年,她获得第二届德国汉堡托普费尔基金会设立的普希金文学奖;1992年,中篇小说《深夜时分》被评为俄罗斯年度最佳作品之一,并获得首届俄语布克奖提名。以后她又相继获得俄罗斯国家奖、斯坦尼拉夫斯基戏剧奖。2002年,她因小说成就获得有“俄罗斯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凯旋奖。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她开始歌手生涯,为喜爱的歌曲重新填词。从2008年起,她定期在莫斯科进行演唱。近年来,她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她还以一个视觉艺术家而闻名,曾在俄罗斯的大型美术馆和私人画廊展出肖像画、裸体画、静物画。
《不中用的狗》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当代小说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战后德国最重要、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科隆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是雕刻匠。中学毕业后,他在波恩一家书店当学徒,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文学和古典哲学,不久即被征召入伍,经历了六年的战争生活。伯尔在战争中多次负伤,并被关入美军战俘营数月,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战后,他一边当木匠和统计员,一边继续在科隆大学深造,并开始发表作品。
伯尔的早期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表达他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如《火车正点》(1949)、《亚当,你到过哪儿?》(1951)及不少短篇小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的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以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批判和揭露社会的不公,他也因此被称为“德国文学的良心”。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一声没吭》(1953)、《无主之家》(1954)、《小丑之见》(1963)、《莱尼和他们》(1971)、《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保护网下》(1979)等。
伯尔曾获包括毕希纳奖和诺贝尔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并担任国际笔会主席数年。截止1985年他逝世,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国的总发行量达三千一百万册。
《时间之战》
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古巴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音乐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外交官,拉丁美洲文坛巨匠。他将超现实主义和本地化融为一体,全面地反映了拉美大陆的现状,对拉美文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被尊为拉丁美洲小说的先行者。
卡彭铁尔1904年生于瑞士洛桑,在哈瓦那度过童年后,去巴黎读中学,再回到古巴,在哈瓦那大学攻读音乐和建筑学,在文学、历史、哲学、音乐、建筑、绘画方面皆有颇高造诣,是拉丁美洲文学界少有的百科全书式作家。1927年,卡彭铁尔因反对马查多独裁统治而被捕,在短暂的坐牢期间,他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埃古-扬巴-奥》。出狱后,他被迫流亡法国十载。
1939年,卡彭铁尔回到古巴,执教于哈瓦那大学,后曾旅居于委内瑞拉、海地等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再次回国,成为古巴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消逝的足迹》、《人间王国》、《光明世纪》,短篇小说集《时间之战》以及几部音乐、文学评论集等,都对当代拉美文学造成深远影响。由于他在文学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他于1975年荣获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1977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79年获法国美第奇奖。
1980年4月4日,卡彭铁尔在古巴驻法国大使任上逝世于巴黎。,阿莱霍·卡彭铁尔病逝于巴黎。遗体运回古巴后,古巴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大千世界》
迈克尔·夏邦(1963— ),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中生代作家之一。1963年生于华盛顿特区,先后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并在加州大学厄湾校区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1988年,年仅二十五岁的迈克尔·夏邦出版其硕士学位作业、长篇小说处女作《匹兹堡的秘密》,创下当时新人小说最高预付版税的纪录,上市后造成畅销旋风,也为他赢得“塞林格接班人”的美国文坛金童美誉。他于1995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天才少年》也大获成功,被改编成电影。
