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语录(选摘):
浅田晶久 京瓦
“那么多顾客中,了解屋瓦优劣的可谓少数,可这仅有的数人就已经很可怕了”,那是因为,制作上稍有懈怠,哪怕骗过了大部分人,只要有一人没有被蒙骗,也渐渐不会再有生意找上门来。
绫部之京都木工艺
用辘轳车木材的时候,固定的木材一旦松动便会旋转着飞出来。对手艺人而言,打到脸、砸到牙齿都是平常事,因为这是需要将脸贴近木材、聚精会神观察的工作。
有一次绫部与父亲一起工作的时候,木头飞了,没想到父亲却说:“没伤着木头吧?”
“不过,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理所当然。因为是自己工艺不精才会导致木头飞出去的。要更加珍视手艺人的造物,现在我能理解了。”
石田正一 竹工艺
“能从原材料开始自己动手的,估计也就只有竹工艺了。从零开始制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不自己做就感觉不畅快。自己编制的东西让别人代劳,也会不舒服。破竹是一锤子买卖,工具也很简单。能制成那样的形状,不是因为竹的特性,而是由手艺决定,全都依靠自己。”
矶田达也 莳绘
“莳绘作品上不留手艺人的名字,自己经手的莳绘工艺品也都作为商品被出售,因此不管是出自父亲之手,还是我的作品,手边都没有存货。所以,哪怕留一件也好,我想为自己、为家人做一件留作纪念的作品。死之前,至少在世上留下一件毫无悔恨的作品。”
金井义延 京刃具
“即便没有钱拿,也要试做一遍。是意气用事,也是乐趣所在。手艺人要是连这个也没了那就到头了。我一直在挑战,毫不厌倦。哪怕开年也接不到活,也要带着半玩的心态动动手。辛苦了一周,周日本可以多休息,但我也会默不作声地做点儿,要不就浑身不自在。我常被老婆念叨‘你也稍微发发呆呀’。可这就是手艺人啊。”
岩井彩 能面
“能面师并不仅是单纯地复制古型,细节处理中也凝聚着自己的功夫,在遵循古老制作传统的同时,也创造新的传统。但即使为了忠实再现古面而穷尽各种技法,最终呈现出的样子还是会带有制作之人的风格。手艺人要尽力去打磨自己的品性。”
植田胜也 京足袋
“交货时,有客人特意发来感谢状‘长年穿着足袋脚很容易疼痛,但穿植田做的足袋一整天也不会疼’,还有特意打来电话的。听到这样的心声还是非常高兴的。无论对方穿着怎样精致的和服,相貌多漂亮,我还是会先留意到足下,那就是我的工作,也颇有些职业病了。”
大林芳雄 京编绳
“一生中必有三次机会,哪怕跌跌撞撞,只要能把握好其中一次便可。但不能总寄希望于下一次。京编绳终究只是编绳,不可能变成主角。我的人生就是‘编绳人生’。”
冈崎昭 裱装
“我对自己的裱装有着绝对的自信,但也不能不作任何解释。虽然常被人说‘你可不擅长做生意’,但不能妥协的东西就是无法妥协。也有过因为得不到顾客的理解而拒绝对方的时候,不过正因为现在接受的委托都是取得充分信任的,订单会跟着来。因此,自然而然地都变成了气味相投的客人。”
片冈喜三郎 传统乐器弦
“业余时间,动手抹水泥、搓绳子这类事,自己是绝不会碰的。手若是失去了润滑,长出倒刺,挂碰到丝线的话,工作就没法做了。我的手经常被调侃‘像女人的手’,这是职业所致。”
金谷雅明 京扇子
“扇子工艺并非是100%靠手艺人完成的。即便是有机器协助,与手工所花工夫也相差无几。这是一个人手不足、行业环境并不乐观的时代。作为传承技艺的手段,机械化或许不失为一项选择。”
川桥吉春 旗印染
“我们并不和最终使用这些制品的顾客直接接触。所以,能从经销商那里听到‘客户非常满意’,便会特别高兴。若是经过使用我们印染的暖帘的店,也会进去看看。”
川本和代京鹿子绞扎
扎坏了还可以拆掉重做,但若是洒上了水,或者被剪刀剪过,就无法挽回了。因此,工作时若需要暂时离席,川本会将正在扎结的布料藏进自己的坐垫,并连同整个坐垫一起放到房屋角落。她也一直是被这样教导的,要把商品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认真谨慎地对待。
对于母亲“要一粒一粒规矩地捆扎”的教导,川本始终铭记于心。因此,作业中稍微有些瑕疵,她便立刻返工。对待商品也是如此。甚至可说,过分费心才是恰到好处。
小泉景京印章
“忽视学习,只想着做生意可不行。我这里虽然创业百年,但也无力建起大厦。因为毕竟是手工,无法量产。可正因如此,学习如何下工夫,学习文字的知识,才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有顾客问起文字的事情,我很希望自己能完整解答。”
小系敏夫型友禅
“图案是最重要的财产。将商品作为成果交至顾客手中是理所当然的,但若不保留图案与纹样,就无法记录我们的工作。最头疼的是将来没有能绘制这些图案的人了。我们需要能顾及材质、图案,并将历史与文化背景融入其中的设计师。除此之外,和服也逐渐需要综合考虑腰带以及小配饰了。”
