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说“运气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所有能长久属于你的东西,永远都是靠你自身能力得来的。
★人生中的背叛是把生命的自主权交给了别人,只有敢于承担自己的人才有资格选择人生。
★所有的一败涂地都是输给了软弱的自己,不要因害怕而过坏这一生。
享受别人给予的就注定没有自由。只有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你才能感到世界的美好。
有时候,你宁愿将选择权交给别人,也不想靠自己去努力。你缺少负责的态度,缺少一种和困难死磕到底的坚毅。
所有的开导都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安慰都是隔岸观火,所有的陪伴都是徒劳无用。
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梦想和痛楚都是冷暖自知的事。
你,必须学会依靠自己。
面对感情,成全了爱情还要成全自己,成全不了爱情更要成全自己。
不要再依赖旁人的帮助与施舍,也不必再抱怨他人的冷漠与离去,前方的荆棘,终究要亲自踏平。然后,你才会看到真正的一马平川。
方芮,一个教会你独立,让你有底气面对未知的一切。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朋友,在你脆弱的时候给你一个支撑,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坚持的勇气。
★★★ 重磅推荐:《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 畅销套装:《卡耐基完美女人系列》 《赢在格局(人生跳板)书系》
方芮,文学硕士,摩羯座,A型血,三分规矩,七分随性,小小腹黑,爱读书,不求特立独行,但求不悔此生。一个不愿妥协于现实的倔强女子,她追求独立,写别人也写自己。她用坚持成就了美好人生,希望更多的人也能成就自己。
试读部分一:对不起,我最重要的事是“取悦”自己
持久的感情发生在两个独立的人之间,放弃尊严的一方终将会被遗弃。
有人曾经问我:“假如我月薪十二万,你愿意不愿意做我的全职太太?”
我望着他那颗就要谢顶的脑袋摇了摇头:“不……”
“那……多少钱才能让你安心地相夫教子呢?”他还是不死心,尽管他当时纯粹是一草根,也没忘记畅想自己发达时的景象。
我笑了:“你就是马云,我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圈子。”
“身为女人,要懂得进退,为自己所爱的人做出牺牲,成全他的梦想,这才是一个好女人必备的品德。”
我笑了笑:“不好意思啊,按照您这个标准,我可能一辈子都是个十恶不赦的坏女人,因为我从来没打算为任何人牺牲,也不准备成全谁的梦想。”
男人愕然,旋即双手抱肩,不屑又无奈地说:“你们这些女强人到底在拼什么,有意思吗?”
是啊,我们踩着高跟鞋,每天拼命地挤地铁,有时候都快被挤成人肉汉堡了,我们到底在拼什么?
全职太太们都练就了一身用来保持家庭稳定的绝活儿。她们一边繁衍后代巩固地位,一边美容养颜抵抗衰老,将女性的技能提升至最高水平,真的很不容易。
我无意诋毁全职太太,也绝不是展现自己的高姿态。这些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因为我真正近距离地见到过全职太太的生活,揭开过在爱马仕、巴宝莉光环围绕下的浮华生活的面纱,真相令人悲伤,令人叹惜。
那年暑假,我想攒一笔钱去西藏,所以就趁暑假的时间去做家庭教师。我的老师帮我介绍了一个好主顾,学生是个六岁的小女孩,我帮她补习英文和数学,每课时付我两百块人民币,钱由她父亲给。
女主人叫安婕,是个眉清目秀、周身清爽的年轻妇人。初见时,她身着浅藕色布裙,手腕上戴了一只水头很足的翡翠镯子。她淡淡地笑着,脸颊上有一层薄薄的绯红,奶油似的,好像随时都会被室内的暖气融化掉一样。
我感觉这是一个生活富足且幸福无比的女人。
她让我喊她安姐,她谈吐非常文雅,每当我说话时,她都会保持聆听的姿态――双肩微微内含,头稍稍倾侧。
安姐邀请我住到她家里:“住下来吧,你一个女孩子假期住在学校不安全。”那轻柔的语气令我没法拒绝。
我每天用四个小时为她女儿补习功课,这几个小时里,她安静地在楼下翻书,就像消失了一样。
她擅长烘焙,我第一次吃到黑森林蛋糕,是在她这里。闲了,她教我插花,挑选红酒,保养首饰,鉴赏国画,计算食物卡路里以及瑜伽养生。
我得承认,这些对我这样的穷学生来说,一点儿用武之地都没有。但是她让我知道了什么叫高品质的享受,从此我再也不能忍受粗糙的生活了。
也许是因为太寂寞,她很健谈,我们很快熟了起来。我壮胆问她,为何不出去工作,她愣了一下说:“我不需要工作。”
我羞红了脸。是的,我太幼稚,她真的不需要。墙上挂的一幅岭南派画作,已经价值连城了。
她自嘲般地耸肩,说:“是他觉得我不需要工作……他觉得女人应该过安逸富足的生活,打拼赚钱是男人的事……他说他能给我的幸福就是不让我像升斗小民那样为生计操劳,可有时候我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我脱口而出。
“你现在还年轻,很多事不懂……”她说,“婚姻就是把两个人绑到一条船上,有时候为了共同利益,某一方需要放弃和妥协;有时候也是一场博弈,谁需要成全谁,有意思得很……”
“你也曾工作过吧?”
