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主编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十宗罪案,让读者近距离目击案发现场,破案推理抽丝剥茧,惊心动魄而又别出心裁,一场刺激和深刻的视觉盛宴。
目 录
第一章 孩生孩之谜/
岁能生孩子吗/
报警/
到底是谁强奸了她/
三个老师/
口供漏洞/
同名同姓/
日记/
实地真况/
血疑/
胎儿出世/
再次鉴定/
第二章 何处是归途/
媳妇跑了/
她从哪里来/
云南与越南/
一查到底/
求索真相/
锁定嫌疑人/
破案/
人生这本账/
漫漫无期路/
明的选择/
第三章 河中女尸/
水面黑影/
一尸两命/
家破人亡/
细节最重要/
新发现/
这是谁的血/
有破绽的案发回忆/
受害人与嫌疑人/
动机何在/
姐姐的说法/
案里有案/
绝路/
第四章 人中魔/
脚踪/
她去了哪儿/
/
地漏旁边/
他们是谁/
血指纹/
遭遇/
张大年出现了/
抓获之后更惊心/
另一具女尸/
第五章 坠落瞬间/
他为何亢奋/
情迷毒雾/
郝小花在哪儿/
夺人游戏/
养鱼/
寻找小强/
一根线上的蚂蚱/
道出实情/
翻墙而入/
没有终结版/
第六章 情关难过/
透过窗户看到的血迹/
还原昨日/
再看现场/
听听法医怎么说/
熟人作案/
又有一条有力线索/
一封遗书/
顺藤摸瓜/
为爱痴狂/
完成凶杀/
第七章 罪来敲门/
岁被强奸/
三个少年归案/
家破人亡/
开庭/
难以服人/
第二次笔录/
一桩糊涂案/
坏榜样/
公民意识/
国家赔偿/
第八章 诱杀/
突然失踪/
她会去哪儿/
抓捕之后/
万事总有起头/
当年的错误/
处女情结/
欲望的奴仆/
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抛尸荒野/
冷酷的心/
最后一幕:送子/
第九章 谁是凶手/
是祸躲不过/
一场噩梦/
模拟当时情景/
有罪推定/
判刑/
上诉/
老天有眼/
英雄出现/
清白/
冤案平反/
十年回家路/
第十章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浑身是宝的藏羚羊/
原初/
出师不利/
雁过留声/
带枪执法/
美丽的羊群/
战果辉煌/
命中注定/
阴谋/
牺牲/
环保第一碑/
年后/
试读
孙震博,山东作协成员,中国第一档法制节目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制片人、主持人,现为《今日说法》主编,2012、2014年度法治人物总导演,获中国新闻一等奖一次,国家政府奖6次,其它奖项若干。
河中女尸
水面黑影
每一天的清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在这个新的开始中,你并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也许,你会感觉今天与昨天没什么区别,吃饭上班,然后再下班,平平常常,每一天都周而复始。太阳从东边出来,从西边下去。可是,真的都一样吗?其实每一天都不一样,只是当没有发生类似于死亡那种大不一样的事件时,人都把那不一样的地方删除,为的是追求一样,追求没有变化。变化总叫人感觉可怕,无常总让人痛苦。生活永远这样平平安安就是一般人的理想。的确,平安就是好。我们宁愿把不平安的事情删除。
可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你是永远删除不掉的。它一出现就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像用万能胶粘上去的,永远涂不掉。环卫工人老邱就遇到了这样一件记忆中涂抹不掉的事,一件可怕的事。
像往常一样,清晨点,老邱就出门了,他要上班了。环卫工人永远比一般工种上班早,当人们刚刚走在路上,环卫工人已经穿上他们那标致性的服装在扫马路了。老邱也不例外。点多,老邱已经来到了他工作的地点——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滨河公园,在河道两侧打扫。在这里,这个时间,晨练的人极少。老邱那身环卫工人服显得格外鲜亮、上眼。在这个点,他总是孤独地一个人在清扫。
