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经典第二辑(共10本)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302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大卫·范恩 等著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本套装包括有《一个自杀者的传说》《闯入者》《哥哥回来了》《夏屋,以后》《别人的房间,别样的景观》《像你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如果·爱》《当“9”翻转归零》《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 》《巴卡卡伊大街》共10册。 

作者简介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
  大卫·范恩,1966年生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成长于凯奇坎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英文系,并获得康奈尔大学创意写作硕士。
  他的第一部小说《一个自杀者的传说》由于没有文学经纪人愿意向出版社推荐而被搁置十二年。在此期间为了生活,他当了八年船长,还做过造船工作。最后他参加了格蕾丝·佩莱短篇小说奖并获奖,该书才于2007年由参与主办该奖项的马萨诸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再版该书,获得巨大成功,在国际上获得十多个文学奖项,包括法国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西班牙第一文学最佳外国小说奖、加利福尼亚图书奖、法国《快报》读者奖等,并在11个国家的40家媒体入选“年度最佳图书”名单。
  在《一个自杀者的传说》之后,大卫·范恩又相继出版《驯鹿岛》、《尘土》和《公羊山》三部长篇小说。此外,他还出版了回忆录《下沉一英里》和反思美国校园枪击案的纪实作品《人间末日》。
  大卫·范恩曾执教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目前是英国华威大学创意写作教授。

  《闯入者》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现代派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东京,在中国沈阳度过小学和中学时代。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科专业;五十年代初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其处女作《红茧》和中篇小说《墙》分别获得战后文学奖和芥川奖,从而奠定了他在日本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安部公房的小说和剧作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他也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由于长期接受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派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场面、奇怪的情节、象征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力图揭露社会的不合理性,并且探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其作品在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级文学大师。

  《哥哥回来了》
  金英夏,1968年出生于庆尚北道高灵郡,毕业于延世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学硕士学位。大学期间他在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的同时加入后备军官训练队(后因不参加训练被除名),对马克思主义情有独钟。1995年服兵役期间,金英夏在《批评》杂志发表处女作《关于镜子的冥想》。
  金英夏擅长以冷静的视角、嘶哑的嗓音描写新世代对于都市的全新感受,著有小说集《传呼》、《夹进电梯里的那个男人怎么样了》、《哥哥回来了》,长篇小说有《我有破坏自己的权利》、《阿娘为什么?》、《黑花》、《光之帝国》、《猜谜秀》等。2004年,金英夏的三部作品《哥哥回来了》、《珍宝船《黑花》一举囊括韩国怡山、黄顺元、东仁三项大奖,创下韩国文学史前所未有纪录,刮起“金英夏旋风”。2007年长篇小说《光之帝国》获第22届万海文学奖。2011年获得韩国最权威的李箱文学奖。另外,他的短篇小说《照相馆杀人事件》被改编为电影《红字》。

  《夏屋,以后》
  尤迪特·海尔曼(Judith Hermann),德国女作家。1970年生于柏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柏林新闻学校接受过专业训练,在纽约做过实习记者。1997年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奖学金,专心创作一年,完成《夏屋,以后》。该书1998年出版后广获好评,先后获得不来梅市文学提携奖、胡戈-巴尔奖、鲁道夫-亚历山大基金会奖,2001年又获得了德国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大奖——克莱斯特奖。2003年,海尔曼的第二部小说《除了幽灵,别无他物》一问世,又获得了评论界的一片喝彩声。她所描述的都是从正常生活轨道上稍稍偏离出去的现代人的生活片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哀。这幅带有贫乏苍白感情的静物写生,被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称为“几乎是德国整个一代人的状况和情绪的表达”。

  《别人的房间,别样的景观》
  达尼亚尔·穆伊努丁,毕业于耶鲁法学院,曾以富布莱特学者身份在挪威从事研究,在回到巴基斯坦经营家族农场前,曾在纽约当律师。最近刚刚结束了在普罗文斯顿艺术中心的驻馆作家身份,目前多在开罗和巴基斯坦两地居住。

  《像你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
  艾琳·凯尔,1978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其作品曾被选入2005年“美国最佳小说新声音”选集及2007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集。2004年,短篇小说《产马的季节》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小说奖。2007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动物之神》,获得美国图书馆ALEX奖、美国西部作家SPUR奖(长篇小说)、PNBA图书奖等,并入选当年亚马逊书店百大最佳图书名单,因此蝉联各大畅销排行榜。

  《如果·爱》
  津村记久子,日本作家,生于大阪,毕业于大谷大学文学院国际文化学系。兼职写作数年,深味职场遭际的悲欢喜乐。2005年,凭借小说《食人兽》获得第21届太宰治文学奖,后改名《你永远比他们年轻》在日本出版。2008年,凭借小说《音乐保佑你!》获得第30届野间文艺新人奖。2009年,凭借小说《绿萝之舟》荣膺第140届芥川奖。2011年,凭借小说《白领纪要》获第28届织田作之助奖。

  《当“9”翻转归零》
  大卫·班尼奥夫,作家,著名编剧。1970年生于纽约市。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25小时》,之后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一炮而红。2008年出版的小说《贼城》广受赞誉,至今版权已售出18个国家及地区。短篇小说集《当“9”翻转归零》,部分篇章收入《美国最佳新人小说选》和《美国最佳延伸阅读作品选》,好评不断。
  大卫·班尼奥夫还是《追风筝的人》、《特洛伊》、《X战警前传:金刚狼》、《兄弟》等电影的编剧。改编的《追风筝的人》获英国金像奖及金卫星奖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并赢得2008年克里斯多福奖。他也是热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执行制片人。

  《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
  内森·英格兰德(Nathan Englander),美国新生代杰出作家,曾入选《纽约客》“21世纪的20位作家”。他1970年生于纽约,在正统犹太人社区长大,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和爱荷华大学写作中心。目前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创意写作。
  内森·英格兰德199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为了释放难以忍受的冲动》,赢得广泛赞誉,获得2000年笔会/马拉默德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休·考夫曼奖、古根海姆奖金等奖项。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特情部》讲述阿根廷“肮脏的战争”期间的故事,同样备受赞誉。
  2012年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是他的第三部作品,标题戏仿卡佛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受众多名家褒扬,获2012年度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并入围普利策奖短名单,也被《新闻周刊》、《科克斯评论》、美国公用电视台、亚马逊网站等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巴卡卡伊大街》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 1904-1969),波兰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米兰·昆德拉誉为“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卡夫卡、穆齐尔、布鲁赫并称为“中欧四杰”。
  贡布罗维奇出生于波兰,曾在华沙大学学习法学,后赴法国深造两年。1939年横渡大西洋到阿根廷后,适逢二战爆发,滞留南美达二十四年之久。1963年获得福特基金会全年奖金,在柏林逗留。1964年,他到法国南部的旺斯定居,1967年获得国际文学奖。1969年7月24日,贡布罗维奇在旺斯辞世。贡布罗维奇用母语写作,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由于他不接受二战后的政治体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不得在波兰出版,直到1986年,波兰才出版了他的全集。

下载地址