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没有告诉你的有趣科学故事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9998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游识猷 等著
  • 图书编号:978754551576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既然昆虫有趋光性,为什么昆虫不齐刷刷地奔向太阳?人眼相当于什么样的相机?你的密码安全吗?数学里的e为什么叫做自然底数?氰化物中毒究竟是什么? 你能想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你又能否用我们从中学就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幼稚、无聊,而且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用处。但那些对我们生活相当有用的科学知识就藏在这些故事里。以日本福岛事件后,我国内地的抢盐风波为例,倘若将这改成一道数学题,相信就算只受过初中教育的人也能明白以加碘盐来防辐射简直是杯水车薪,没有什么作用。 也许知识人人都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应用。不能应用的知识,就像课本上万年不变的公式,老师口中枯燥又唬人的习题,叫人学起来提不起兴趣。 那么,该如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呢?我们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课本上的知识,都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一个结论得出新的推论。而事实上,大部分的知识在被人类发现总结的过程中,都是基于对某些现象的观察和推测进而不断实践得出的。这其中往往经历了各式各样曲折甚至波澜壮阔的故事。就像伽利略观察太空得出地球绕着太阳转,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这个过程,与课本上对知识的陈列和推论大相径庭,却与课本上的小字内容有些相似——那些记述了科学家轶事的小字内容和老师们在课堂上颇为简略却生动形象的介绍往往让学生们印象深刻。 了解这些科学故事,就如同经历知识总结的过程,能让我们同先人一样,从现象中观察、假设、实践、总结出客观规律;同时能让我们在洞悉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是一种练习,对科学思维的练习。 基于这些,我们为读者们精选了来自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知乎以及微博的知名科普作家笔下最丰富生动,也最能让人对产生科学兴趣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是科学话题的故事,尽管涉及的知识背景五花八门,就像它们的作者来自各行各业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本质:以一个我们熟悉的现象带我们领略并享受洞悉客观世界的过程。 希望这些科学故事能够为读者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带来一丝丝新奇和趣味。 

目录

一滴水中有多少微生物? 1 病毒的另一面 4 大病毒 7 小病毒?大能耐 12 细菌掷骰子吗? 27 中国人学化学以及疯狂的造字 34 玻璃小传 43 一氧化碳中毒的罗马士兵 52 氰化物中毒究竟是什么? 57 无所不在的酶 65 拯救美国板栗 78 人的眼睛相当于什么样的相机? 82 既然昆虫有趋光性,为什么昆虫不齐刷刷地奔向太阳? 96 数学里的e为什么叫作自然底数? 111 你的密码安全吗?小心那些隐藏的陷阱 144 人口失控,环境逆袭 149 达尔文之前的那些事儿 158

作者简介

游识猷,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主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