“我原来在高校工作,咱们还是校友呢。读了二十几年书,只教了两年……想想真是不甘心呢!”她把白色骨瓷杯贴近唇边,轻轻啜了一口,睫毛抖得厉害。
我看着她真是不忍心:“孩子大些了,也许你还可以……”
她摇了摇头,笑了笑,然后就是一片沉默。
现代社会已经给予了女人独立自主的权利,即使在婚姻生活中,也同样可以保持独立。只可惜,女人一旦把感情交给了对方,就容易听从他的说辞。人家说婚姻要妥协你就去妥协了,人家说需要得到成全,你就放弃自己成全别人了。你以为这是对婚姻的贡献,其实只是以牺牲自己的人生为代价而进行的交换。
一个人无论对你多好,为你创造多富足的生活,只要他的条件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人生,那你最好远离他,越早越好。我认为,那只是一种无形的摆布,而非健康理想的婚姻。
我从西藏回来后,给安姐打了一个电话,没有人接。直到半夜,我收到一封她从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她被叫去那边,办理离婚手续。
情节非常老套。她丈夫说,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了,必须分开。
是谁说的为了共同利益,必须有人牺牲?是谁说的要她成全他的事业?如今牺牲和成全竟然换不来婚姻的稳定?早知道终有一日他会将她的牺牲和成全看得如此廉价,当初她还会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我失眠了,安姐的话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了我的生活。
那一刻,我明白了当初她关于“婚姻博弈论”的弦外之音,我抱着自己的肩膀,在阳台窗口枯坐一夜,任冷风吹到感冒。这良宵,注定不属于孤独的人。
但是我仍然相信,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有很多女人,宁愿像我一样在深夜里临窗听风,也不愿意在缺氧的金丝笼中酣然入眠。
试读部分三:别那么轻易原谅自己
你总是在原谅自己,直到一事无成,人不该轻易原谅自己。
有一部电影叫《催眠大师》,故事主要讲两位心理医生之间的较量。
心理医生徐瑞宁接待了病人任小妍。表面上看,是徐瑞宁在为任小妍治病,到高潮处,观众才恍然大悟,真正的病人是徐瑞宁,他在一次酒驾中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和任小妍的未婚夫,为此产生了心理阴影,“不能被原谅”是压在徐瑞宁心头的巨石和诅咒,把他深深地困在了自责的梦境里。而任小妍要做的正是让徐瑞宁放下过去,原谅自己。
这个电影非常精彩,有两句台词很触动人心,第一句是“放弃最后的救赎,就是无尽深渊”,第二句是“没有人能原谅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原谅自己”。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徐瑞宁是一位拥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男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胆怯了,自私闪过心底,于是把求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他原本可以赌上一把,原本可以和深爱的人一起对抗死神,原本不必承担如此深重的精神折磨,但就那一刹那的软弱让他放弃了一切承担,从下沉的汽车里逃了出来,而将爱人和挚友置于死地。清醒过来之后,他无法原谅自己的背叛,以至于频频自责和自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徐瑞宁是个道德感很高的人,是个好人。
要知道,有多少人轻而易举地就原谅了自己,不管自己曾经犯下了什么错。
