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80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罗大伦/著
  • 图书编号:9787539052946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帮助您避免医院的过度检查以及过度医疗,同时还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发现疾病的萌芽,并给出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您是否有兴趣读一读呢?您是否愿意为有病就只知道求助于医院的年迈父母送上一本这样的身体自助手册呢?让父母不再担心自己的身体,把防治疾病的极简单有效方法踏踏实实交到他们手上,真的是善莫大焉! 愿这本由著名中医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集数年心血铸就的生命健康学新作助您一臂之力。

编辑推荐

★诊断是分析疾病,保证健康的关键一步,这一步一旦错了,到了后面越容易出问题!

★ 现在,众多普通百姓有病往往遭遇过度体检,接受过度医疗,从而耗费大量精力与财力,同时还极大伤害了体质;这一切都因现代医学的局限和人们对身体的无知,所以疾病来临时不能未雨绸缪,结果小病拖成大病,生命毫无质量可言。其实,任何疾病来临前舌头必有征兆,每天日观舌象就能未卜先知,继而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快速将身体调理至正常状态!

★7种体质人群特征、一目了然的舌象的精准分析、有效的调理体质方法, 让您随时知道自己和亲人们的身体状态如何,随时调整,随时改善。

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指南

《救命之方》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目录

作者序 掌握舌诊,保障自己的健康

编者序 遇见罗老师是我们家的一大幸事

第一章 最好的体检专家是自己

1 掌握了中医诊断学里的望诊,就能看病如神/ 18

2 舌诊是望诊中最直观的/ 20

3 日观舌象,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1)看舌苔、舌质,随时保证身体不出问题/ 23