2000年,迈克尔·夏邦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更助他以三十八岁之龄赢得普利策小说奖,成为过去三十年来最年轻的普利策奖长篇小说得主。一些评论家认为:夏邦写出了无数作家穷其一生梦寐以求的“伟大的美国小说”。之后,他又陆续推出结合美国土著神话与棒球史的青少年小说《夏日禁地》与福尔摩斯小说仿作《最后的解答》。
迈克尔·夏邦对类型小说、流行文化的兴趣,也使得他的作品丰富多样,难以界定。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犹太警察工会》先后荣获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科幻小说大奖。美国电影奇才科恩兄弟将把该书改编为电影。他的最新小说是2012年出版的《电报街》。他还曾担任电影《蜘蛛侠2》的编剧。
《蝴蝶的舌头》
马努埃尔·里瓦斯,1957年出生于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科拉鲁尼亚省,是当代西班牙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用加利西亚语写作,被视为加利西亚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革命性的作家。他最初在西班牙报纸上发表文章,开始写作生涯,曾经担任《十六日报》的助理编辑,目前仍为《国家报》等撰写报道。
里瓦斯创作了许多诗歌、小说、散文,获得许多文学奖项。他第一部获得重要奖项的小说是1989年出版的《百万头牛》,获得西班牙加利西亚语文学批评奖;以后又有《木匠的铅笔》(2001)、《书籍严重焚毁》(2006)获得该奖。其中《木匠的铅笔》将佛朗哥时期的爱情故事与族内残杀糅合在一起,深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赞赏,他说“通过《木匠的铅笔》了解到的西班牙内战超过了任何一本历史小说”。这本书已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是加利西亚文学史上被翻译最广泛的作品,也被改编为电影。
2009年,里瓦斯当选加利西亚皇家学院的院士。2011年,里瓦斯出版《尽是沉默》,该书入围哈米特小说奖最终名单,2012年改编为电影,由著名导演乔塞·路斯·奎尔达执导,里瓦斯亲自改编的剧本获得2013年戈雅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里瓦斯还是西班牙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始成员,在解决2002年发生在加利西亚省海岸的“威望”号油轮漏油事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牧神的午后》
北杜夫(1927—2011),本名斋藤宗吉,日本作家、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日本诗人斋藤茂吉的次子,笔名“北杜夫”。生于东京,幼年时期热爱科学,尤喜收集昆虫。1945年5月,东京遭空袭,宗吉家付之一炬,所藏近百箱昆虫标本化为灰烬。同年6月,宗吉入读旧制松本高中(现信州大学),期间为其父所著诗集深深打动。从此,他醉心于文学,沉迷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高村光太郎、萩原朔太郎、中原中也等作家的作品,期间尝试写作诗歌和小说。1948年8月,宗吉进入东北大学学医,深受托马斯?曼、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作家的影响。从东北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从医的同时,参加了同人杂志《文艺首都》。
1950年,他首次以“北杜夫”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百蛾谱》,同年2月完成《牧神的午后》。此后,北杜夫动笔撰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幽灵》,同时为长篇小说《榆氏一家》准备素材。1956年7月,《人工的星》获芥川奖提名。1957年6月,《狂诗》获芥川奖提名。1958年至1959年期间以水产厅调查船船医身份乘船从印度洋航行至欧洲,后以此段经历为基础写成游记《曼波鱼大夫航海记》,畅销一时。评论界认为该部作品受到美式幽默的影响,这种阳性幽默正是传统日本文学所缺失的。此后,1960年以《在夜与雾的角落》获第43届芥川龙之介奖;1964年以《榆氏一家》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86年以《在闪耀的碧空下》获日本文学大奖;1998年以《斋藤茂吉传》获大佛次郎奖。作为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深受年轻读者追捧。
《奇山飘香》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1945— ),美国著名小说家。他的父亲是演员和戏剧教授,曾任圣路易斯大学戏剧系主任。在父亲的影响下,罗伯特·奥伦·巴特勒毕业于西北大学戏剧专业,后到爱荷华大学学习编剧,获硕士学位。1969年,他应征入伍参加越南战争,赴越前接受了一年的越南语培训,在驻越美军先后从事情报和翻译工作。这段经历成为他后来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来源。1987年,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协会特许颁给他“言论自由奖”,以表彰“一名越战退伍军人对文化的杰出贡献”。
巴特勒是美国当代极具创新意识的作家,自1981年以来,共发表十二部长篇小说、六部短篇小说集,除1993年短篇小说集《奇山飘香》荣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他的短篇小说曾四次入选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七次入选《南方新作》年刊,两次获全国杂志小说奖,两次获小推车文学奖,同时还获得美国古根罕小说创作基金、国家艺术家基金。
巴特勒目前为佛罗里达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