我曾经待过的一家公司有位主管姓杜,人称“卖队友专家”,他坚信自己从来不会犯错,要错也是下属的错。比如组织一次活动,如果参与者人数达不到预期数量,他就会大发雷霆,骂负责宣传的人是废物;骂跑赞助的同事工作不给力,奖品没有吸引力;骂天气不好雾霾大影响出行;骂黑心老板挖煤排烟影响了他的心情;骂现代人好吃懒做只知道宅在家里发霉,等等等等。如果这时你恰好从他身边经过,他会怨你长得不喜庆,让他一看见就心烦。总之,只要他心情不爽,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总之这些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总是被无辜连累的那个。
这说明,人总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而且很容易遗忘自己的过失。就在此时此刻,假如搞一个大调查,肯定有不少人是在这一刻,放弃了坚持了两个月的减肥计划,正在大快朵颐;有不少人正在恣意狂欢,将复习考研的念头抛诸脑后。
我们常常因为眼前的一时贪欢而扔掉了难以达成的长远计划,不断地为自己的松懈和退缩找借口――我今天太累了,我明天一定能做到,我这次就当给自己放一次假,然后轻易地原谅了自己,随后就是彻底放弃。引申到人生当中,曾经有太多次潜在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却被自己预设的各种借口蒙蔽了双眼;即使是抓住了机遇,也只是浅尝辄止,不敢冒险去试试,我们比想要过河的小马差远了,它起码懂得询问一下前辈。
人总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好将自己拧巴的心思捋顺。像杜姓总管那么厚颜无耻的人还是很少的,大部分人一边原谅自己一边纠结:他们缺乏勇气,既不愿意向他人承认,又不愿意向自己承认。他们在心里不断自责,却又怯于行动,于是便陷入一个恶性的死循环中,长此以往,就会感到吃不香、睡不着,生活质量堪忧。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以前看过王石写的传记,对我触动非常大。2012年,王石去哈佛游学,遇到的阻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他将其形容为人生的第三次登顶珠峰。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们是王石,我们头上顶着成功人士的光环,年逾四旬,却要独自去面对难啃的英语单词,彻夜准备作业,还要面对身为异乡人的苦楚。这些都是压力,但王石咬牙挺了过来,他没有给自己找任何台阶,所以最终他征服了哈佛。
我们真的对自己太善良了,总是情不自禁地在心底为自己留下一线生机,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从绝境中得到解脱,这才是我们经常一事无成的根本缘由。
所有的泡都是自己的脚走出来的,所有的坑都是自己挖的,所有的一事无成都是自己的性格造就的。别那么轻易原谅自己,人唯一的救赎之道就是自己主动改过,或者将过错公之于众,逼自己改过。
一事无成的人多半是难以正视自己,逃避失败或者犯错时内心的纠葛、愧疚挥之不去,但是只有学会正视自己,我们才能实现心中的完美。
试读部分二:付出的所有青春,都要不留遗憾
我是说真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我看来,水瓶座的人生来就很奇葩。我有个好友就是水瓶座,我简称她为瓶子。瓶子无论做出多疯狂的事,在我们看来都是合情合理的。
学生时代,我们都没钱,总喜欢躺在床上畅想未来。
瓶子厚颜无耻地喊了一句:“我的理想是,去女人街扫货,看上哪个就买哪个,我但凡要看一眼标签,你们戳瞎我眼!”
她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有钱又任性的女人。
女人街是那个城市里最奢华的商场。华灯初上时分,光滑的落地橱窗里便开始炫耀当季最高档的女装,里面有着各种我们闻所未闻的奢侈品牌。我们先是被标签上的几个零打败,然后又被一脸高冷的塑料模特鄙视到尘埃里。
店员知道我们没钱,所以也懒得招呼我们,她们眉眼间满含不屑。这种眼神的肆意凌辱彻底激怒了瓶子,她两手一推,分开众人,直接就走进了那家门店,随手拨了拨成排挂放的衣服,然后扯下几件,目不斜视地往试衣间走去。
“你想买哪件?”店员追着问。
“不试我怎么知道买哪件?”瓶子很傲慢地说。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不断地试穿,换下的衣服一堆一堆地堆在沙发上。
店员忍着极大的愤怒问:“哪件中意呢?”