2)什么是“闻、问、切”/ 24

4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成为半个舌诊专家/ 27

第二章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学会舌诊

1 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舌象才准确/ 32

2 哪几种情况下看舌象没用/ 35

1)吃了有颜色的食物时不要看舌象/ 35

2)晨起不要看舌象/ 35

3)尽量不要在饭后半小时内看舌象/ 36

4)尽量不要在有色灯光下看舌象/ 37

5)吃了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学添加剂后不要看舌象/ 37

6)月经期看舌象要说明情况/ 38

3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什么问题/ 39

1)身体虚的时候,舌象、舌头会有变化/ 39

2)通过看舌象,我们可以判断体内的病是否严重/ 40

3)看舌象还能看出人得的是哪一种病/ 40

4)可以通过舌象判断所用的调理方法对不对/ 41

第三章 看舌象主要看舌质和舌苔

1 如何看舌质/ 44

1)正常人的舌质和不正常人的舌质是什么样子/ 44

2)舌质颜色朝淡白的方向发展,代表人血虚或体内有寒、阳气不足/ 46

3)舌质颜色变红,说明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47

2 如何看舌苔/ 50

1)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苔,很薄、很白,边上会露出舌质/ 50

2)刮舌苔对健康不利/ 51

3)舌苔厚了,说明身体湿气重;舌苔过薄,说明胃有问题/ 52

3 身体有啥问题,舌苔颜色就有什么变化/ 53

1)得了外感,舌苔的颜色会加深/ 53

2)身体湿气重,舌苔会由薄苔变得粘腻,然后变黄……/ 54

3)身体血液循环好不好,看舌头颜色就知道/ 54

第四章 人活一口气:气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养气就是养命/ 58

1)气足的人和气虚的人看上去截然不同/ 58

2)伤气就是伤肾、伤脾/ 59

3)很多孩子爱感冒,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差/ 60

4)把脾气补足,才能真正补肾/ 61

2 气虚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62

1)气虚的人一般脸色没光泽,体力差/ 62

2)气虚的人少言懒语,容易神疲乏力 / 62

3)气虚的人怕冷,怕被风吹,很容易感冒/ 62

4)气虚的人吃东西容易腹胀/ 63

5)气虚的人大便不成形/ 63

3 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64

1)舌头上有齿痕的人多半气虚/ 64

2)舌苔铺满舌头,说明体内湿重/ 66

3)舌苔越厚,说明体内湿气越重/ 68

4) 如果舌头上的蕈状乳头偏大,红点集中在舌尖到舌中部,说明体内有湿热/ 70

5)舌头胖大、有齿痕,舌上有两条唾液线,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72

6)如果舌苔都浮起,像是能刮掉,说明体内的湿气不严重/ 74

7)舌头中间有裂纹,说明脾胃气虚/ 74

8)气虚的人舌体胖大/ 75

9)没有舌苔,或者舌苔极薄/ 75

4 气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77

1)脾胃气虚之人的经典养胃茶/ 77

2)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除湿方/ 77

3)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补脾方/ 79

5 气虚的人不要做以下伤身的事/ 80

1)早起喝凉白开会严重影响阳气的生发/ 80

2)喝茶过多的,容易加重体内湿气/ 80

3)冰镇饮料最伤脾胃/ 80

4)补脾金方:补中益气丸,“八珍糕”/ 81

第五章 贫血的人老得快:血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会养血的人不会老/ 84

1)为什么会血虚?“吃饱了撑的”/ 84

2)过度思虑也会伤血/ 85

3)女性一生中失血的机会比较多/ 85

4)熬夜最耗血/ 86

2 血虚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87

1)血虚的人短时间蹲下再站起来会头晕/ 87

2)血虚的人所有与神智相关的功能都在退化/ 87

3)血虚的人容易疲劳/ 87

4)血虚的人,外边热身体就热,外边凉身体就凉/ 88

3 血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89

1)如果舌边上颜色很浅,说明有轻微的血虚/ 89

2) 如果舌质的颜色非常浅,甚至有一点透明的感觉,就是典型的血虚/ 90

4 血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91

1)煲汤喝补血效果最好:当归养血鸡汤/ 91

2)千古养血名方:玉灵膏/ 92

3)玉灵膏既能补血,还能安神/ 93

第六章 血瘀生百病:瘀血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什么原因会导致身体瘀血/ 98

1)外伤会导致瘀血/ 98

2)手术会导致瘀血/ 98

3)生气会导致瘀血/ 99

4)气虚会导致瘀血/ 100

5)受寒会导致瘀血/ 101

6)“热”也会导致瘀血/ 101

2 瘀血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 103

1)记忆力差/ 103

2)身体很多部位会出现瘀斑/ 103

3)经常感觉喉咙干,皮肤干燥,不光洁/ 103

4)皮肤上有血丝/ 104

5)身体有些地方常常疼痛/ 104

3 瘀血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06

1)舌尖有很明显的瘀点,表明瘀血正在形成/ 106

2)如果舌下两条静脉又黑又粗,说明瘀血很严重/ 107

3)如果舌尖偏,体内可能有瘀血/ 108

4)舌质颜色发青、发紫,都可能是瘀血导致的/ 109

5) 如果女性的舌头上有瘀血的指征,嘴唇上汗毛很重,可能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110

6) 如果舌头发紫、发黑,外边罩了一层白苔,说明湿气把瘀血罩在里面了/ 111

4 瘀血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113

1)衰老就是身体瘀血增加的过程/ 113

2)泡脚去瘀血的效果有时候比喝药还好/ 114

3)腰腿受寒后的驱除寒湿泡脚方/ 115

4)心脏瘀血最危险,可用三七粉配西洋参粉化瘀/ 115

5)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117

6)非常有效的治疗痔疮小方/ 117

7)女性瘀血如何调理/ 119

第七章 不焦虑,不上火:阴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什么原因会导致人阴虚/ 124

1)熬夜、吃过多辛辣的东西会阴虚/ 124

2)情绪出问题,身体要阴虚/ 124

3)不管什么体质,都要先调好脾胃再说/ 125

2 阴虚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27

1)阴虚的人脾气大,手心脚心发热/ 127

2)阴虚的人通常睡不好、盗汗/ 127

3)阴虚的人大便干燥、尿黄、腰膝酸软/ 128

4)阴虚的人脉搏跳动比较快/ 128

5)阴虚的孩子,嘴唇会很红,有眼袋/ 128

6)阴虚的孩子好动,容易感冒,一感冒嗓子就肿/ 129

7)阴虚的孩子耐性差/ 129

3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31

1)阴虚的人有个明显特征:舌头红/ 131

2)舌苔很薄或没有舌苔(萎缩),是阴虚的表现/ 132

3)老人舌头上有很深的裂纹,是阴虚的表现/ 132

4)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绝大多数是阴虚引起的/ 133

5)舌质由红变白,说明从阴虚体质变成了血虚体质/ 133

4 阴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134

1)调理孩子阴虚的妙方/ 134

2)调理成人阴虚的妙方/ 134

3)肾阴虚,请用“六味地黄丸”/ 134

第八章 做人就要阳气十足:阳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阳气不足,自然活得畏畏缩缩/ 140

1)为什么人会阳气不足/ 140

2)受寒、作息不规律、其他脏器虚损,都会伤脾阳、肾阳/ 141

2 阳虚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42

1)阳虚的人怕风、怕冷,尤其以腹部、下肢怕冷为主/ 142

2)阳虚的人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142

3</

作者简介

罗大伦

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任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专门从事舌诊研究多年,博士论文亦为舌诊方向内容。在《百科全说》《养生》《X诊所》等多个电视节目中受邀做舌诊专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阴阳一调百病消》等畅销著作。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为什么说舌诊料病如神
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位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很惊讶,遂问大夫说:“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告诉他为什么。薛立斋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这个方法以前没有见过啊——因为以前中医只是号脉,他又问大夫从哪儿学的这个功夫,但那人始终不说。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一天在书库翻书,找到一本旧书——《敖氏伤寒金镜录》。他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望舌头的内容,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位大夫看的是这本书。薛立斋的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书给翻印出版了,而且也是按照原书的颜色,怕颜色失真,还在图边标上文字说明,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其道。
舌诊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舌诊。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那么,这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从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学说开始萌芽了。最初温病思想的出现,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瘟疫大规模蔓延。此时,按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方法治行不通,医生发现患者多呈现热症,而过去的中医对此经验不足,此时急需新的理论的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关心瘟疫的问题。
《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象(包括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越明显。
当时有位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人们还用温热的“温”,而不是病字旁的“瘟”。吴又可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他认为,这些瘟疫热邪居多,需要鉴别,就把舌诊和瘟疫联系了起来。
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导致的,而吴又可说不一定都是受寒导致,还有因为受热邪而患病的。那么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了呢?吴又可发现,舌诊是最有力的证据,因为,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
就这样,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发展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诊治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然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能把内伤病也看得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的时候,舌诊就基本成型了。
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
到现代,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它为什么会准确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丝状乳头(编者注:数量最多、体积最小,遍布于舌背,外观白色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功能),还有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