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曾产生过辉煌灿烂,丰富多彩,而又影响华夏民族至深至远的璀璨文化形态及其表现形式。这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书法,以及其所宣扬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一直深刻影响着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其宣扬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进步及分化和进一步的完美;并进而体现出这种文化——即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多彩性。其所形成的汉字文化圈、汉文化圈、书法文化圈,影响深远,遗泽至今。
《中国书法狂草字典》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以专门记录历代名家经典书法字迹的形体为最大特征,此书汇集了历代狂草书家书迹之大观,字体完备、搜罗宏富,编排体例科学严谨,查检简易快捷,可以说是当前最具有书法文献收藏、书法研习参考水准的权威字典。
除此之外,本书还是研究古代中国语言资料、史籍地志、考古与艺术、科技史料与工艺、天文历法、古代社会形态和阶层及思想演变方面等的重要参照依据。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具有着重大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又是富有书法学习及研究,以及书法理论研究的煌煌巨著。
最后,本书对于研究汉字的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当前的汉字字体的繁、简之争,汉字的异体字等现象,对于我们目前的研究整理汉字,有着重要的参照,或者说是参考价值,而且有了这种参照,可以说就有了文字的历史的依据,从而在新时期因袭这种文字演变的规律,有所创新,从而将汉字文化及华夏文明,推向世界舞台,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时代意义。
禚效锋,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本科学历。为资深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家,现任邳州市书法协会理事、邳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徐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从事书法基础教育工作。近年来致力于书法字体研究,开发书体坊书法字体数十种;擅长行草、章草,与书友共同创办有章草研究会,为推动章草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书法作品多次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或拍卖。现在我社已出版有书法字典16种,具体书名为: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字典》(32、64开)《汉隶魏碑字典》(32、64开)
《米芾书法字典》(32、64开)《赵孟頫书法字典》(32、64开)
《文征明文彭书法字典》(32、64开)《佛教名家书法字典》(32、64开)
《中国碑刻字典》(32开)《中国民间书法字典》(32开)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32开)《中国书法简帛字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