她面无表情地说:“没有。”
说完,转身出了店门。
她小脸通红,使劲呼出一口气,对我们说:“这下子够她们忙活一下午的了。”
“你疯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如果我真疯起来,恐怕她们更吃不消呢。”瓶子淡淡地说。
事实上果真如此,瓶子接连做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桩桩都能让人心惊肉跳,就好像再不疯狂,她就老了似的。
不过,在所有的事里,瓶子频繁跳槽算是意料之中的事。像她那样特立独行的人,有哪个上司真能赏识她呢?人们往往只能在远处欣赏天才的光彩,不能近距离地接受他们的狂狷不羁,何况她还不是天才,能包容她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后来瓶子在毗邻女人街的后巷里租了间十平米的小铺,自己当起了老板,专门售卖外贸女装,生意虽然不温不火,但远胜过工薪族。
我们都羡慕她,可她却说:“靠这小打小闹,我能折腾到哪儿去?”她指向女人街:“别忘了,到那里可是我的理想。”
我们笑了,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何必强求自己呢?
她却认真地说:“我是说真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很快来到了2008年,股市疯了,瓶子也疯了,她把自己唯一的房产抵押了,又借了30多万元的现金,凑足了整整一百万,像个赌徒似的上了战场。
她说这是她此生最好的一次翻盘机会。
接下来的一周,她突然消失了,说自己要专心致志地为下半生筹谋。
因为担心她,我早晨刷牙时都在看财经类节目。一片惨绿的大盘和不断唱衰的小道消息,吓得我心惊肉跳,我不知道她怎么样了,这个投机者是成功盗取了胜利的火种,还是血本无归?这结果我不敢想。
电话通了没人接,我不断地拨,直到走到她家门口,听到里面传来清晰的手机铃声。
瓶子在家。
9月里,天气已经转凉,她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蜷缩在地上。
我以为她睡着了,她以为自己死了,事实上是她醉了,不知道躺了多久。
她吐得一片狼藉,哭得像丧家之犬:“我完了,完蛋了,把自己玩……玩死了……什么都没了……”
瓶子在股市上输得很彻底,房子、积蓄全化为了乌有,除此之外,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她喃喃自语:“我想去死,我觉得我活不下去了!”
“听着,只是输了几十万,你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我急得直吼,她哀怨地幽泣,仿佛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连大声哭的权利都被剥夺了。那一瞬间,我心疼得厉害,把她紧紧抱在怀里。
她使劲地吸鼻子,像是在极力安慰我。
“都会过去的,都会原谅的,都会陪着你的……”
瓶子的老公得知真相后,非常愤怒,两人还差点儿动粗。
她说:“我随时等你和我离婚。”
老公却死死攥住她的手。
多年以后,瓶子云淡风轻地说:“幸亏当时他拉住了我,要不然我可能真会从21楼跳下去。”
“那样太可惜了,你可就见不到你的店铺开在女人街咯!”我笑着说,“你也感觉不到自己买东西不看价签时有多爽了。”
她由衷地笑了:“人呀,你说,到底能有多疯狂?”
我用她的口吻反问:“不试试怎么知道?”