这正是五月天。初夏时节,对于工作着的老邱,时节与时间在他心里都并无什么印象,他只知道干活是他的本分。所以,眼前这条美丽的小河他司空见惯,从无抒怀的意兴。这条小河名为七里河,它蜿蜒迂回穿过城区,河边就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清水绿地。如果说在这里能发生什么,尤其是发生死人的事儿,那给人们的刺激就太大了。因为这里既不是月黑风高夜所描写的荒僻处,也不是无人光顾的小街小巷,在人们的想象里,这样美丽的地方,是不应该与“死”挂钩的。如果“死”在这里发生,那真是太让人无法想象了。
而老邱正要在这里见证一起死亡事件。
老邱卖力地在河道两边清扫,无意间,他看到水面有个黑影。他感觉奇怪,一平如镜的水面怎么会有黑影呢,他睁大眼睛,再往那一看,好家伙,庞然大物,这么大的东西漂在水面,他还从来没见过。当时他离得远一点还不害怕,等他走到跟前一看,呀,是个人!顿时毛骨悚然。他啥都没想,赶紧报警。
这是老邱毕生遇见的头一桩谋杀案,而且自己就是报警人。他想忘也忘不了。这一个清晨带着它特别的惊恐印在了老邱的脑海里。
警车赶到,拉起警戒线。老邱很快知道这是个女人。生平第一次,他亲眼看见了女尸。他成了第一见证人。
一尸两命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年龄在到岁之间,经法医鉴定,是溺水死亡,死者背部有三处刀伤,死亡时间是在到个小时前,也就是月日晚点到点之间。现场勘察发现,河堤的半坡处有拖拉的痕迹,在水泥的堤面上有一个残碎的玉镯。
再看女尸是面朝下浮在水面上。有经验的侦查员知道,女性的身体结构跟男性的不一样,在水中浮着的女尸一般都是面朝上,而男尸一般都是面朝下,可能是跟女性的身体结构骨盆有关系。可是这个女子却是面朝下浮在水面上。警方在打捞的时候才发现她为什么会面朝下,因为这名被害女子有了个月的身孕。
而且警方发现这名女子怀着的是一个男性婴儿。
不知道女尸的身份,亦没法确定是哪儿的人——因为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没有手机,没有身份一类的证明,所有能判断出身份的这些东西都没有。
在这样一个初夏的夜晚,是什么人将一个怀孕个月的女人置于死地?原因何在?为情、为财还是仇?要解开这所有的谜团,最先要确定的是,这个年轻女子到底是谁?
看看女尸的衣着,布鞋、裙子、一条裤子——裙子里面还有一条裤子,这些都是地摊卖的那种衣服。而且,从她的手的粗糙程度,包括牙齿的参差不齐,还有牙齿的牙结石这些情况看,这名女子生活比较俭朴,或者说,物质层面的生活档次不是太高。
案发的滨河绿化带周围在郑州并不是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地方,晚上出现在这里的一般都是住在附近的散步、休闲的人。
离案发现场千米的地方,正好有一个待建的工地,有许多农民工。是不是某一个农民工的老婆被杀了?如果这样,这个尸体跟这个待建的工地一定有联系。于是警方迅速走访工地。然而,工地走访无果。
但是仅仅在接到报案两个小时后,警方却在案发地旁边的小区里有了收获——一个理发店的小伙子说,他认识照片上的女人。这个小伙子名叫阿华,他说,这是我们老板娘,名叫周蜜。如此甜蜜的一个名字,命运却是这样苦。
提供情况的小伙子阿华,正是这家理发店的发型师,他能确定照片上的人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周蜜。他最后一次见到周蜜是在前一天晚上点左右。警察问他:“点左右她是在店里还是出去了?”阿华说:“她出去了。”警察问:“和谁一块出去的?”阿华说:“和她老公崔晓东出去了。”
如此看来,周蜜和丈夫崔晓东出去之后就没有回店里,阿华认为他们直接回家了。因为晚上点左右的时候,他还给老板,也就是死者周蜜的丈夫打过一个电话。阿华说:“下班了你还不回来?”崔晓东说:“你先回去吧。”
这样,已经遇害的女子身份可以确定,她就是周蜜。那么前一晚和她一起出去的她的丈夫崔晓东在哪里呢?警察问阿华:“你能联系上他么?”阿华说:“上午打过电话,打不通。”警察问:“关机还是不在服务区?”阿华说:“不在服务区。”
接到报案已经个小时了,周蜜身份得到确认。但她的丈夫崔晓东依旧不知所踪。在警方眼里,崔晓东是个重大线索,但却找不到他。正当警方一筹莫展之时,他们得到了另外一个报案信息。
在相距公里外的另一个派出所工作人员说,他们刚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和妻子前一天晚上被抢劫了,案发地点,居然就是周蜜遇害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