定永光夫花簪
“完成的瞬间,与其说是高兴,更多的是终于松一口气。那一刻的安心感,才是最大的满足。”
柴田勘十郎京弓箭
“不是有手艺人这么说过吗?边看着材料,边与之对话。虽然确实应当如此,但老实说,面对天然之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竹材有时候上部坚固,下部却异常柔软;有时候以为它很硬,削下去却发现很软;有时候则是竹节隐藏在里面。各种情况都有。没有比认为大自然读得透更天真的想法了。它不以人的意志而动,所以才能一直与它打交道。我是我,竹是竹,一切顺其自然。制品上有着道不尽的话。”
辻贤一金网细工
“金网制品仅是一个生活用具,但是,我想还是多少带点存在感比较好。不过分苛求,自然存在就好。我,就在那微小的存在感中游戏。不怕难不怕麻烦,相比机械手工编制的更加牢固,喜好的网纹也规整,非常有魅力。”
西村金造 西村大造京石工艺品
“好东西被制作出来并留于世上。随后,每个时代都存在有眼光的人,好东西会通过他们留存下去。所以,你只需要专注于怎么做好。”曾经有人对西村说过这样一段话,让他终生难忘。
长谷川淳一机杼
“从红橡木入库到制成机杼需要二十年以上,它们就如同亲手养大的女儿一样。将那样的机杼送至客户手中,满满都是女儿出嫁的心情。当婆家的织造者说‘很顺手’时,当想到‘女儿们’在加油工作着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林利孝京黑纹染
“不是敷衍偷懒,而是严谨美观地绘制,并且更快。就此研究了很久。手艺人也不能人云亦云。最重要是干净利落地完成众多的工作。就连拉面店不是也经常说‘美味、快速、便宜’吗?我们也应尽力而为。”
前泽里枝 京念珠
“工作时间久了,偶尔会在修缮时遇到自己曾经制作的佛珠,让我觉得十分亲切。我会带着让它再次被珍视的心愿用心修缮。”
“佛珠是永远留存的东西,是千万人心存虔诚祈祷时的珍物,与人的幸福息息相关。没有人会丢弃佛珠,它是心的居所。能够制作这样的东西,我此生无憾。”
八木圣二茶筒
“茶筒的制作,只要努力就行。但想要卖出去,光靠努力可不够,何况还有倍加努力却毫无收获的可能。再加上还需指挥其他手艺人,并不轻松。当然,用过的客人再来买,也会很开心。于我而言,我们不是制作工艺品,而是制作生活用品的手艺人。为传授技艺也好,为生活也罢,为让人购买,还需持续下去。”
安井文彦和装书
“我觉得自己还差得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敢说已经很完美了。纸也好,布料也好,线也罢,和装书使用的材料,被天气、温度、湿度所左右。特别是洋纸,在不同季节,在雨天、多云天、晴天,不同尺寸都会变化。涂上浆糊水分也会改变。纸张这东西会意想不到地伸缩。只能通过经年累月地观察来精进技艺。做到这一步,仍然还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呢。”
山崎贞一京佛具
“对于仅有一点瑕疵或是‘巢’的成品,也会有顾客希望不要毁掉,而是便宜销售。但是,有必要销毁的,我不会犹豫。这有些无情,毕竟是耗费几十个小时,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但若不销毁,就对不起花大价钱购买的顾客。而拿出残次品,就如同给自己的名字抹黑,更是难以想象。仍有顾客喜欢手工制作的佛具,所以手艺才能持续。我希望为这样的顾客尽力,也希望为京都留下好的手工制品。”
山本八郎 山本晃久神镜
“如果没有订单就无法制作。可是,靠手工制作神镜的,现在也只剩下我们一家了。尽管维持很艰难,但让人欣慰的是,仍然还有顾客希望无论如何都要保留这门技艺,哪怕预算有限,还要来找我们制作镜子。为了这样的顾客,我仍需要继续努力。”
和田伊三男 京真田带
“编织的时候什么都不想,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感。如果编带上呈现出节奏混乱的情况,就能知道编织者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常被人说,看我编织出来的东西就知道早上有没有跟太太吵过架.工作时唯一可以停手的时候,就是当纬线用完,重新接线的时候。”
叶松谷 京烧
“我在创作作品时有个习惯,就是去写生。夏天的时候,早晨三四点就出门了。这样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可以收获与他人不同的感动。这样一来,当需要创作时,绝对会呈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东西来。”
“对于身边那些好东西,因为那是饱含创作时心意的精彩之物,我特别想好好重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