“对,得试试,再不试,我们就老了。”瓶子一边说笑,一边拎起一条艳丽的裙子,摇摇摆摆地迈进了更衣室。
我知道,瓶子就算到了八十岁,也永远不老,因为她永远不会停止疯狂。
我们年轻,追求极致,不怕试错,浩瀚宇宙孤独星球中,一定存在许多像我们一样永远想要活出自己的人。我们知道,坚持自己想要的人生,这就是一种漂亮的存在。
试读部分三:唯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配得起更好的一切
你要受得了委屈,忍得了痛苦,耐得了孤独,扛得起失误,才担得起胜利。
我有个同事,号称“职场许三多”,无论遭遇什么挫折,他都不会放弃。他姓张,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张三多”。每次讲起他的故事,我都热血沸腾,太有正能量了。
张三多和“太后老佛爷”的“宫斗”故事最为经典。
他的年龄比一般应届毕业生大几岁。刚进公司那会儿,他说自己比较笨,参加了好几次高考才勉强挤进了大学的门槛。
那时候,“太后老佛爷”还不是太后,只是个小主管,但正好是他的直属上司。她三十多岁,未婚,满脸杀气,特别看不惯一脸憨厚、土里土气的张三多,整天鸡蛋里挑骨头。张三多不会用传真机,“老佛爷”张嘴闭嘴就说:“张三多最后肯定是蠢死的。”
大家都看得出来他也很难受,但他默默地忍了。
过了没多久,“太后”急着给兄弟单位发传真,却发现传真机坏了,她打了维修电话,维修点的技师正在医院陪老婆生孩子,只能从其他的维修点调人。“太后”气晕了,大发脾气。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张三多却一言不发地走过去,开始检查传真机。
“喂!你千万别乱动啊,你这么笨的人,弄坏了你要赔的!你这么蠢,根本不会修传真机,你以前都没有见过传真机,怎么会修?别给我添乱了!”
他不说话,熟练地拆开了传真机,只花了五分钟就又重新装回去,摁下启动键,修好了。
“太后”一脸惊愕:“你都会修传真机,为什么上次还不会发传真?没想到你这个人心机这么重!上次我让你发传真,你说你不会发,摆明了是在和我对着干,是在给我下马威吗?”
所有人都同情地望着张三多,让你出头,让你逞强,这下被“太后”抓住小辫子了吧。
他不慌不忙地说:“我上次真的是不会发传真,所以我就去学了,顺便研究了一下怎样修传真机,以备不时之需。”
“太后”瞠目结舌,咬着后槽牙连连说:“你,你,你……真是好样的!”
“太后”吃了瘪,当然不会放过他,陆续给他制造了很多麻烦,交代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复难搞。但他一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结果他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快就升了职加了薪。“老佛爷”爬上太后宝座的那天,感慨地说:“我纵横职场二十年,就没有见过他这样的人,太有韧劲儿!”
我们私下里都说:“这还不是拜您老人家所赐么?”
张三多的成功是被挑剔的上司逼出来的。所以“太后”她老人家也经常对打造张三多的过程津津乐道,她说:“有些人天生是璞玉,经过我的打磨就成功了,有些人是豆腐渣,被我一锻炼,立刻吓得抱头鼠窜,所以想被我赏识,也要自己争气呀!”
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这么能忍,难道他已经强大到刀枪不入了吗?
他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
他出身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父亲做了一辈子木匠。高中毕业那年,他落榜了,那个夏天,他心灰意冷,跟着父亲去做木工活。每天都忍着刨花和油漆的强烈刺激,内心还受着低落情绪的折磨,只感觉人生毫无价值。
一天,他看到父亲在修整一块木板,上面有个木结,怎么也刨不平。父亲停下来去抽烟,他不服气,就代替父亲刨,结果手都磨出血泡了,木结还没有去掉。他懊恼地问:“这玩意儿怎么这么硬?”
父亲说:“因为树小的时候受过伤,结了疤瘌,比树干别的地方要硬得多。”
人的一生和树的一生何其相似,遭遇到外界的粗暴之后,有些树就死了,而活下来的树身上会留下一个终生难愈的伤疤。树不会忘记,这个伤疤曾经带来的伤痛,为了对抗残酷的自然,不给外界留下可以攻击的漏洞,它层层加固,于是伤疤处会变得异常坚硬。
人也是因为伤痛的刺激而变得清醒的,苦难会打倒一些人,也会让另一些人变得更强大。
听完父亲的话,张三多扔下一切顾虑回到了学校,通过一年的努力,考上了大专,但他没有去;第三年他考上了本科二批次的大学,依然没有去;第四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211高校”;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公司。之后,他和“太后老佛爷”“不期而遇”。
大家都觉得是“太后老佛爷”成全了张三多这样一位打不死的“职场小强”,其实真正成全张三多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